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誰的國慶?誰的光輝十月?|林金源、石佳音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對中華民族來說,「光輝十月」裡有三個意義重大的日子: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推翻了帝制,創建中華民國,它是中華民國的國慶日;1945年日本戰敗,台灣地區日軍在10月25日向國府投降,這一天成為台灣光復節;1949年10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北京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從此「十・一」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日。

  一個國家,兩個國慶。普天不能同慶,薄海各自騰歡。對兩岸中國人來說,不但尷尬,更顯錯亂。它代表中國尚未統一,國人仍需努力。一個分裂國家,勢必投注大量資源於內耗,也給外人見縫插針、漁翁得利的機會。這樣的國家,絕非真正富強、康樂、有尊嚴的國家。這就是為什麼世界各國的崛起或復興,必先求國家統一。因此,兩岸必須統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能實現。

  盱衡時局,中國日後之統一,北京勢必握有較大主導權。統一的過程,因此不會帶給大陸民眾太大的心理衝擊。但對於分不清「國家」與「政權」的台灣朝野,則是很難調適的大轉變。

  在台灣,國家認同爭議常被冠以「藍綠」之爭、「藍綠」惡鬥。言下之意,藍、綠已涵蓋所有國家認同立場。其實不然,藍綠二分法,並未完整涵蓋統獨的政治光譜。因為綠營固然主張台獨,藍營對於統一其實並無信心,也無誠意。藍營主流並非統派,而是獨台派。他們把台灣偏安政權的獨立自主,看得比國家統一還重要。藍營的大陸政策因此與綠營只有五十步與百步之別。

  目前藍營的大陸政策在表面上是憲法增修條文中「國家統一前」的「一國兩區」立場,但馬英九在2008年總統大選時就以「不統、不獨、不武」為政見,正式放棄憲法揭示的統一目標。該黨翌年公布的現行政綱,雖仍寫著「遵行現行憲法規範」,但「統一」字眼完全消失。藍營的目標,是在「不統」前提下,以「不獨」換取大陸「不武」。這是「和平分裂」(兩岸分裂分治常態化),不是「和平統一」。

  為求「不統」,藍營就不斷提出各種「統一條件」,其底線總是「堅守中華民國」、「堅持兩岸對等」。除此之外,還隨時可加上其他條件,如:「先彼此承認為對等政治實體」、「先給台灣足夠國際空間」、「大陸先實現民主自由」、「大陸先承諾絕不動武」。反之,對於有利統一的「和平協議」,則首倡於先,棄置於後;對於包括台灣所需的國際空間在內的政治談判,只因其「一中」前提,就避之唯恐不及。實際上,這不是求統,而是拒統。藍營的大陸政策就是「階段性的兩個中國」,而且決不保證此一「階段」會引領至統一。這就是陳水扁「使藍營綠化」的得意「成就」。

  藍營開出的條件,不是與國家統一目標有所抵觸,就是強人所難,拿著西方特製小鞋,硬套在中國大腳上。既然大陸無法符合台灣的條件,於是「保持現狀」(甚至「永遠保持現狀」)遂成為獨台派最簡化、最深入人心的主張。當越來越多民眾意識到台獨之路走不通的同時,支持獨台派的比率卻越來越高。台獨稍減,獨台日漲,但是兩種主張基本上沒有差別,因此對於解決台灣的根本問題毫無幫助。再多的「民主多元」、再多的討論或辯論,都無法為台灣理出一條可長可遠的大道。
究其原因,就是似統非統的藍營,霸佔六至七成的政治舞台(外加台獨佔住三成),統一符合利與義的聲音,毫無表達機會。但藍營絕不會接受此一指控,他們甚至堅信自己反獨有功、愛國無罪。

  癥結出在獨台派所愛的「國」,不是「中國」,而是「中華民國」,甚至是只涵蓋台灣的中華民國。他們把已被偷樑換柱的中華民國,置於被小化為中共政權的中國之上。因為敵視中共,於是遠離中國。從藍營高官及精英以降,大多混淆了國家認同與政權認同。他們教化普羅大眾,使百姓也跟著混淆。

  中國是千百年來,在中華大地上諸多民族所合組的國家,他們因著語言、歷史、文化、價值觀而凝結在一起。朝代可以更替,但我們的國家從未滅亡。唐、宋、明、清只是中國的朝代之一。(國人不該附和日本,把甲午戰爭稱為日清戰爭。)1911年到1949年之間的中華民國是一個由國民黨主導的政權。1949年之後的中華民國,名存實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實質有效統治中國絕大多數地區的新政權。

  國共內戰促成政權更迭,但中國還是中國。正如同從第四共和轉為第五共和,法國還是法國。不同的是,國共內戰製造了仇恨,恨之欲其死,擁護中華民國者很難接受新政權。甚至把家恨(家黨之恨)擴大為國仇。兩蔣雖逝多年,願與中國有所連結的台灣民眾,仍多以中華民國為中國,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敵國。至於不願與中國連接的台灣民眾,就把中華民國當招牌(或擋箭牌),中華人民共和國當然更是「謀我日急」的敵國。

  因此之故,馬政府寧可以主權和日本換漁權,也不願和「非我國」的大陸聯手保釣。在南海與菲律賓的爭端,亦是此一態度。直到近年,國民黨還在緬懷、紀念兩蔣如何與美國合作,組成「黑貓中隊」打擊中共。中華民國的極北領土是鎮有「國之北疆」石碑的馬祖東引島。

  內戰本無英雄,國共內戰迫使「黑貓中隊」刺探祖「國」機密後,又為「國」捐軀。國共內戰使台灣人不願做中國人,並使台灣與外國間的距離比兩岸還近。陳履安、王作榮、許歷農算是少數跳脫政權迷思,走出真愛國家的國民黨人。

  徐蚌會戰結束六十年後,陳誠之子陳履安說「肇事的國共兩黨握手了,但是兩岸依然不得言歡」。做為兩代國民黨人,陳履安「對於這一段走岔的歷史滿心悲懺」,並且勸導「不曾與中國大陸或中共有何過節的台灣人民」,不要「承接國民黨的敵情意識,甚而發揚蹈厲」。他「祈願原與大陸無冤無仇的台灣生民,以昔日黨人傾軋乃至戰亂為戒」。可惜已是一介平民的他,發言宛如狗吠火車。

  王作榮晚年返鄉探視,用「脫胎換骨」形容大陸的進步。儘管早年共產黨剷去王家祖墳,王之胞弟因勞改死在青海,但他卻說:誰使中國富強,我就支持誰。歷經時代悲劇的他,仍舊清明,仍把國家民族置於個人和黨派之上。他因預見漢唐盛世重現,激動落淚。王作榮的一生都在為國民黨轄下的政權服務,但他的終生大願是國家富強,不是他所隸屬政黨的長期執政。

  李登輝顯露台獨本性之後,曾堅決反共的許歷農上將,遂與國民黨分道揚鑣,投入促統大業。有人責許前後不一,其實不一致的是國民黨,不是許歷農。今之中共已非昔比,許歷農無共可反。李登輝之國民黨已放棄國家民族立場,真心追求中國復興的許歷農,能不與它切割嗎?

  釐清國家與政權分屬不同層次者,不會因為內鬥引進外力危害國家,也不會把民不民主、富不富有,當作統一條件。因為後者是民族問題,前者是民權與民生問題,三者不能混為一談。血緣關係焉有以學歷、收入、成就為條件的?

  國共內戰是歷史悲劇。我們何嘗不希望它未曾發生,何嘗不希望從1946年讓毛澤東指示黨人進入議會體制與國民黨競爭的政協會議之後,中國就此走上民主、進步的康莊大道。但悲劇終究發生了,國共兩黨都付出慘痛代價,無辜百姓付出的代價更大。省思過去,審視現在,放眼未來。如何讓兩岸中國人不再鬩牆、不再被外人輕視欺侮,應比哪一政權領導中國更重要。

  十月的兩個國慶,各自代表國共兩黨先後為中國尋求出路的努力,台灣光復節則代表抗戰勝利後,中國短暫出現統一與復興的機會。但願兩個國慶不再是兩岸敵對的標記,而是國人汲取智慧與教訓的來源。當兩岸中國人能共浴十月光輝之時,台灣光復節才能彰顯它的偉大意義。這是鴉片戰爭以來,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犧牲的先烈先賢之夢。我們翹首期待美夢成真。

(二位皆為本刊主筆,林金源係淡江大學經濟系副教授,石佳音係文化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