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辛丑牛年,「辛丑」是中國古代天文曆法中干支紀年的用詞,牛在12生肖中排名第二。「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簡稱,「天干」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字;「地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字。中國自古以「天干」及「地支」相互搭配來紀年、月、日、時,此即中國古代天文曆法,稱為「干支紀年法」。
遠古時代先民以漁獵農牧維生,古人觀察日月星辰天象制定曆法,供人們依自然季節變化而生活工作,並創造十天干與12地支相互搭配以循環計時,如「甲子」、「乙丑」、「丙寅」…以至天干之末「癸酉」,然後再重新開始以十天干接續地支為「甲戌」直至12地支之末「乙亥」,接著重新開始以地支接續天干為「丙子」、「丁丑」…,到下一個「甲子」,所以,自甲子開始,經過十輪天干搭配五輪地支是一個完整循環,需時60年,後人遂稱60年為「一甲子」。干支紀年法起源甚早,相傳史前三皇五帝時即已發明,但考古發掘出土的一塊商代後期甲骨上刻有完整的60干支序列圖,應為當時的日曆,說明中國人在殷商已開始使用干支紀年了。
「12生肖」是由11種源於自然界的動物即鼠、牛、虎、兔、蛇、馬、羊、猴、雞、狗、豬以及傳說中的龍所組成,有學者研究甲骨文中的部族姓氏文字多為禽獸造型之象形文字,而上古12大姓氏的先祖圖騰與甲骨文12地支文字基本相合,如子肖鼠形、丑為半側牛形、寅為虎頭、卯為兔之雙耳,辰為捲曲龍蟲、巳為蛇形、午為馬頭形…,可以推測12地支文字應是12種動物的抽象表現形式。基於文化認知與傳播普及,12地支文字遂與12禽獸結合,逐漸形成至今家喻戶曉易識易懂的12地支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12生肖從起源到完善,歷時漫長,最早出現「地支」與生肖搭配的文獻資料見於周代《詩經》中:「吉日庚午,既差我馬。」意為「庚午」是躍馬出獵的好日子,庚午與馬的對應,完全吻合12生肖的午馬。
12生肖出現的最早實物資料,是湖北與甘肅出土的秦簡,兩批秦簡上均有關於12生肖的記載,其中所用地支與動物之搭配,如湖北《睡虎地秦簡》所載生肖順序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缺文)、巳蟲、午鹿、未馬、申環、酉水、戌老羊、亥豕。秦簡中的12生肖和現在的生肖雖略有差異,但已接近完整,可見12生肖的配屬在先秦時期已基本成形且廣為流傳。
現存的12生肖文物大多數是隨葬明器,古人將人的命格與12生肖結合而成「生肖俑」,按一定方位排列於墓室中,人們相信12生肖俑可鎮墓辟邪、保護墓主亡靈平安,並保佑子孫平安多福。12生肖俑作為隨葬品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期的墓葬中,如現藏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山東北魏墓葬群出土之《陶質十二生肖俑》(圖一),簡單寫實的灰陶動物形像伏臥於相配套的龕台中,質樸中透著昂然生意。
到了隋唐時代,穿著文官服飾獸面人身的坐姿12生肖俑開始出現,到了初唐末期高宗武周時,立姿獸首人身生肖俑出現,並逐漸取代坐姿生肖俑,隋唐時期的生肖俑大多為陶制,也有少數石質,瓷質、琉璃質與泥塑者,唐朝人將12生肖俑當做神像來供奉,這個時期的12生肖俑不僅體現唐朝文化藝術之繁榮,也透露出唐人對神靈的敬畏和對死者的尊敬,因此12生肖文化於唐代發展到巔峰。
到了宋代,12生肖俑多以人像為主,動物像退居次要地位,生肖動物像或塑於人像的頭冠上,或由文官俑雙手捧於胸前,如江西省博物館藏《南宋十二生肖俑》(圖二)。到了南宋晚期,生肖動物形象消失,僅於文官俑器座上書寫「子」、「丑」…等地支文字象徵12生肖。
南北朝、隋、唐、五代與宋墓中的12生肖俑有著鮮明的民俗文化特色,南宋以後,這個中國獨有的生肖俑只能於文獻與文物中重溫,而12生肖則轉為藝術創作和工藝品常用的主題了。
古代中國農業社會中,牛是重要的生產動力,從農耕到交通甚至軍事上都能廣泛運用,耕牛因此成為我國農耕文明的標誌之一。在12生肖中,牛排名第二,牛性溫和,忠厚老實,體型雖大但不欺負弱小,力氣大並有耐力,吃苦耐勞,所以屬牛的人通常像牛一般苦幹實幹,有股牛勁兒,同時也有個堅持原則的倔強牛脾氣。
中國人對牛的好感常反映在歷代繪畫中,如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宋代畫家李唐所繪《乳牛圖》(圖三),畫幅中一位小牧童悠閒地伏趴在母牛背上,回頭看著後面跟隨的小牛,小牛一面快步追著母牛,一面引頸呼喚娘親,牛媽媽則一面邁步向前,一面搖著尾巴相應,舐犢情深的母子親情洋溢畫面。再如傳為唐代畫家戴嵩的《鬥牛圖》(圖四),畫中生動地描繪二牛嬉戲相鬥的場面,後面一牛正低頭奮力用角抵撞,前面一牛急忙躍起閃開,還扭頭看著夥伴,二牛像是在玩耍,並沒有劍拔弩張的凶悍表情,收藏此畫的乾隆皇帝發揮想像力,題詩道:「角尖項強力相持,蹴踏騰轟各出奇,想是牧童指點後,股間微露尾垂垂。」鮮活地引出畫面中沒有出現的牧童以及牛兒夾著尾巴蹴踏角抵的牛勁。
經過新冠疫情肆虐的鼠年,謹此祝福大家「金牛納福保平安」!
(作者係前國立故宮博物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