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心路基金會讓父母能陪伴孩子走一生的路|賴文婷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回想1970年代,智障、唐氏症、腦性麻痺、自閉症等名詞對一般人來說,都是非常陌生的,當時心智障礙者家庭面對的是社會的不瞭解和就學、托育、醫療、就業資源的缺乏。為了孩子生存的尊嚴與權利,一群智障者的家長開始組織交流,先創辦了《心路雙月刊》,希望能達成三大目標:溝通進步觀念、傳遞家長心聲、努力爭取權益。果然,該刊物如大地春雷般驚醒了眾人,1987年12月,台灣第一家由身心障礙者家長所發起的社福組織-心路文教基金會成立了,1999年更名為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下稱心路)。

心路提供6歲前幼兒的早期療育;也對15歲以上成人提供青年就業、居住、休閒、終身學習。

轉眼28年過去了,心路現在有32個服務單位,超過500位員工,分別在台北、新北、宜蘭、桃園、新竹、高雄,為智能及發展障礙者提供各項全人服務。

 

早期療育能將障礙減低

 

出生到6歲是兒童身心發展的黃金期,對於發展遲緩的幼兒,最重要的就是早期發現、早期療育。身心障礙絕大部分難有痊癒的一天,但良好的療育卻能將障礙盡量減低。

彤彤患有重度腦性麻痺,6歲的她每天認真地練習運筆。下課了,彤彤總是留下來幫忙把大家的椅子歸位,還將掉在地上的彩色筆撿好放在桌上,才去玩遊戲,而彤彤都是用僅能活動的左腳努力完成所有事。

罹患腦性麻痺導致彤彤的雙手十分緊繃,不管是伸直手臂,或要彎起手肘都很費力。經過仔細的觀察與評估,治療師發現彤彤比較能夠控制左腳,所以特別設計了適當的輔助器材,來訓練她運用雙腳。現在彤彤可以用腳推動特製椅在教室裡移動,能用左腳玩玩具、捏黏土、下載遊戲玩平板、運筆練習。乖巧又貼心的彤彤從不認為自己要受到特別照顧,在教室裡是老師的小幫手,備受老師與治療師疼愛。

專業整合、正常化模式是心路兒童服務的兩大理念。在這樣的理念下,我們將每一個發展困難的孩子所需要的個別療育目標,融入在與孩子實際生活經驗相符的課程和活動中,讓孩子能自然而然地在日常中學習與成長。

 

成年智障者可實現自我

 

智能障礙者長大後仍經常被稱為「孩子」,但我們稱他們為「青年」,因為他們渴望過著和一般人一樣的生活,擁有實現自我的機會。

智能及發展障礙的孩子在完成學校教育後,不知何去何從,成為家長們的一大憂慮。如他們不能進入職場,極可能會讓在校階段學習到的能力退化,並與社會脫節,也會造成家長沉重的精神與經濟壓力。因此,心路盡力提供他們各方面的教育與訓練,讓他們能和一般成人一樣,擁有尊嚴、自立的生活。

5年前,中度智能障礙的阿苓第一次接觸心路時,由於她長年待在家裡,沒有與他人互動的機會,很怕生。她在一年的訓練後有了很大的進步,老師因此把她轉往以職業活動和學習兼具的社區作業設施「心路工坊」。

之後,阿苓更上一層樓,到心路「一家工場」上班。在這裡,阿苓更加熟悉職場的規則,也提升了體力與耐力。阿苓本身有強烈的就業意願,在家人的支持及心路就業中心的媒合下,阿苓現在摩斯漢堡工作。更加自信快樂的阿苓經常回來心路探望老師,並和同事們分享在職場工作的大小事;她驕傲地告訴老師們,她現在領的薪水可以幫忙家裡!

 

服務擴及中高齡障礙者

 

2000年起,心路的服務延伸到中高齡智能障礙者及家庭,讓他們從不認識、甚至排斥外界的資源,到開始接觸福利、健康等資訊,進而能積極運用。服務累計至今,心路已讓529位服務對象與家庭有了更好的生活,並能融入社區。這項服務未來將持續拓展至偏遠地區,希望能透過到家訪視,瞭解居住在偏鄉的智障者家庭的需求,連結社區服務,改善原本相對弱勢的處境,讓他們能在自己熟悉的社區裡安老。

近30年來的努力,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心智障礙者的家庭願意和孩子走出來,也看到越來越多接納和關懷的眼光。放眼未來,心路仍將一秉創立初衷,以「智能及發展障礙者擁有美好的希望、尊嚴的生活與豐富的生命」,作為向前邁進的目標,也希望社會大眾給予更多的支持。

 

(作者係心路基金會公共事務部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