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台灣經濟六大問題解析|張忠本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作者用簡單的數據與圖表,清楚解析台灣經濟的現狀與特性。


出口連15個月衰退

 

台灣今年出口與前一年同月相比,已連續15個月衰退。亞洲近鄰國家也一樣不好,新加坡連續19個月衰退,韓國16個月衰退,日本14個月衰退(圖1)。

2015年台灣全年出口衰退10%。主要原因:(一)世界最大市場─中國大陸進口衰退14%;(二)全球石油價格下跌一半造成各國石化產品出口值降低,並帶動其他大宗物質鋼鐵、小麥等價格下跌,全球通貨緊縮。因此,2015年全球出口衰退13.2%;30個最大出口國中,有19國衰退幅度更甚於台灣,如俄羅斯、澳洲、沙烏地阿拉伯、印尼、印度等。

目前大宗物質景氣已落底,價格回升中。全球景氣反轉回升,端看中國大陸景氣何時復甦,進口回升。

 

 經濟成長長期低迷

 

台灣經濟成長停滯已是長期趨勢,自李登輝、陳水扁到馬英九,各八年任期,其任內八年平均經濟成長率,依序為6.5%,4.9%,3.1%;出口成長率亦然。反之,失業率則自2.2%升至4.3%,乃至4.6%(圖2)。近年除失業率稍見改善外,經濟及出口成長仍持續下滑。

其實全球經濟表現包括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近年也一樣是每況愈下,長期展望全球經濟並不看好,原因為:(1)人口成長停滯,生育率降低;(2)人口老化,退休人數增加;(3)投資減緩;(4)技術創新減緩;全球GDP成長率將自過去50年平均3.65%,降至未來50年的2.2%,未來還是漫漫長夜。

 

出口繫於全球景氣

 

經濟成長三大要素:(一)出口,(二)投資,(三)消費。

台灣出口依賴度偏高,1998年時出口依賴度(出口∕GDP)為53%,1999年為48%,2004年為63.4%,2007年為73%,2011年為67%。因此,經濟與出口成長與全球經濟息息相關,全球景氣的興衰對台灣的影響很大(圖3)。

 

投資意願長期不振

 

經濟成長第二大動力是投資,長期以來台灣投資率(淨投資GDP),從1990年代的28%,降至2000-2009年的25%,至近年的22%(圖4A);外資投資更從2007年154億美元,降至2014年58億美元。

前經濟部長尹啟銘分析自李登輝、陳水扁到馬英九三個八年任期中,台灣每年平均新設公司依序是47,280家、39,027家、36,459家。反之,公司關閉數則是上升趨勢(圖4)。

投資意願低落,公司數減少,就業機會自然減少,薪資又如何漲?

 

經濟發展必須倚重大陸

 

台灣經濟最重要之特性是出口導向,台灣出口依賴度高達七成。自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台灣對中國出口依賴度日益提高,目前達四成。且外銷訂單中海外生產比重也日益提高,達到55.1%,資訊通訊產品更高達92.6% (圖5A)。

「台灣接單,海外生產」中,又以大陸生產為主,高達九成以上(圖5B)。台商赴大陸投資占對外投資比重也高達78%。因此,兩岸關係不僅影響政治、軍事,對經貿發展的影響更大。

  全球經貿整合衝擊

 

經貿全球化的現象有三(1)全球出口成長高於GDP成長;(2)是全球平均製造品關稅率持續下降;(3)是區域貿易協定數急速增加。因此,在區域經濟整合的時代,各國FTA覆蓋率(與FTA之貿易總貿易額)普遍提高(圖6A)。

 

在亞洲與台灣貿易競爭國韓、日、新加坡的覆蓋率已達到60%以上,而台灣只有9.68%(圖6B);這是國民黨執政時迫切需要與大陸簽訂FTA,進而擴大與世界各國簽訂FTA的原因。

未來世界更將結合成兩大貿易陣營TPP(以美國為主)與RCEP(以中國為主)。台灣若不盡快讓服貿協議生效,並與中國大陸簽署貨貿協定,勢必成為世界經貿版圖中的孤兒。區域經貿版圖中各國相互關稅為零,台灣則須付8%至10%關稅,如何再拓展出口?

 

(作者係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資深產業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