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年上半年的經濟表現不太理想,原先規劃的成長目標可能無法達成,全年的經濟成長率能否「保三」都成了未知數。為此,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於7月12日邀集了多位財經首長和專家學者開會,希望能夠找出對策。行政院長毛治國在得知有這麼一個會議之後,臨時要求參加,親臨會場聽取討論和建言。
會中,有學者建議,可以善用陸資,打「大陸牌」,卻引起了與會者不同的看法。有政府官員坦言,台灣長期以來都有人擔心經濟上倚賴大陸過深,加上目前氛圍不對,談大陸過於敏感,所以,無法打這張牌。
前述的說法,的確反映了台灣的政治氛圍,但也點出了台灣的死穴。台灣的經濟情勢,不客氣地說,就像溫水裡的青蛙,由於無知或者不肯面對現實,硬是把大陸拒於門外,讓自己困在悶經濟中,等著水溫逐漸升高,危機不斷加重,邊緣化日益加深。
從全球化和區域經濟整合的大趨勢看台灣的出路,尤其是產業發展的出路,脈絡其實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台灣必須善用本身既有的要素天賦,在國際分工體系裡找到自己的利基,然後,依循比較優勢的原則,發展有競爭力的產業,或者在相關產業鏈中卡位。
由於台灣本身的市場規模不夠大,人才數量不夠多,技術能量不夠強,大多數時候,無法自給自足地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所以,台灣必須在境外尋找合作夥伴,把競爭優勢鑲嵌進各個值得投入的產業鏈組合裡,成為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環節。然後,伴隨產鏈業的發展水漲船高,或者,精進本身的技術能量,在產業鏈中提升層次,邁向附加價值更高、更具主導地位的環節。
中國大陸由於市場規模龐大,人才數量眾多,技術能量與台灣有許多可以互補之處,再加上兩岸地理距離鄰近,語言文化相通,按照常理來思考,本來應該是台灣境外合作夥伴的首選。然而,因為政治因素的干擾,台灣始終不敢大開大闔地與大陸往來,總是謹小慎微地怕東怕西,防左防右,在兩岸之間設下許多人為障礙。
的確,有如前面提及的政府官員所說,台灣長期以來都有人擔心經濟上倚賴大陸過深。問題是,這樣的擔心是對的嗎?這種心態如果不改,台灣會面對什麼樣的經濟前景?
很清楚的事實是,經濟規律不會因為政治考量而轉彎。台灣如果不敢利用兩岸之間原本存在的互補優勢,乘勢而起,結果,就是別人會順勢遞補,然後,機會不再回頭。從1996年李登輝宣布「戒急用忍」開始,台灣就在大陸不斷成長的勢頭中,抓不住潮流,跟不上隊伍,一路向下沉淪。如今,已經落得斯人獨憔悴了,卻還硬要死守深閨中,如此地自作孽,經濟悶,能怪誰?
其實,台灣並不需要唯大陸馬首是瞻,我們只要把大陸當作一個可以正常交往的經濟體,拿對待美國和日本相同的標準,來和大陸打交道就行了。撤除兩岸之間不必要的人為障礙後,被壓抑的台灣競爭優勢就會自然顯現,無論是台灣本身的企業,或者是外資與陸資,各自會找到它們認為值得投資的亮點,紓解民間投資不足這個悶經濟的最主要癥結。不此之圖,什麼解決問題的方案,都是自欺欺人而已。
中國大陸藉由「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國際產能合作」等等的規劃,將建構出橫跨歐亞大陸的大貿易平台和生產網絡,擺脫美國在西太平洋想要圍堵中國大陸崛起的企圖。從亞投行獲得英國、法國、義大利和德國等歐洲重量級國家的響應看來,大陸經由中亞、西亞和南亞與歐洲聯通的規劃,成功的機會頗大。面對這個大局勢的變化,台灣要做什麼樣的抉擇?
中國大陸已經是一個接軌全球的巨大經濟體,有能力從全世界吸收養分,自主地走出成長發展之路。如果按照經濟規律辦事,台灣會有比較好的機會與大陸攜手同行,一起賺全世界的錢。如果還是像目前這種氛圍,無法跳脫政治考量的桎梏,自絕於經濟規律之外,那就只好在溫水煮青蛙的困境中煎熬,等到水熱難耐的時候再想脫身,恐怕已經是苦海無邊了。台灣人,醒醒吧!
(作者係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