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從莫斯科看日印關係及「印太戰略」|姜書益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在華府的不斷催促下,東京、新德里正加速接近並成立軸心,更推出「印太戰略」,企圖構建美、日、印、澳聯盟,共同對抗大陸的「一帶一路」政策,其未來發展非常值得注意。

 

           俄國學者基斯塔諾夫(ВалерийКистанов)教授,最近在《獨立報》撰文謂,近年中國經濟崛起雖受到亞太國家的普遍歡迎,但中國軍事力量的快速成長卻也引起日、印等鄰國極大的疑慮。在華府的不斷催促下,東京、新德里正加速接近並成立軸心,更推出「印太戰略」,企圖構建美、日、印、澳聯盟,共同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

 

亞洲出現新軸心

 

2013年5月,日本首相安倍與來訪的印度總理辛格簽署協議,未來日印兩國將共同確保航行自由,兩國海軍將舉行聯合軍演,日本企業集團將向印度提供戰機、核子反應爐。印度媒體認為,該次談判主要結果是,新德里已接受東京的倡議,即所謂「亞太地區戰略軸心」的概念。印度《經濟時報》則稱,印日兩國已提升雙方戰略伙伴關係的水平,共同保證亞太地區穩定,防止中國在亞太地區的擴張行動升高。

安倍首相特別強調,日、印同為民主國家,兩國均盼加強彼此合作,共同對付任何企圖以暴力改變亞太地區現狀的國家。這種模糊的外交詞令,即暗示最近中國對日本和其他國家施壓,企圖迫使各國在領土紛爭問題上讓步。

在實質合作部分,日本提議未來兩國共同研發新一代水陸兩用飛機(US2)。此外,日本還準備向印度提供核子反應爐,雖然日本在福島事件後,已暫時停止生產核子反應爐。基本上印度目前是世界最大核反應爐市場之一,但由於印度能源嚴重短缺,而俄羅斯目前是印度最大的外國核子反應爐供應商,而且在俄國的協助下,印度淡米爾省已完成兩座核子發電機組,目前俄印雙方正談判另增加二座核子發電機組。俄方原以為,在核能發電上,只有法、美兩個競爭對手,未料現在又有日本加入競爭行列。

日本原本一向反對印度加入國際核能領域的合作,因為印度一直未簽署「禁止核武擴散條約」(NPT),但中國快速崛起使日本改變態度,目前東京極力拉攏印度,因此已撤銷過去不得與未簽署NPT國家進行核能合作的限制。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也同意支持印度加入國際核能設備供應小組。目前俄羅斯也是此組織的成員之一。辛格此行訪日,雙方還簽署了共同開發印度稀土的備忘錄,日本對此項協議的興趣極大,因為目前日本企業集團,除向中國購買稀土外,幾乎沒有其他來源。

分析認為,新德里與東京建立近乎同盟關係的理由為:(1)日本希望參與印度的基礎建設項目,投資幾十億美元,如日本希望參與孟買捷運的第二期工程。(2)印度希望與越南共同開發西沙群島的石油、天然氣,但因中國的阻撓而中止。

 

印太戰略之形成

 

冷戰結束以來,由於亞洲經濟情勢發生巨大變化,連帶造成地緣政治結構的全面調整。這種變化主要發生在中國、日本及印度三國關係上,但對俄羅斯與各該國的影響不大,主要是因為三國均位於俄羅斯的東部,儘管它們是俄羅斯東方的主要交往對手。這種變化最重要的表現在於日本與印度快速接近,主要原因就是中國經濟和軍事迅猛躍升的結果。日印關係快速發展,這由2017年9月13日安倍首相訪印的事實可見一斑,因為這是印度總理莫迪2014年上任以來,日本首相第10度訪印。安倍表示,印日關係已進入到一個新時代,可以說東京、新德里軸心已開始形成。

2016年安倍首先提出「印度太平洋自由開放戰略」,該倡議與莫迪的「在東方採取行動」政策相互輝映。根據兩國聯合聲明,充分證實印、日兩國有意發展共同的外交政策,其主要動機就是企圖抑止中國在經濟和軍事上的快速發展。根據中國最近推出的「珍珠島鏈」戰略,中國將在多國興建港口,如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地,也就是建立其海外基地,並以這些基地對印度進行全面包圍,中國的軍艦潛艇近年已不斷在這些國家港口出現。2016年夏天,中國更完成了非洲東岸吉布提港口的修建,成為大陸在海外的第一個海軍基地,此種情勢發展自然使印度大為光火。

近年日本在東海因釣魚台問題與中國不斷衝突,因此對於中國海軍在印度洋的擴張、戰艦的出沒更如鯁在喉,因為日本能源都通過印度洋,而且100%依靠中東供應,因此,安倍與莫迪都認為加強海上的安全合作,對兩國利益影響極大。近年來中國軍事活動有逐步升高趨勢,故印、日合作之外,還想發展美、日、印三國同盟。2017年7月美、日、印三國海軍更在孟加拉灣進行大規模聯合軍演,日本並就向印度出售水陸兩用飛機事進行談判。

 

對抗「一帶一路」

 

印、日聯合對抗中國威脅的構想,其實也是由於兩國共同經濟利益下的必然結果。因為近年中國大力推動「一帶一路」計畫,不僅對美、日構成威脅,目前更已成為中印競爭的焦點。日本對「一帶一路」一向持負面看法,但為與中國暫時改善關係,目前只得在口頭上表示「興趣」,但尚未加入。

為對抗「一帶一路」,安倍與莫迪同意進行印度、太平兩洋的合作及聯繫,共同發展這個地區的基礎建設。日本希望與印度共同合作,在緬甸、非洲興建港口和經濟特區,印度也希望日本協助其發展聯繫印度、阿富汗,以及印度、伊朗的經濟走廊。專家表示,印度與日本提出的「亞非經濟走廊」構想,總值約4,000億美元,能直接挑戰「一帶一路」。

日印經濟合作的主要關鍵是高鐵項目,利用日本科技的優勢,在印度興建由孟買到艾哈邁達巴德(Ahmedabad),總價170億美元的高鐵,安倍並特別前往印度主持其開工儀式,東京希望能參與印度其他6條高鐵的投標,主要目標是希望超過中國,而且推銷日本的高科技。此外,印度歡迎日本投資該國東北地區的基礎建設,因為該地區是印度面對東南亞的門戶,間接亦使莫迪的經濟建設計畫落實。

安倍首相9月訪印度時,同意提供1,900億日圓作為建設上述高鐵和其他項目的貸款。日本專家認為,印度領土廣大,人口13億,未來將超過中國,就長期而言,日印聯盟將更趨強大。值得注意的是,此聯盟最大目的是對抗及平衡中國不斷延伸的勢力,但兩國都必須依賴與中國的貿易合作。此外,中國、印度都是金磚國家之一,而且此組織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結語

 

政治上,「印太戰略」倡議是企圖與美、澳建立一項軍事聯盟,共同遏制中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勢力的急速膨脹。經濟上,則希望構建一條「亞非經濟走廊」直接抗衡「一帶一路」政策。不過,由於多數亞太國家對川普政府存疑,而且日、印尚須與中國進行貿易合作,況且印度還是金磚國家之一,因此各方是否能全面投入「印太戰略」,共同對抗中國,恐怕仍有變數。

俄學者基斯塔諾夫認為,儘管亞洲政治格局在冷戰結束後發生巨大變化,但對俄羅斯與日、印、中三國的關係影響不大。換言之,中國的「一帶一路」及其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擴張,並未影響莫斯科的利益。相對的,北京與西方對立情勢升高,反而有助於俄羅斯東方壓力的緩和。所以普丁最近投書各國媒體,提出所謂「亞太自由貿易圈」(ETAAP),並建議以俄羅斯所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與中國的「一帶一路」為基礎,建立伙伴關係,發展俄國遠東地區。

 

(作者係前駐俄羅斯資深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