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蕊終於如願當上了美國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但輿論一再質疑她是「最難認識的人」,何以如此?這會影響她的當選嗎?
每四年一次的美國大選猶如馬戲團演出,不但戲演得長—從初春到11月的完結篇,看的人累,更不要說演出者了。其次是製作經費達到天文數字,稱得上是資本主義的典型戲碼。在黨團大老無所不在的影響下,當選者無不是在政治圈打滾多年的人物,這樣的人通常都會繼承美國傳統政治人物的習性。
不同的是,這一次的新總統有可能成為美國史上的第一位女總統。只是,眾人都知道希拉蕊柯林頓,卻不見得真識其人。《時代》專欄作家伊利諾(Philip Elliot)稱希拉蕊為「最難認識的人」(the hardest one to know),事實也確是如此。
可信度超低
自從希拉蕊兩年前再度發願要當白宮主人,各種民調在一個問題上得到同樣的答案,那就是「這位女性不可信也」。她的不可信度曾高達70%,居然能得到民主黨的提名,這才是令人不解之處。
仔細翻閱她的過往經歷,雖然未發現她有任何不法的紀錄,但為何人們不信任她呢?她曾站在高峯,也曾滑到谷底,最後總是有驚無險地度過。但她脫險後不久又冒出另一個「險境」,終會使得人們不再相信她。
年青的自由女權主義者
希拉蕊在衛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時積極參與學生自治會活動,並當上主席。她也在畢業典禮中代表學生致詞,成為該校首位獲邀在典禮中代表全體學生致詞的學生,可見她的能力不同凡響。她畢業後進入耶魯大學就讀法律,成為柯林頓的同學。
在政黨傾向上,她1964年就讀高中時曾替共和黨候選人高華德助選,是「高華德女兵」(Goldwater girls)之一,讀大學時轉為民主黨。年紀輕輕就是一位先進的女權主義者,她的政治理念與其初選對手桑德斯(Bernie Sanders)的主張十分相似。
不達目的不罷休
儘管她在政治理念上時有修改,她的拚命以赴、使命必達的個性始終未變,也是她今天有此地位的主要原因。
她法學院畢業後,放棄了在紐約等大都市知名法律事務所工作的機會,跟著男朋友柯林頓來到阿肯色州的小城岩石城工作。柯林頓之後緋聞不斷,一般女性主義者大概很難生活在此陰影下,她卻可以將所思及所為分別處理,也就是說,她可以為達目的,做一些她認為必要的妥協。
在工作上,她是拚命三娘,當她在岩石城的律師工作年收入達到20多萬美元時,柯林頓的州長收入才僅有35,000美元。在物質生活大幅變遷下,她對金錢更為重視,也成為她此後追求的目標,但也令她早年的友人說她變了。她不停地改變,恐怕也是那麼多人對她沒信心的原因。
原則不再 誠信破產
希拉蕊自從開始工作後即不缺錢用,然而,當柯林頓兩任總統任滿離職時,希拉蕊卻公開說他們「一貧如洗」(dead broke)。此話一說,更令人們對她產生反感。他們夫婦離開白宮後,以出回憶錄及四處演講賺取了上億美元,柯林頓又成立「柯林頓基金會」,作為柯家金庫的保護傘。事實上,他們財產之多,以及與華爾街緊密的連繫,成為川普攻擊的標的。
然而,柯家有錢並未成為選戰時的死穴,這是因為川普更有錢。再加上自由派最重要媒體《紐約時報》早在今年2月1日初選開打之日,即力挺希拉蕊是「最具資格的總統參選人」。全美自由派人士為阻擋川普,決定暫時不討論希拉蕊值不值得信賴,這種基於政治考量而將真理拋在腦後的心態,正是本世紀之癌。
電子郵件與TPP
選民對希拉蕊感到不安的是,她到底為什麼用私人電子郵箱處理公務。儘管FBI調查後認為無需起訴,但此事根本不該發生,絕對是個錯誤,然而希拉蕊從未坦白她為何這麼做。
此外,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是歐巴馬的主要政見,從一開始就得到希拉蕊的全力支持。如今她卻發言反對TPP,並且向群眾打包票說,她的政府絕不會採用TPP。希拉蕊會做如此轉變,純然是因為桑德斯競選政見之一就是廢除TPP計畫,為想與桑氏合作,只好大喊反對TPP。換句話說,贊成或反對TPP,不是因為TPP值不值得支持或反對,而是為了選票。
輿論普遍認為,要認識希拉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知道她缺點的人,為何仍舉雙手支持?如果一定要再花4年時間才能認識她,是否太費力、也太冒險?
美國大選從準備到初選,再到投票日,需經兩年之久,但在如此漫長的時日中,選民仍不太清楚希拉蕊是怎樣的人,這到底是她川劇變臉演得太成功?還是人們並不認為認清候選人是件必要的事?究將如何,11月就知道答案了。
(作者係中美文化經濟協會榮譽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