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教宗方濟各向北京伸出橄欖枝|趙國材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梵蒂岡城國的元首、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apa Francis) 表示願意改善與中國的關係,向北京伸出橄欖枝,北京正式表示願意與梵蒂岡進行建設性的對話,逐步推動與教廷改善關係的進程。

教廷(Holy See)是一個內陸的城市國家,領土包括義大利的羅馬,在全市範圍內的一塊有圍牆的土地,總面積約44公頃(110畝),人口超過800人,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權獨立國家,稱梵蒂岡城國,是習慣國際法的主體。

 

方濟各積極化解隔閡

 

方濟各被譽為「人民的教宗」 (The People’s Pope),是義大利裔阿根廷人,耶穌會會士,會說流利的西班牙語、義大利語及德語。上任以來,他深切關注國際事務、區域衝突和社會正義,主張個人與國家都需要以愛相待,藉對話、寬恕、修好和愛,與人為善,化解人類之間的隔閡和仇恨,並為移民、婦女、青少年、窮人和弱勢普羅大眾發聲,受到全球天主教信徒的愛戴和敬佩。

方濟各上任後,致力發展與亞洲國家的關係。2014年8月第一次訪問亞洲選的是南韓,他在南韓忠清南道瑞山市的海美殉教聖地展覽館內,會見來自亞洲各區主教,並發表公開演說,強調「對話」是亞洲區各教會的本質使命,說「對話並非單純聆聽他人所言,還得理出未透過語言表達出的經驗、希望、夙願、苦難及憂慮。」

教宗的此番講話引起外界的廣泛重視,普遍認為是向中國大陸伸出友誼之手,甚至有媒體認為,這顯示教宗把與中國對話和發展關係定為天主教在亞洲地區的首要工作。而所謂的亞洲國家依次是:韓國、中國、蒙古、越南、緬甸、寮國、不丹和汶萊等國。

在訪問結束前後,他兩次發電報問候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人民。在返程專機上,他又表示,如果可以成行,他願意明天就訪問大陸。

2015年1月14日,教宗第二次訪問亞洲,在斯里蘭卡呼籲和解與追求正義,15日訪菲律賓,在馬尼拉灣畔和海燕颱風災區主持彌撒,與貧民共餐。

 

方濟各向大陸釋出善意

 

中國改革開放後,經濟增長固然是一個奇蹟,而與此相伴的,還有另一個奇蹟,那就是天主教徒人數增長。目前,中國天主教徒已經接近1,500萬人。

工商業日益發達,人們整天忙碌追求金錢,職場競爭愈激烈,心靈益感空虛茫然,這正有利於天主教的傳播。

2013年3月,教宗方濟各與習近平數小時內先後當選,雙雙履新時,方濟各致函祝賀習近平,中國官方也首次對新教宗當選表示祝賀。中梵之間固然開始有函件往來,但習近平上台後,忙於反腐,二者關係並沒有顯著緩和的跡象。

已故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1984及1989年訪問南韓時,因北京不同意,教宗專機只好繞開中國領空。而今,教宗專機首次被允許飛越大陸領空,不少觀察家視此為中梵和解的前兆,習主席對教宗捎來的訊息給予答覆,這很清楚,中梵間已形成和解氛圍,雙邊關係已經向前邁進一步。

方濟各在其首次亞洲行程中打破與北京的僵局,當專機往返飛越中國領空時,方濟各按照教廷禮儀,前後兩次拍發電報向習近平及中國人民表達祝福之意。

根據教廷禮儀,教宗一般會向其專機飛越國家領導人發送問候。這種問候電文很少會成為新聞,但這次顯然有不同的意義,蓋外界都想知道教宗方濟各在對中國領導人的祝願中究竟說了什麼?電文中說,專機進入中國上空之際,他公開向中國表露善意,送上良好的祝願,祈求和平。

但可能是出於技術原因,發送的這份問候電報沒有傳遞成功,飛機的機長向地面控制塔台發送電文,然後由後者負責轉發給正確的收件人。梵蒂岡方面旋即給中國駐義大利大使館電文副件,通過中國使館重新發送,這份電文確實已經傳達。

結束韓國訪問返回羅馬途中,教宗方濟各又特別向習近平和中國人民再度表達衷心的祝願,呼求天主降福給這塊土地。

另外,教宗方濟各訪問韓國時,為124名韓國歷史上的殉道者舉行「宣福禮」,把他們冊封為「真福」,地位僅次於「聖人」。被冊封者中包括韓國第一位殉道者尹持忠,以及在韓國開展傳教活動的中國神父周文謨。

周文謨於1752年出生在中國江蘇省昆山縣,從小信奉天主教,後在北京教區天主教神學院學習神學,並晉鐸為神父。1794年,北京主教湯士選因周文謨神父的外貌像韓國人,故派遣周神父赴韓國傳教。在韓國開展傳教活動後,韓國天主教信徒急劇增加,短短6年內,教友增至一萬人。但在朝鮮王朝對天主教的壓迫之下,周文謨殉教。

近年不少中國天主教教士和教友前往建於1703年的北京西城西什庫北堂參加彌撒,表示感到與教宗的距離更近,並希望不久的將來,教宗也能訪問中國大陸。

 

北京的態度是關鍵

 

方濟各在南韓向亞洲主教發表公開演說,他對亞洲地區尚未與教廷建立關係的國家釋出善意,願與中國大陸、北韓、越南等國對話。

教宗說,天主教在亞洲的首要工作是與中國對話和發展關係。這番談話,一般認為是對中國大陸發出善意的訊號,中梵雙方的關係似乎已出現升溫跡象,也讓很多人推測,大陸與教廷關係是否能向前「逐步邁進」?

教宗方濟各展開首次亞洲之行時,很多人都把目光聚焦於他並未前往的中國。1951年北京與梵蒂岡斷絕外交關係,梵蒂岡承認「台北」代表「中國」。後來,「中國天主教愛國會」成立;曾經在一段時間內,對地下教會的天主教徒進行打壓。到1970年代末,大陸才恢復一定程度的宗教自由。 

中國的天主教會現分成兩派:一派是「官方的」名為天主教愛國會的教徒,根據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的章程,該會堅持獨立自主自辦教會和民主辦教原則,教徒人數大約有500萬;另一派則是「忠於教宗的」地下教會,教徒人數據估計約為愛國會教徒的兩倍,約有1,200萬天主教徒,其中大約一半在地下教會望彌撒。

中梵關係微妙,2014年12月達賴喇嘛請求參加方濟各的私人演講,教宗為了那些忠於教宗的中國天主教徒,拒絕與達賴會面。

梵蒂岡希望與中國改善關係,惟中梵建交的主要障礙有三:一是「有神論」和「無神論」的矛盾。二是「天主教愛國會」主張自行任命主教,而不需先行獲得教廷同意。教廷堅持只有梵蒂岡才有權指定主教,中國則自行「任命」、「祝聖」主教。對北京而言,任命主教涉及國家內政,不容干預。三是教廷和台北現有外交關係。

儘管天主教在亞洲的首要工作是與中國對話和發展關係,北京對改善與教廷的關係也始終抱有誠意,但北京對於中梵建交,現階段似乎並不熱衷,而願意繼續努力進行建設性對話,並以實際行動逐步推動雙邊關係。

 

(作者係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