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蔡英文執政評估與前景|倪永杰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一年前,蔡英文挾56%的得票率、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風光上任;一年後灰頭土臉,玩起神隱遊戲。蔡英文一年來的執政可分成三方面來評論。

 

         一年前蔡英文挾56%的得票率、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風光上任;一年後灰頭土臉,玩起神隱遊戲,躲在總統府與兒童、弱勢群體相互取暖。台灣民調不分藍綠,均顯示蔡的滿意度與信任度大幅下跌,滿意度竟然跌破三成,勉強保持綠營基本盤,而不滿意度超過50%,甚至超過60%。網路民調中,如果郭台銘參選,郭以35%的支持率領先蔡英文11%。看到這些觸目驚心的民調資料,蔡英文還能如當初那樣自詡「最能溝通」、「解決問題」嗎?

 

拚經濟無能,拚政治全能

 

民進黨向來是拚經濟無心無能、民眾無感;但拚政治有力,招招致命,各方反感。導致政策爭議頻傳,民怨沸騰。蔡實施一連串新經濟、新南向、艦機自造、前瞻建設等,名目繁多,但只有舉債一招,「前瞻」編列8,824億新台幣特別預算,規避立院監督,撒錢給民進黨進行「綁樁」,卻沒有引來外資、助推升級、拓寬市場,而島內因「缺電、缺水、缺地、缺人、缺錢」,一批企業如台積電、鴻海、義聯將遠走美國投資。造成經濟增長乏力,2016年只增長1.47%,在亞太地區表現最差,人均收入比前年倒退2.75%。

而且,民眾普遍看衰台灣經濟,《中國時報》民調稱有52%的民眾認為經濟變壞,變好的只有10.9%,而《美麗島電子報》民調顯示經濟變壞高達80.6%。失業率維持在3.8%-4%之間,尤其是青年群體(15-24歲)失業率升至12.07%,創三年新高。

民進黨搞經濟外行,但拚政治絕對內行。重點清算國民黨,通過「不當黨產條例」,成立專門機構,凍結銀行帳戶,打擊救國團、婦聯會等,斷其金脈,卡其喉嚨。搶資源、搶位置、搶錢很有門道。一上台,民進黨人便搶奪6,000多個「肥缺」。在政府機構設置種種機要高薪職位安排綠營人士,排擠藍營及文官體系,政治淩駕專業。

不過,拚政治也引發了不少爭議,例如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同性婚姻、轉型正義、司法改革、食品安全等,民眾對各項政策的滿意度平均只有22%,其中兩岸低至18.1%、經濟17.7%、司改15.8%。

 

柔性台獨,冰凍兩岸

 

蔡英文為謀求穩定執政,不得不盡力維持兩岸穩定,但只求穩定,不求發展,降低兩岸連結、依存,使雙方民眾漸趨冷漠、仇視。其政策核心有三。

一是虛假善意與承諾。如承諾按照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 ;承認「九二會談」與「共同認知」,承諾「不挑釁」、「不會有意外」;希望「兩個有利於,什麼都可以談」、還有「新四不」、「新情勢、新答卷、新模式」的「三新」等。都是換湯不換藥,沒有實質性的改變。

二是真實「反中」與對抗。叫囂「力抗中國壓力」,實施文化去中、法理拆中、經濟離中、戰略制中,推動柔性、漸進台獨,夯實台獨社會基礎、思想基礎。

三是緊縮政策,放任仇恨。限制交流,刁難赴台交流人員;歧視陸生、陸配權益,甚至不如外籍生、外配;管控意外不力、任憑島內網路謾罵、仇視大陸情緒發酵,甚至放任海巡署射殺大陸漁民;製造綠色恐怖,試圖制定反滲透法、保防法、製造陸生間諜案,大開歷史倒車。

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可以說是有調整,未到位;有承諾,沒兌現;不敢挑釁,放任意外。她實施台獨邊緣策略,導致台獨風險持續上升,但仍處於可控狀態;兩岸關係螺旋下沉,但仍沒有「地動山搖」。兩岸現狀早被改變,雖沒有倒退至陳水扁時期緊張動盪的狀態,但馬英九時期和平發展的景象不復存在。

 

涉外緊縮,淪為「棄子」

 

一年來,台灣涉外領域風聲鶴唳,邦交國減少,尼日利亞要求遷走台辦事處,斐濟乾脆在台北撤館。台灣無緣參與WHA、ICAO,還被逐出比利時「世界鋼鐵會議」、澳洲的「金伯利進程會議」,國際參與空間全面緊縮。民進黨當局「擁美媚日」,甘當棋子,曾以「川蔡通話」攪動中美關係,對「沖之鳥」不持立場乞求日本恩賜,卻多次遭美、日玩弄勒索。日本要脅台灣開放核災食品進口,美方要求蔡英文開放美豬進口、購買廢棄昂貴武器。川普政府已明確回歸「一中政策」,拒絕台駐美機構改名,拒絕再次川蔡通話與出售F-35,高度警惕蔡英文不要成為新的「麻煩製造者」。在中美關係趨穩、中國大陸國際影響日增之際,台灣當局從「棋子」淪為「棄子」不可避免、為期不遠。

綜上所述,一年來蔡英文聲勢高開低走,如今陷於內外交困、四面楚歌狀態,民調進入「死亡交叉」且難以逆轉。而且,民進黨無法改變「只會選舉、不會治理」、「只搞政治算計,不懂經濟民生」的特質,導致台灣民眾頻頻上街頭,僅在今年前兩個月全台就有400多場抗議活動。

5月20日吳敦義首輪過半,有利於國民黨的穩定、整合,也有利於吳上任後較能做事。這是國民黨的轉機,也是台灣的機會,如果吳敦義能團結深藍、培養領袖人才、強化「兩岸牌」優勢,國民黨將迎來反轉的機會,2018年地方選舉可能是民進黨衰敗的轉捩點。

 

(作者係《台海研究》主編、廈門大學兩岸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