每期目錄

應以乙未戰爭史蹟發展文創產業|張健豐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今年適逢台灣乙未抗日120周年及中國對日抗戰勝利70周年。月前,兩岸為了誰主導了抗戰鬧得不可開交,反而忽視了兩甲子前的台灣乙未抗日。該場抗日運動延續了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是由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在台灣30幾處戰場和日軍精銳周旋,所創下可歌可泣抗日事蹟。政府應該對於這一段台灣的驕傲完整地呈現給世人才對。

馬英九想把乙未抗日納入國家軍事博物館裡,抗荷蘭、法國、日本歷史的一部分。其實,台灣抗荷、法戰爭僅限於南北一隅,唯獨長達近半年的乙未抗日集中在台灣西部,性質完全不同,不可同日而語。何況,大陸已建有甲午戰爭海戰紀念館,台灣也應該成立專屬的乙未戰爭抗日紀念館才對。不過,紀念館的成立應以台南玉井籌畫了近30年的吧哖事件紀念館為鑒。吧哖事件紀念館因沒有結合當地特色的觀光和旅遊商機,到了今年屆滿百年時,仍然束之高閣。

台灣史教授吳密察認為「1895年乙未之役,應該是我們重新認識台灣歷史的開始。」誠如所言,乙未戰爭抗日紀念館應結合地方做相關的深度旅遊,除了古戰場探訪,更要維持並恢復兩甲子以來地方的傳統特色,如民俗技藝等,以吸引自由行的陸客、日、韓等國際觀光客蒞臨,振興台灣的觀光業。

筆者建議可先以日軍征台統帥─北白川宮和日軍的戰死紀念碑為切入的標的,逐一探查,因紀念碑所在大多是古戰場,也是抗日先烈們青山埋骨之所。如苗栗頭份的徐驤紀念公園、彰化八卦山上的保台紀念公園、屏東長治(火燒庄)的六堆客家聯軍抗日紀念公園等。因篇幅有限,以下從北到南簡略擇要地敘述各地的古戰場特色,以及產業轉型的意見。

 

鹽寮抗日紀念碑

 

位於新北市貢寮的鹽寮海濱公園裡的抗日紀念碑,原址是日本當局為紀念1895年北白川宮和日軍在此處登陸所立的「征台軍上陸」紀念碑。此地現在和120年前一樣,依然有美麗的沙灘,是海洋音樂季及國際性沙雕競賽的熱門地點。但在30年前這裡被選為核四廠的地點後,配合該廠興建的核四港,讓沙灘的沙開始流失,也引起了環保與經濟發展的爭議。現今該廠已遭封存,但能源危機依舊存在。而前一陣子台灣中部遍布的海線工業區及火力發電廠,配合車輛排出的污染物,隨著海風進入中南部地區的內陸,引起少見的紫爆汙染。

其實,工業化產業已經不是台灣的發展趨勢,現今大多數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已不願到工廠就業,加上地方環保意識高漲,反對高污染產業進駐。政府應該逐漸把依賴大規模能源的工業,改為無煙囪的觀光產業。曾倡導「非核家園」的新北市市長朱立倫提議全面開放距離甚遠的太平島觀光,並不切實際,不如以自己轄內的鹽寮抗日紀念碑所在地為起點,結合觀光和旅遊商機,並把這個日軍侵台的登陸地作為影視拍攝的場景。

 

瑞芳、九份古戰場

 

深澳漁港是保釣船出海的港口。該漁港附近沿岸正和台灣西岸大部分的地區一樣,風土地貌歷經120年後,已有不同的變化。如北台灣知名的瑞濱海水浴場,因近幾十年的人為破壞而消失,取代的是消波塊等水泥建築。在這裡可看清楚到九份和大粗坑(金礦坑)、三貂嶺古戰場一字排開;當時,日軍海陸聯合攻陷九份和瑞芳,但清軍表現出不畏戰的勇敢,讓日軍在瑞芳,甚至到基隆都遭到不小的阻力,日軍遂在兩處立了「戰死者紀念碑」。

其實,這些古戰場都是不錯的熱門觀光景點,也可登山健行,接觸大自然和懷古。爬山運動完肚子餓了,到瑞芳附近飯館或基隆廟口飽餐一頓,然後到古戰場─獅球嶺砲台及底下的隧道,緬懷劉銘傳旗下官兵開闢鐵路的艱辛,學習教科書上學不到的歷史。

另外,建議政府當局可以重啟海上藍色公路,以海上眺望台灣陸地,作為深化乙未抗日旅遊的賣點。同樣可以當年日本海軍的角度來認識台灣海岸。如被稱為海上藍色公路最後一段恆春半島上車城的海口港已荒廢了13年,重啟後,可以讓遊客知道當年台灣軍民為了讓敵人失去指引,不惜炸掉鵝鑾鼻燈塔;其他如高雄的壽山;鳳山市郊外的鳳山(從高雄港外海看到像一支展翅之鳳的山形);苗栗的尖筆山;新北市九份的基隆山(雞籠山),當時都是來往船隻的重要指引地標。這些都是可以跟遊客訴說的故事

 

桃園安平鎮古戰場

 

位於桃園平鎮有一個安平鎮古戰場,在平鎮工業區附近。地主胡嘉猷等曾在此奮勇抗日。1945年台灣光復後不久,台灣省政府將被日本人沒收的田宅,悉數發還給胡嘉猷的後代,以表彰忠勇義烈之蹟。可謂台灣「真光復」,而不是台獨分子所稱的接收。2015年9月9日,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結合當地曾經參與抗日的6大家族,從胡嘉猷等創建的鎮安宮出發遊行,止於古戰場,開啟抗日紀念碑的揭碑活動。

此地點因位在自行車道旁邊,已吸引不少來往遊客駐足觀看。建議政府將來可以此地特有的桃園埤塘文化,結合傳統的客家小吃和傳統信仰,配合導覽解說,將這裡經營成一個文化園區,也可以將到桃園大溪造訪蔣中正遺跡的陸客吸引到此。

 

嘉義大林古戰場

 

在台灣南部,三、四百年來就盛行製糖業,是引領台灣經濟起飛的龍頭。直到台灣邁入工業化社會,糖業式微。許多地方漸漸沒落。位於嘉義的大林正是這樣。由本頁這一張1950年代的大林糖廠前鹿堀溝的古油畫,可體會到它的美。

此地曾發生兩次影響乙未戰爭戰局的關鍵戰役,是重要的古戰場。當時是由以製糖業致富的雲嘉土豪簡精華(簡義)領導,包括抗日三猛之一的柯鐵也共襄盛舉。隨後,簡精華等又到雲林劍湖山世界後面的鐵國山繼續抗日,予日軍不小的威脅。後來,日方曾為了鎮撫傳說中的日軍亡魂所化身的大林水鬼,在鹿窟堀畔設置「阿彌陀佛石碑」。

隨著高鐵苗栗、雲林等站的啟用。筆者建議,劍湖山世界的耐斯集團可重新修復30年前所建的鐵國山涼亭和紀念碑,以給遊客規劃鐵國山古戰場旅遊,可結合清明前後的紫斑蝶遷移等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動。

政府也可利用原大林糖廠的農場土地建乙未戰爭紀念館,賦予教育的意義。也可引用陸資在此建媲美大陸浙江橫店的影視城,由兩岸合力拍攝和甲午及乙未戰爭相關的電影、電視劇,以發展台灣的影視產業。

 

(作者係歷史研究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