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想像的歷史與臆想的「獨特」|馬歷戎 在 Facebook 上分享!

  1990年代,台灣歷史學界出現了一個名為「台灣島史」的史觀觀念,它的倡導者主張研究台灣歷史應該超越政治史的限制,跳脫漢人觀點、國家單位,聚焦區域的、人民的歷史。就學術觀點而言,提出「台灣島史」的觀念,與年鑑學派研究「地中海史」的視角一樣,重審地方的歷史,成一家之言,並無不可。然而,台灣一些有心人士違背倡導者「超越政治史」的初衷,利用「台灣島史」的學術觀點,將「台灣史」與「中國史」對立起來,一面將台灣史書寫中的中國論述認定為「政治魔咒」,一面又藉口「尋回台灣失落的歷史記憶」,處處彰顯台灣歷史的「獨特」,用以支持「台灣不是中國一部分」的政治主張。然而,現實中,台灣和台灣的歷史並不如這些人想像得那樣「獨特」,20多年來有心人士在台灣史議題上的很多論述,往往只是用自己想像、臆測,憑空製造出台灣歷史和現實中的所謂「獨特」。

 

南島文化、海洋文化遍及兩岸

  針對有文字紀錄以前的台灣史,有心人士先強調島上居民與「南島」之間的血緣和文化連結,否定其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再強調台灣是海洋文明的一環,否定其與中國農耕文明的關聯。

  但海島不是人類和人類文化的發源地,本是學術常識;使用南島語的人群之發源地,乃在於中國西南與東南,也有學界的共識;中國西南、越南(在五代之前一直是中國王朝郡縣)、海南島和東南沿海,長期保有南島文化,迄今未絕。學界傾向,現代南島語基本上是在台灣形成的,但這一結論完全無法改寫台灣早期人類與大陸的侗傣(Kam-Tai)人群、南亞(Austroasiatic)人群同源的歷史;同理,現代台灣漢人擁有越族和南島血統的現象,同樣也普遍存在於大陸南方的漢人中。事實上,「漢人」的前身之一「華夏族」,就是由夏、苗、夷、越組成的共同體,「漢人」更是此後東亞、北亞、西亞人群大混血的產物。「純種漢人」vs.「純種台灣人」的公式,僅存在於想像中。

  同時,與台灣島的史前海洋文化相較,史前中國大陸東部沿海,萌芽於古越族當中,包括海洋經濟和海上遠航等內容的海洋文化,在技術上成熟的程度甚至更高。對此,學界也不乏充分的研究。史前台灣,也不獨特。

 

華西、華南、台灣島的早期住民部落同樣無法抵制漢人的移墾

  有心人士又強調,台灣是無主之地。毫無疑問,17世紀中期以前的台灣,長期處於「無主」──實質上是早期住民的部落自治──狀態,並未被納入中國王朝的「天下」政治秩序之中。但不要忘記,這種狀態,在中國西南和東南部同樣長期存在,即使是在清朝中期,如湖南西部苗人聚居的丘陵地帶、雲南景頗人聚居的山區等等,都不在中原王朝的直接或間接統治之下。這並不意味著西南山區、東南丘陵和台灣在政治上已處在與中國王朝對峙的古代國家狀態。這段時期的台灣各部落根本未曾意識到,自己與其他部落居住在同一個島嶼之上;即使是16世紀中葉出現於中台灣的跨族群部落聯盟──大肚王國,也從未想到要一統台灣島。以古代西南、東南的部落自治狀態,面對漢人因人口膨脹而自發的移民墾殖,自然難有招架之力,豈獨台灣?

 

近代兩岸一樣都有殖民地經歷和殖民文化的影響

  有心人士更強調,台灣近代史上的殖民經驗和由此產生的多元混合文化,是台灣獨有,中國──包括閩南──所缺的。但看看從葡萄牙人進據澳門開始的中國近代史,哪裡缺乏這種經驗?不要說上海的買辦和「洋涇浜」英語、廣東的洋房和「花臣」(fashion),乃至整個現代漢語的日文詞彙與歐化語句,就算是閩南文化圈的廈門和汕頭,其殖民經驗和由此產生的多元混合文化哪一點比台灣少?連那種以被殖民的先後、長短來確認自己是否更優越的可嘆心態都一樣不缺!台灣又何獨特之有?其實,日本殖民統治台灣的大部分時期,台灣的流行文化追隨上海的步調,遠快於追隨東京,這樣的真實記憶,卻被有心人士刻意刪除了。

  有心人士還強調,1945年10月台灣「被中國占領」後,國民黨政府致力於切斷台灣人的歷史記憶,除了改寫日本統治時代的歷史,禁用日文外,還將道路左行的規則強行改為右行,等等,不一而足。但1946年3月以前,中國大陸的交通規則──與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一樣──也是左行,依有心人士的邏輯,國民黨豈不是要消除中國的歷史記憶?而台灣至今仍保留著荷蘭制、日制的度量衡和量詞,如甲、坪、日尺、日斤、「一台」飛機等等,更將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歷史建築直接轉為台灣的各級政府辦公處所,那國民黨又是要保存誰的歷史記憶?

 

台灣目前通行的文字與標音方式均源自大陸

  有心人士又強調,台灣即使脫離日本,在華人文化圈當中,也還是有著最獨特的文化,比如注音符號即可將台灣文化與中國、香港、澳門、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文化完全區隔開來;「正體字」則可以將台灣的「民主自由」文化與中國的「專制」文化區隔開來,等等。根本忘記,或刻意掩蓋了以下歷史:一、繁體不是台灣,而是大陸的發明,在大陸教科書上使用到1958年,且至今仍有超過2,300萬大陸人,因不同原因或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完全使用繁體字;而大陸目前通行的簡化字,多數直接源自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教育部於1935年8月21日公布的《第一批簡體字表》;二、注音符號同樣不是台灣,而是大陸的發明,於1918年到1958年在大陸的基礎教育和字、辭典中廣泛使用,至今仍與漢語拼音並行,做為辭典中字詞的標音工具;三、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不用說沒見過大陸正在使用的注音符號,在學校語文教育中使用的漢字根本就是日文簡化漢字。順便一提,近代日本官方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才是漢字簡化運動的始作俑者。兩岸在繁、簡及注音方式上位置的對調,正顯示出當代台灣在文字使用上同樣一點都不「獨特」。

 

台灣與大陸不能這樣比較

  論及文化現象,台灣社會習慣直接比較「台灣」如何,大陸如何,常常詢問]對岸來客曰,大陸有XXX嗎?這樣反而突顯提問者的夜郎心態。僅就幅員論,台灣喜歡說「西進大陸」就不準確,西界、北界不必論,大陸的東界和南界超出台灣東、南海岸的經緯度也是很驚人的。以大陸的幅員和多樣的氣候,台灣除了世界各地皆有的生物多樣性現象中的獨特現象外,幾乎所有的物產都不是「台灣特產」,台灣有的,大陸都有。台灣還喜歡比較「兩岸用語」,比如,台灣叫「番茄」、「馬鈴薯」,大陸叫「西紅柿」、「土豆」之類,不知大陸南方亦稱「番茄」,而「土豆」不僅學名馬鈴薯,在大陸不同地區還有「洋芋」、「山藥蛋」等等稱呼。若進一步考量大陸各地歷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多樣,台灣的「兩岸比較學」,顯然只能建立在與大陸各不同省分(甚至很多省分中的特定地域)具體對照的基礎上;做不對稱的「兩岸對比」,只會失去比較的客觀性和學術意義。

  想像的歷史,無法改變歷史;臆想的獨特,不會真的獨特;製造的記憶,只是扭曲的記憶;不對稱的比較,只怕會突顯夜郎心態。

(作者係台灣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