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判接近達成協議的前夕,川普宣布加徵中國大陸輸美的2,000億美元產品關稅從10%上調至25%,之後又宣布擬將另外的3,250億美元產品也加徵25%關稅。美中貿易爭端何以再度復燃及其後續發展,受到全球高度關注。
5月13日川普又推文威脅,若中國大陸報復美國加徵關稅,則恐將使得美中貿易談判僵局更加惡化。但在川普推文兩個小時後,中國大陸不甘示弱提出反制,宣布自6月1日起對美國輸陸的600億美元產品提高進口稅率,其加徵關稅幅度包括:2,493項美國產品提高至25%、1,078項產品提高至到20%、974項產品提高至10%、其餘595項產品則是維持為5%,實施報復美國加徵關稅措施,讓這場持續一年的美中貿易爭端陷入泥沼。
美國上調關稅迫中國讓步
儘管中方指出,美方在取消全部關稅、符合實際貿易採購數量,以及改善文本平衡三大核心議題上極限施壓,是迄今雙方無法達成協議的真正原因;但觀察談判破局的經過,除了川普認為過去一年中國大陸沒有積極改善貿易逆差外,其實在於中方於第11回合談判前將150頁協議草案的內容,包括:剽竊知識產權、非法取得商業機密、強制技術轉讓、擴大金融服務准入、操縱匯率等章節需要「修法」解決的承諾逕自刪除,同時將其調整為「採取行政規則管理」。尤其前面兩項,不但顯示中方推翻之前談判的共識及承諾,而且更威脅到美國在全球科技上的主導權或話語權,導致美國在達成協議前,採取上調關稅手段,藉此迫使中方讓步。
換句話說,去年3月美中貿易衝突之後,雖雙方在「有形」產品貿易爭端上,逐漸放緩取得共識,但在「無形」科技往來摩擦上,卻又持續延燒陷入嚴重分歧。亦即美方要求陸方必須落實修法,嚴格管制陸企利用各種管道剽竊美方知識產權或取得商業機密;不過,中方認為美方這兩項要求過於嚴苛,導致雙方在此之前的11回合談判,迄今一直無法達成協議。
川普推動美國「再工業化」
平實而言,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之後,在「再平衡化」與「再工業化」的戰略思維下,美國開始密集投入科技創新,加速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新能源、資訊技術、新材料、生命科學等領域突破,帶動全球實體經濟展開新一輪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轉型發展,促進實體經濟結構轉型,藉以持續在全球科技上掌握主導權或話語權,進而重塑全球科技產業鏈結。
川普上任後,在推動科技發展政策上,除持續之前全球經濟「再平衡化」的主張之外,更進一步提出較具體化、有吸引力的政策,其中除了透過租稅讓海外的美國企業回流投資之外,同時不斷強調「美國優先」、「美國製造」戰略,積極促使本國企業停止海外設廠計畫,以及增加在美投資。亦即川普所推動的「再工業化」政策目的,除了藉此吸引部分美國跨國製造廠商回流之外,希望更進一步延伸吸引科技相關重要產業供應體系跨國廠商,將海外部分生產基地逐步移轉至美國設廠。
美要抵制「紅色供應鏈」
很顯然地,美國以經濟「再平衡化」所推動的「再工業化」戰略背景,目的乃是針對近年以來大陸「紅色供應鏈」快速崛起,已明顯排擠到美國在全球科技產業上的主導地位。亦即面對「紅色供應鏈」崛起的壓力,美國希望利用長期以來所累積的既有製造業技術優勢,透過「再工業化」戰略發展新型製造領域,除了提升本國產品的價值性及競爭力之外,更進一步吸引新興國家積極參與其所推動的全球價值鏈結布局,以維持其科技產業在全球市場上的領先地位,進而增加就業機會。
在此同時,檢視中國大陸積極建立跨境產業布局的思維,其實可以溯自2001年開始推動企業從「引進來」轉型為「走出去」戰略,以及2009年鼓勵優勢產業向外轉移計畫。之後,配合「一帶一路」計畫平台,加強利用與其伙伴國家雙邊和多邊合作機制,建立國際經濟合作走廊,進而共建境外產業群聚區域。
由此可見,中國大陸在被國際社會稱譽為「紅色供應鏈」快速崛起後,除了更進一步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中國製造2025」產業發展戰略之外,還想透過「一帶一路」計畫倡議,積極建立全球跨境產業體系。
川普想要「一石兩鳥」
面對近年中國大陸高端科技產業領域快速躍升,川普了解美國「再工業化」戰略思維,與中國大陸產業的競合,存在競爭遠多於合作的關係。因此,去年3月所引發的美中貿易爭端,美國除致力縮小長期以來對中國大陸的貿易逆差之外,其實是針對中國大陸科技產業的發展,特別以近年正在逐漸建立全球跨境產業體系的高端科技作為打擊重點。尤其中國大陸未來一旦順利達成其「中國製造2025」計畫,屆時就會超越美國在全球高端科技產業領域上的主導地位。
亦即,川普操作此次美中貿易爭端、制裁中國大陸最重要的目的乃是,希望針對高端科技產業採取較嚴格的管制措施,造成在中國的外資跨國高端科技廠商難以發展,最後被迫必須離開中國大陸,轉往美國投資,除了可以藉此防堵中國高端科技產業「彎道超車」外,甚至要造成其產業結構轉型受到衝擊,達到「一石兩鳥」之效。
其實,在此之前,國際新聞曾經報導,美國正在考量限制大陸留學生進入理工科系。其目的在於,由於川普政府認為,若這些學生取得博士學位、進入美國相關重要實驗單位之後,無形中就很容易地可以接觸到美國最新科技產業,未來學成歸國,將使得大陸直接獲致這些人才所帶回的高端科技。此外,近年中國利用對美國的投資、併購等管道,移轉科技知識產權或取得商業機密,也嚴重威脅到美國高端科技產業發展。
中國應藉此加強自主研發
無庸置疑,經過此次美中貿易爭端,將會帶給中國在推動高端科技產業發展上的壓力,如果中國能借力使力,藉此機會加強自主研發,促進科技創新能夠維持相當速度,三、五年後或許可以累積出更茁壯的科技實力,其高端科技產業發展理應不至因美國管制措施而停滯不前。
然而,值得進一步觀察的是,美國為能在這些高端科技產業上持續提高領先優勢,提高其在全球供應鏈與價值鏈上扮演主導地位,未來與中國大陸之間的高端科技競爭,勢必會呈現更直接、激化的格局。
在此同時,隨著這場已持續一年的美中貿易爭端升級,除了吹皺全球股市一池春水,以及造成全球匯市競貶的亂象之外,已經嚴重打擊全球的貿易成長,甚至可能使得全球經濟再度陷入衰退格局。
貿易摩擦短期內難以結束
坦然言之,此次美中兩國在「有形」產品貿易的爭端上,不久之後可能達成協議暫告「階段性」落幕;不過,長期可能並非如此,從美國最近對華為的禁令可知,美國在「無形」科技往來的規則上會採取「持續性」更嚴苛的管制措施,使得未來美中的經濟關係,特別是在高端科技產業上的摩擦會更加激烈。
誠如許多學者專家認為,美中經濟型態不同、產業結構相異,加上美國國家利益優先的思維及全球戰略布局的考量下,大概不至將科技機密輕易轉讓給中國,尤其勢必放緩轉移高端製造科技核心給中國大陸的速度。此似乎意味著美中關係存在著不少詭譎,使得雙方在短期內難以結束貿易摩擦。
(作者係台灣省商業會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