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蔣介石因何冤屈孫立人?|汪榮祖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作者先師蕭公權教授為孫立人將軍清華同學,蕭先生於1949年到台大講學,於赴美前曾與孫將軍過從甚密,作者因此緣故得於1990年代在台中孫寓拜見,文中若干事聞之於孫將軍,作者亦因而對孫案發生興趣,力求歷史真相。

 

 

國民黨軍人中之佼佼者

 

如李敖所說,孫立人的學歷之高無人可及,練兵之精無人可及,戰功之多無人可及,身上彈孔之多也無人可及,更不必說國際聲譽之隆了。他小時候就感受到外侮,立志要報國。他以優異成績入學清華,赴美留學獲得普渡大學工程學位後投筆從戎,進入著名的維吉尼亞軍校。筆者執教維吉尼亞州立大學時,曾屢訪該軍校,得知孫將軍在校表現極佳,與名將馬歇爾同列為傑出校友。

孫立人學成歸國後南征北討,屢建奇功,淞滬一戰受到重傷。雖戰功累累,但頻受制於蔣介石的嫡系黃埔派排擠。當他的新一軍在東北乘勝追擊時,忽被蔣調往台灣訓練新兵,以便讓黃埔將領收其未竟之功,結果功虧一簣,讓解放軍解放了全東北。蔣介石從大陸倉皇敗退,飛到澎湖不敢入台,孫將軍親往迎接,陪至台北。然而,當蔣在台灣站穩腳步,得到美國保護後,為移除兒子接班的障礙,便以冤案軟禁孫立人30餘年。所謂鳥盡弓藏,豈不然歟?

 

孫立人案伏機甚早

 

孫非黃埔而又比黃埔傑出,就注定有被排擠、妒忌的原罪。更令蔣介石不安的是,孫將軍得到美國名將如史迪威、馬歇爾、艾森豪、巴頓、麥克阿瑟等人敬重與禮遇,不免被蔣猜疑。

抗戰期間,孫立人在印緬作戰打過硬仗,曾出奇兵制勝,於反攻緬北時獲「東方隆美爾」的美譽,得到英國皇家獎狀。戰後應艾森豪統帥之邀巡視歐洲戰場,孫曾請示蔣,蔣要孫自己決定,其意要孫自己決定不去,結果孫去了,觸動了蔣的敏感神經。國共內戰時,孫在東北打得順手,卻被調來台灣練兵,當個閒差;孰料蔣在大陸兵敗如山倒,敗退台灣,台灣忽然重要起來,而孫在台灣內有新兵,外有美國支持,「要槍給槍,要錢給錢」。

麥克阿瑟元帥坐鎮日本,曾派專機接孫訪問東京。孫此時「戴震主之威望,挾不賞之功」,其命運宜如韓信。韓信恥與樊噲等為伍,孫立人恥與黃埔為伍。所不同的是,韓信的下場是身死鐘室,家夷三族,而孫拜蔣顧忌國際影響而得以保住性命,幽禁於台中日式宅院,在院裡種花貼補家用,人稱「將軍花」。孫夫人說,將軍初被軟禁時午夜夢迴捶胸悲鳴,冤屈難伸。

 

冤案發生在韓戰後

 

蔣撤退來台風雨飄搖,杜魯門發表白皮書,棄蔣之意明顯。未料19506月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進入台海,蔣政府轉危為安,1954年台美簽訂共同防禦條約,蔣便開始整肅異己。

孫立人成為異己有兩大原因,一因他受美國人敬重,二因他有礙蔣經國接班,而後者尤其重要。孫雖忠於老蔣,但瞧不起小蔣。孫在鳳山任陸軍總司令時,小蔣來訪於席間對黃氏姊妹出言不遜,孫當場變臉,小蔣裝醉辭出,回台北後即以匪諜罪名羅織黃氏姊妹入獄。又將被俘歸來的李鴻將軍送進監獄,然後於19557月製造兵變事件,以羅織當時已調任總統府參軍長、沒有軍權的孫立人罪名。

當時要製造政治冤獄,最便捷的手段就是扣匪諜的帽子,孫案也不例外。孫屬下軍官郭廷亮被指為匪諜,而孫有「知匪不報」之罪。再製造虛無的兵變,逼孫引咎辭職。明眼人一看便知,昔日孫有兵權可以倒蔣而不為,而今孫已無倒蔣之兵,反以倒蔣之名入罪,實欲藉故除孫,誠如韓信「時至不行,反受其殃」。

 

揭密檔案未顯示孫謀反

 

孫案是冤案早有定論,孰料1994年忽有獨家揭秘「孫立人案的大發現」報導。什麼大發現呢?說是美國中情局最新解密檔案透露,孫立人在美國政客與將領鼓吹下答應發動兵變云云。其實並不是最新揭秘的檔案,而是從美國學者康明思(Bruce Cummings)的《韓戰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he Korean War)一書有關孫立人部分抄錄而來。

康氏引用的檔案不過顯示美國單方面的意願,魯斯克(David Dean Rusk)1950年任國務院遠東助理國務卿,曾有意逐蔣之後將台灣由麥帥管理。同年619日的國務院檔明載「美國應該經過最可信賴的私人密使告訴孫立人,願意搞政變置台島於軍事控制之下,美國政府準備為他提供必需的軍事援助與意見」。但未見到孫的回音,可謂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朝鮮半島於625日爆發大規模戰爭,華府馬上轉而支持蔣介石。

康明思認為孫之所以被華府看上,是因孫畢業於維吉尼亞軍校,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康氏又從當年美國駐台北代辦斯特朗(Robert Strong)得知,前駐台領事克倫茨(Kenneth Krentz)1949年曾與孫接觸,告訴孫如同意控制國民政府,美方將全力支持,但「遭孫斷然拒絕」。其他檔案資料無非是「據報」、「傳聞」、或一些假設性的方案,全無孫將軍回應的證據。

 

魯斯克所言破綻百出

 

比較令人注目的是,後出任甘迺迪總統國務卿的魯斯克之回憶。魯說他曾在19506月收到一封來自台灣衛戌司令孫立人用便條寫的密函,說孫有「驚人」的建議,他將要領導兵變逐蔣,孫要求美國的支持,至少默認。假如孫取得權力,他將中止政府內部的貪腐,也會比蔣對付共產黨更具彈性。魯斯克毀了孫氏便箋,以防止可能的洩密。然後他去見當時的國務卿艾奇遜,艾答應與杜魯門商談此事,不過,當杜做決定前,韓戰爆發,此後蔣介石獲得美國進一步的支持。

上述魯斯克的話破綻百出,且不論孫立人既有第七艦隊柯克上將傳話,竟會寫一便條留下把柄,不可思議。魯說此事要由總統決定,竟然不讓杜魯門與艾奇遜過目就將便條銷毀,更不可思議。再說魯斯克於6月初得到密件,何以國務院檔案顯示,遲至619日尚在試圖了解孫是否願意配合美方倒蔣的計畫,正可戳破魯斯克之讕言。美方看中孫立人及向其示意既可確定,而魯斯克反說孫有求於美方,將責任推給孫,何其荒謬?

康明思作為嚴肅的歷史學者,到底有見識,他懷疑「魯斯克有嫁禍於孫之意圖」。對魯來說,事既不成,何莫卸責。然而,仍有人據此馳騁想像,以事出有因斷然說孫已著手兵變,蔣介石調劉安琪自海南會師制止云云。又說蔣責問孫,孫謂乃中共挑撥,蔣接受之,而孫才放棄其計畫云,荒腔走板,何異齊東野語?蔣居然能接受兵變,繼續讓孫掌兵權,太不可思議了。

國外人士亂掰,台灣的《新新聞》以為獨得之密,肯定確有密件,並擅改魯斯克收到密件的時間為6月下旬,還下結論說:「以本刊抽絲剝繭,爬梳核實,終於發掘到歷史真相,撥開長達40年的政治迷霧。」如此不負責任的報導,孫將軍何辜?

 

事實證明孫無倒蔣之意圖

 

回顧歷史,蔣介石尚未撤退到台灣前,美國就已想放棄他,所以一再要他讓賢或授權給有能力的人。蔣介石第三次下野,固然由於徐蚌(淮海)戰役失利,美國的壓力也是原因。孫立人固有牢騷,瞧不起黃浦,不把蔣經國放在眼裡,但對蔣介石始終效忠不渝。他於1949-1950年間掌保衛台灣的權責,如有異心,有足夠的時間與條件可以聯美倒蔣,更何況李宗仁代總統也想除掉蔣。蔣雖有實力幕後操縱,但畢竟在野之身,若孫乘蔣亡命之際裡應外合,倒蔣何難?孫將軍有條件倒蔣之時而不倒蔣,足見絕無倒蔣的意圖與事實。

弔詭的是,當孫無條件倒蔣時卻說他要兵變,而且所謂於195566日乘蔣在屏東機場校閱時密謀兵變,根本是子虛烏有,那天連校閱都沒有,何來兵變?兵變不過是以莫須有的罪名,以達到罷黜孫立人的目的。可歎的是,難得的國家棟樑之才竟於盛年被斷了雄心壯志。

孫案是岳飛案的現代版。蔣氏父子的心術猶超過趙氏父子,因宋高宗讓位給兒子後,孝宗即平反岳案,而孫案竟一冤到底。甚至於蔣氏父子死後,仍不肯認真平反孫案,孫案要角郭廷亮居然不明不白地「意外」身亡,顯示特務的陰魂不散。

蔣逼退孫後要孫多讀線裝書,其實,孫雖讀清華留洋,但仍是受傳統影響的儒將。儒家講究忠君愛國,往往不免愚忠,以至於有韓信、岳飛、孫立人的悲劇。總之,蔣以狠者勝,孫以善者冤,是亦命也夫?

 

(作者係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