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前,八里因位在淡水河口的重要位置,成為先民開發台北的首要之地,不但躍升北台第一市鎮,也是艋舺(今台北市萬華區)繁榮的幕後功臣。
淡水河口的八里(今新北市八里區)舊稱八里坌,和舊稱滬尾的淡水相對。因位在河的南岸,故有「八里左岸」之稱。曾經以港口繁榮一時,成為清代北台灣第一個市鎮,但後來沉寂許久,近年才因社會和公安事件登上重要版面。本文將以台灣方志為骨幹,輔以日據、清代時期的文獻,深入解讀八里的前世與今生。
八里在清代的開發
清代八里的開發,屬於台北平原拓墾史的一環。清康熙36年(1697),來自大陸福建的旅行家郁永河從台南走陸路來到北部。農曆4月27日這天,他記述「自南崁越小嶺,在海岸間行,巨浪捲雪拍轅下,衣袂為濕。至八里坌社,有江水為阻,即淡水(河)也。」在八里坌,他搭乘了凱達格蘭族人稱之為「莽葛」(即後來所稱「艋舺」)的獨木舟渡了淡水河。由這段記載也可知,當時這條從桃園南崁沿著今天的林口台地的路線經過八里海岸。
八里的開拓,可從乾隆2年(1737)2月,林天成(即林秀俊,一號成祖,1699-1771)墾號裡三人共同訂立的合約中記載,因康熙59年和其他人合同「置北路淡水大加臘 (今台北市萬華區新店溪沿岸一帶平原)、八芝連林(今士林區)、滬尾(今淡水)、八里坌、興直(今新莊、泰山、五股一帶)等處五庄草地,其大加臘四庄已經節次開墾」來看,八里地區已於此時開墾;加上八里坌所在的淡水港港南,因水深,所以「商船依八里坌出入停泊」,其後人口漸多,地方上大小聚落逐漸形成。
如挖仔尾庄的漁村聚落,雍正2年(1724)就已成街,為船舶聚泊之處,且有渡船來往淡水對岸的油車口(今滬尾砲台山腳下)。另外,先民利用此地淡水河口八里坌岸上的淤泥,搭棚架養蚵;且利用由此到下罟子庄的岬角間遠遠相連的白砂,進行牽罟的方式捕魚。「米倉」的地名,則是代表清代曾設穀米倉庫於此。據清代舊志記載,康熙60年(1721),「淡水社船由舊制四隻增設為六隻,特准運糶淡水米粟以濟漳泉」、「乾隆八年定社船為十隻。」皆透露出該米倉曾接濟對岸福建的漳、泉同胞。
躍升北台第一市鎮
1721年(康熙60年)清廷平定朱一貴之亂時,來台參與戎幕的藍鼎元主張在北台灣地區增置兵防,設官治理。他建議「再二十年,淡水八里坌又將作縣。氣運將開,非人力所能過抑,必當因其勢而利導之。」於是,清廷開始重視北台灣的防務,除了在雍正10年(1732)將康熙57年(1718)所設、轄五百名營兵的淡水營守備(上尉),向上升一級為都司(少校)。直到乾隆24年(1759)移駐艋舺為止,八里坌都是當時北部台灣最重要的軍事重鎮。
另外,為了加強控制北部地區,雍正元年(1723)調整行政區劃,原諸羅縣境內劃出彰化縣與淡水廳(管轄大甲溪以北),更在雍正9年(1731)設置了隸屬台灣府淡水同知(淡水廳行政長官)的八里坌巡檢來管理台灣北部的治安,當時管轄的地區包括整個大台北以及基隆一帶。可見,近300年前,八里坌是北部台灣的行政中心、首要之地。
巡檢署落成後,八里坌庄民有錢的獻地捐銀、沒錢的出公工,構築了一座土牆城堡,將巡檢的辦公廳舍圍起來,作為巡檢的駐地。該衙署在乾隆15年(1750)因風災傾壞,而移駐新莊。至於八里坌城堡,據同治10年(1871)陳培桂修《淡水廳志》記載:「城堡在觀音山西,周圍約里許,乾隆初年紳民捐建,舊駐巡檢。今改堡亦圮,僅存形跡。」此即當地人所稱的舊城,指的是八里國小對面的地區。
艋舺繁榮的幕後功臣
台北盆地逐漸開發後,淡水河成為北台灣主要的水路交通孔道。當局繼乾隆49年,增開彰化縣的鹿港為正口,與對岸泉州的蚶江對渡後的第4年(1788),又增開八里坌為正口,與福州的五虎門對渡。在淡水同知監督下,由留駐的水師汛司負責進出商船的查驗工作,無照船隻私渡船戶,根據越渡緣邊關塞律治罪,有照商船則驗明放行。乾隆年間(1735-1795),台北盆地已大致開發完成,漢人移民聚集日多,兩岸貿易日盛,輸出以米穀、鹿脯為主,而自福建輸入棉花、布帛、雜貨、農具、鍋、碗、瓢、盆等民生日用品。但八里坌因腹地有限,造成後來在台北盆地活動漢人的市鎮中心逐漸向南發展至新庄,再移動到東岸大加臘的艋舺。
八里坌開為正口後,艋舺商業更加繁榮,為八里坌最主要的內港,乃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當時進出淡水河的商船均必須先在八里坌接受查驗後,始能出海,或溯淡水河而上至艋舺裝卸貨物。清道光年間,八里坌因淤淺,「(淡水河)口內近山有沙一線,商船不便,皆依北岸之滬尾出入停泊。」加上台灣對西方的開港通商,光芒逐漸被對岸的滬尾所奪。
曾是抗日的重鎮
八里因形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也為該處增添許多遺跡和傳說。清末洋務運動時期所建的觀音山砲台,火力可充分瞰制淡水河口。它雖未在1895年乙未抗日戰爭中發生作用,但對當時想挾持停靠在滬尾的總統唐景崧座船的亂兵,起了威嚇和遏制之用;隔年元旦,欲反攻台北城的抗日義士,利用觀音山的「出火號」,重新舉起抗日的旗幟;繼起的抗日志士廖添丁,也利用觀音山的複雜地形,數度和日警周旋。後在荖阡坑(又稱老梅坑)的山腹一處猴洞內就義,後人乃建祠紀念。
對八里未來的展望
前述旅行家郁永河走過,後來成為八里鄉民魚場的綿長沙灘,在日據時期開發成八里海水浴場,但因台北港的興建,風情不再。而八里也因此再度擔任和對岸(平潭島)對渡的角色。期待當局能利用境內的挖仔尾漁村所保留傳統閩南聚落及生態保留區等,讓遊客重新認識「八里左岸」的前世今生,那就像一則古老悠遠的拓墾故事和抗日傳說,混合了些許的想像,會令人流連徘徊其中,驚艷不已。
(作者係歷史研究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