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APEC是什麼樣的組織?為什麼每次會議台灣總會熱議派誰出席,會中與誰交談?|編輯部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簡稱亞太經合會是亞太區內各地區之間促進經濟成長、合作、貿易、投資的論壇。亞太地區國家鑑於歐洲及北美逐漸形成共同市場或自由貿易協定,體認到需要成立一個此區域各政府間經濟合作的協商平台,乃由澳洲1989年提議在亞太地區成立經濟合作組織,目的在經由部長會議,尋求亞太地區經貿政策的協調,促進貿易自由化與區域合作,維持經濟成長與發展。

APEC目前有21個會員,都是以「經濟體」的身分參加,會員GDP的總量約占世界的60%、貿易量約占47%。

台灣在1991年獲邀加入,同年10月,中國大陸和APEC針對大陸、台灣和香港加入的問題簽署了《諒解備忘錄》,明確規定大陸作為主權國家,台灣和香港作為地區經濟體入會,台灣名稱為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並規定兩點:(一)台灣只能派出與APEC有關負責經濟事務的部長出席部長會議,(二)為了APEC工作的順利進行及各成員的方便,台灣不能擔任APEC會議的主辦國。台灣與當年的主辦國韓國也簽署了內容類似的《諒解備忘錄》,認可這些規定。

1993年,APEC會議在美國西雅圖召開,柯林頓總統倡議舉行經濟領袖峰會,經中美磋商,為顧及APEC的運作和諧,達成不邀請台灣領導人參加該會議的共識,台灣改由領導人指派領袖代表與會,而主辦會員亦得依平等原則,提供台灣代表與其他會員領袖相同的禮遇及權益,此即「西雅圖模式」。台灣歷任領導人皆遵循辦理。

依據聯合國規定,凡其下所設組織或以主權國家為單位才能參加的組織,台灣均無權參加。因此,APEC幾乎是台灣唯一能參與的大型國際會議,所以每次均積極參與。由於因規定不能由領導人出席峰會,只能由總統指派代表以總統特使的身分出席,並充分利用此一僅有的機會和各國領袖互動。而活動的大小或有無會外會,又牽扯著敏感的兩岸關係。

馬英九執政期間因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從解凍到人員交流、經貿合作快速發展,卸任的前副總統連戰曾於2008至2012年、蕭萬長於2013至2015年代表台灣出席APEC,甚至有會外的「連胡會」、「蕭習會」,創下台灣領袖代表的最高層級,顯示《諒解備忘錄》及「西雅圖模式」能否變通,端視兩岸關係的冷暖。

   今年520蔡英文政府上台至今一直沒有接受「九二共識」的表示,兩岸關係陷入僵局。蔡英文10月5日委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擔任APEC領袖代表,而宋在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紀念日發表「兩岸一中、反對台獨」主張,被視為是向大陸釋出善意。11月19日至20日在祕魯召開的APEC會議上,宋楚瑜與習近平完全沒有互動,但曾私下短暫寒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