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日抗戰是中國人生死存亡的一場大戰,總計有22次大會戰、1,117次重要戰鬥、38,931次小戰鬥、軍隊死亡321萬1,419人以上、平民死亡3,000萬人以上。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在漫天煙火的中國土地上,一批台灣熱血青年也拿起刀槍,加入反日本侵略戰爭,他們分布的區域很廣,包括湘粵黔戰場、華北戰場、福建戰場、滇緬戰場等。
林正亨血戰崑崙關
1938年10月21日日軍攻佔廣州,25日武漢也陷落日軍之手,自此之後,在湘粵桂戰區,相繼爆發長沙會戰、粵北攻防戰、崑崙關等戰役。在湘、粵、桂、黔戰場上效力的台灣軍人有鄒洪、陳漢平、王民寧、林正亨等。
1939年11月中旬,日軍第5、第28師團從廣西南部欽縣、防城登陸,進攻桂南,11月24日攻佔南寧,企圖截斷桂越國際交通線,在桂南之役的攻防戰中,當時身為中央軍校教官的台籍軍人陳漢平,率軍校學生參與其間。1939年12月4日,日軍攻佔崑崙關,國軍第38集團軍徐庭瑤總司令所屬第5軍在軍長杜聿明率領下,12月31日克復崑崙關,1940年2月8日日軍又奪回崑崙關。戰役中,台籍軍人林正亨隨第36軍姚沌部在廣西作戰,他擔任第96師少尉軍官,與日軍第五師團在崑崙關作戰,在日軍包圍中死戰突圍,幾天未吃飯,被日軍砲彈打中鋼盔,繼續率30多名士兵死戰,只剩10餘人,終於脫險。
林正亨,1915年生,是霧峰林家的傑出子弟,他1937年在南京考上中央軍校第15期,因為軍校隨國民政府西遷,1939年9月在成都畢業。
鄒洪長沙會戰鞠躬盡粹
湖南戰場上重要的長沙會戰,有台灣人鄒洪參與。
長沙會戰共三次,日軍想攻下長沙,打通粵漢鐵路,會戰的主要指揮者是第9戰區司令長官薛岳。
1941年9月6日第二次長沙會戰爆發,9月20日日軍渡過汨羅江,國軍力拒,雙方惡戰到9月26日,其間李玉堂第10軍戰力平均損失32%以上,蕭之楚第26軍在甕江被日軍包圍,經血戰後突圍,所屬第44 師傷亡達24%,國軍情勢相當不利,此時幸有援軍鄒洪、夏楚中、王耀武率部趕到湖南支援。鄒洪是9月29日率暫編第2軍從廣東抵株州馳援,在他力戰之下,終於擊潰日軍第3師團,立下戰功,長沙會戰於10月17日結束。
第三次長沙會戰結束後,鄒洪於1942年2月升任35集團軍副總司令,仍兼第2軍軍長,轉戰湖南、廣東。1945年1月擔任粵桂邊區總指揮,糧餉缺乏,與士卒同甘苦,曲江淪陷,民眾驚慌,鄒洪努力安撫百姓,4月16日以勞苦病逝任所,享年49歲,葬於粵北。戰後,國民政府明令褒揚,追贈陸軍上將。
鄒洪是新竹人,1897年生,畢業於保定軍校第8期砲兵科,與陳誠、羅卓英同期,北伐期間擔任第四集團軍野戰砲團團長,1931年累升至陸軍第43師師長,1932年參加江西剿匪之役,1933年擔任委員長南昌行營陸軍整理處處長兼辦公廳主任,1936年任粵漢鐵路警備司令、廣東省保安處處長。抗戰爆發,任廣東省保安副司令、國民黨廣東省黨部執行委員。
黃國書豫西殲滅日軍主力
日軍於1945年3月29日發動「豫西會戰」,目標是西峽口與老河口這兩個據點。台灣軍人黃國書參與此一會戰。
日軍企圖破壞陝南、豫西及鄂北之空軍基地,以確保其平漢鐵路南段之交通,南漳幾進幾出,襄陽、樊城國軍失而復得,戰況激烈,老河口於4月8日被日軍攻陷。日軍對豫西的第31集團軍發動攻擊,此集團軍總司令為王仲廉,曾參加南口之役與台兒庄會戰,黃國書在他的集團軍下擔任第78軍新43師師長。黃國書於會戰中參加豫西武關、前門、西峽口的戰鬥,浴血奮戰10晝夜,殲滅日軍主力部隊,使戰局轉危為安,1945年6月8日,黃國書率軍進攻丁河店及1180高地的日軍,鏖戰10天。抗戰結束時,黃以軍功升任國軍第90軍副軍長,官拜陸軍中將。
黃國書,1906年生,新竹人,少時目睹日本警察欺凌百姓,激發民族意識,潛回中國,進入南京暨南中學、暨南大學就讀,攻讀政治經濟,並加入國民黨,旋投筆從戎,到日本進入陸軍士官學校及砲兵專科學校就讀,後在中央軍校、陸軍砲兵學校及軍官團擔任教官,並任砲兵學校戰術主任及研究委員。旋奉命赴歐美考察部隊機械化及砲兵問題,入法國砲兵專科學校及法國戰術研究院深造。戰後黃國書返台從政,曾任立法院院長。
另一位參加華北戰役的是劉定國。1937年8月,劉定國剛從南京的中央軍校第11期騎兵科畢業,被派在第17軍團軍團長胡宗南的部隊,在第76軍軍長李鐵軍部擔任少尉,在隴海鐵路沿線的陝西、山西、河北、河南一帶與日軍作戰,於隴海鐵路旁邊的陝州,被日軍擊中,子彈貫穿左腿,幸而不死。
劉定國是苗栗人,1913年生,祖父劉鼎文曾領導苗栗義軍,於1895年乙未割台時奮勇抵抗日軍,擔任苗栗地區義軍總指揮。
陳守山福清戰役奮戰負傷
1941年4月19日,日軍攻佔連江、長樂,繼而進攻福清。福清是福州烏龍江以南重鎮,也是馬尾軍港的屏障,福廈公路北段的交通樞紐,戰略地位重要。4月21日日軍進一步攻佔福州,意圖控制閩江出海口,利用馬尾軍港作為台灣海峽中途站,日軍在福州附近要地派兵駐守,為了不讓日軍以馬尾作為進犯中國的中途站,駐閩國軍發動反攻。國軍第三戰區長官命令李良榮率領所部南下,攻取福州,同時命令福建保安處派出部隊,攻取福建外圍之福清縣,以便與李良榮部呼應。
國軍於1941年4月下旬發動反攻,展開「福清戰役」,國軍從梧州地區集結,沿福廈公路挺進,通過南山隘口,北上時在宏路遭受日軍砲兵砲擊,造成國軍官兵傷亡,國軍反攻,日軍被擊潰。攻下宏路後,繼續進攻福清縣城,日軍受兩翼夾擊,恐歸路被切斷,向馬尾撤退,撤退時,日軍於陣地內施放毒氣。國軍在26日收復長樂。
在福清戰役攻防戰中,台籍軍人陳守山當時擔任連長,戍守在福建莆田,擔任海防,在團長陳輇之指揮下,參與此次戰役,與福建馬尾日軍進行殊死戰,戰況猛烈,陳守山在戰役中腿部受傷,血流不止。
陳守山是台北人,1921年生, 1939年8月進入中央軍校第三分校第16期就讀,畢業分發福建保安第三團,任排長,團部在福州西南永泰縣嵩口鎮。陳守山後來在台灣歷任要職,1989年由台灣警備總司令調任國防部副部長,1991年6月退休。
林正亨滇緬戰爭九死一生
1941年12月20日日軍飛機空襲昆明,次年1月20日日軍自泰國進攻緬甸,2月6日攻佔仰光,滇緬公路入口被切斷,中國組成遠征軍進入緬甸。在眾多進入印緬戰場的青年軍人中,之前參加崑崙關之役的台籍青年軍官林正亨,也加入那一場聖戰。
1944年,杜聿明在四川奉命組建遠征軍到緬甸抗日,遠征軍統轄12個師,換用美式裝備,第一批於4月15日從雲南開入緬甸。林正亨報名參加遠征軍,7月他從四川坐汽車到雲南參加整訓,後乘飛機到印度、緬甸,擔任步兵團指揮連連長。
1945年春國軍和日軍作戰,從緬北戰到緬中,日軍望風敗北,3月在緬中結束最後一役,林正亨帶領一個連追擊敗退的日軍,日軍瘋狂反撲,他是上尉連長,與8名日軍搏鬥, 身受16處傷口,幸而被同袍救出,在緬甸軍醫院住院4個月,1945年4月轉印度治療,9月底回到雲南繼續養傷,雙手因為傷到筋,成了半殘廢,所幸還能寫字。
戰後,林正亨變成國民黨軍隊的編餘人員,只得到一些遣散費,回到重慶,國民黨政府未予安置工作,最後在其妹妹林雙盼的男朋友魯明安排下,進入「勞動協會」工作,做的是碼頭工人的工作。
(作者係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