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一個下士之死|殷壽銑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從馬英九連任以來,馬政府的各項作為能長時間的佔據媒體版面,通常都不是太光彩的事兒。5月份的廣大興28號漁船遭到菲律賓公務船的瘋狂掃射,讓民眾認為馬政府對於護漁一事上的態度過於軟弱,激發起一些民怨;苗栗縣政府拆遷大埔民宅,這帳也自然的算到馬英九的頭上,再度激發起一些民怨;陸軍下士洪仲丘在退伍前夕遭到虐殺身亡,進而導致七天之內,兩位國防部長下台的窘況,民怨上升至最高點。
  台灣的男性們大多服過兵役,大概都認識士官這個角色,士官身為士兵的領導者,必須肩負起「帶兵」與「帶心」雙重任務,且缺一不可。要成為「志願役」軍人過程其實非常簡單,只要簽一張紙,即馬上破格成為月薪3萬以上的「公務員」,幾乎可說是完全沒有任何門檻,因此吸引了相當多的牛鬼蛇神加入軍隊。近來在新聞媒體上經常出現的「范佐憲」、「陳毅勳」,其實就是這樣的產物。該從什麼樣的角度看一個下士之死呢?我們沒有資格、也不該評論洪仲丘為何被懲處禁閉,我們應該在乎的點是,什麼樣程度的士官,會把一個人活活操練到死而不知?更可悲的是,整個軍方從上到下交相賊,包庇、縱容這種程度低下的軍士官存活於軍中,這是軍隊的不幸,也是台灣的不幸。
  白衫軍號召了25萬人走上街頭,為洪仲丘之死悼念、追思。這種透過網際網路串連而成的力量,其聲勢遠遠比過去來的浩大且有紀律。我們應該注意的是,這些力量開始藉由政治色彩較為薄弱的社會議題發揮起作用,而這些社會議題在當前台灣整個輿論氛圍中,往往能比政治議題起到更大的動員效果。就8月3日活動現場來看,參與活動的族群以18至25歲的年輕人為主,約占八成以上的比例,其他更多是攜家帶眷前往參加,這打破了我們所熟悉的台灣式的政治動員模式。
  白衫軍的起因雖然是單純的社會議題,活動主題曲是長老教會吳姓醫師改編自“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的台語版「你敢有聽着咱唱歌?」;活動現場周圍,可以看到政治人物搭起「反核四」的連署攤位;也可以看到有人四處發放反對兩岸簽署服貿協定的傳單;更看到許多種類的「倒馬」文宣。我不得不說,政治宣傳已經開始「夾帶」在這些社會議題中了。馬英九做得不好是事實,但「反馬」不應該是「反中」,而有心人逐漸將「反馬」情緒,導向「反中」上去了。當這兩者連結後,「公民自主」變成了「公民自決」,其核心就是「台獨」。
  回到洪仲丘案上,台灣軍隊問題已是根深蒂固,即便「動搖國本」,要解決此窠臼,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但從大局上來看,卻有個對台灣人民最有利的目標值得去追尋:「廢軍」。馬政府應趁此人民對於軍隊不信任之機,趁此兩岸和平發展之機,加速軍事互信機制的建立,從而簽定兩岸和平協議,讓兩岸關係的平和發展走向常態化。當海峽兩岸之間不可能有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時,那麼軍隊理所當然也不需要了,「廢軍」成了最有利於台灣人民的事業,許許多多父母親再也不用擔心有洪仲丘事件的發生了。台灣方能有明天。
(作者係青年社運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