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郭震遠、張麟徵談大選後的兩岸形勢|紀欣 在 Facebook 上分享!

郭震遠,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系學士,北京師大環境科學研究所、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碩士。曾任國家環保局工程師。1985年進入國務院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從事國際問題研究,先後任世界經濟與科技發展研究室副主任、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室副主任。現為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海洋大學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所教授。

張麟徵,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法國巴黎大學法學博士,曾任台大政治學系教授、兼共同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文化、輔仁、淡江等大學兼任教授,專長為國際公法、國際關係史等領域。另也曾任民主團結聯盟第一副主席。現為台大政治系名譽教授,前瞻基金會董事長。

 

紀欣問:11月7日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進行了舉世矚目的「馬習會」,使兩岸關係又有了突破性的發展。不過,1月16日,至今不承認「九二共識」的蔡英文極可能當選總統,請問兩位:蔡若當選,兩岸關係會有怎麼樣的發展?

 

 

郭震遠:蔡英文會搞和平台獨

 

我認為,蔡英文如果執政,兩岸關係將出現新對抗,而不是冷和平。大陸絕不會容忍和平台獨或任何其他形式的台獨。1949年以來,兩岸關係從根本上來講,就是「促統」與「拒統」的關係。「促統」與「拒統」是對抗性矛盾,但在特定的條件下,對抗性矛盾也有可能用非對抗性的方式來處理。例如,接受「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就能和平發展,就可以協商談判方式逐步解決問題;如果特定條件不存在,對抗性矛盾就又要按對抗的方式處理。

當然,蔡英文不會一上台就公然搞台獨,因為陳水扁前車之鑑,殷鑒不遠,幾乎可以肯定她不會,也不敢這麼做,因為不僅大陸會反對,美國也會反對,即使她得到多數票,也不代表台灣社會贊成走向台獨。

我認為蔡上台後,對於兩岸交往交流方面,她會把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化,兩岸交流城市交流化,兩岸問題國際問題化。例如,兩岸經貿成為國際貿易,兩岸文化交流成為國際文化交流,而非同一個文化的內部交流,並且加速「去中國化」。這就是蔡英文的和平台獨。在這種情況下,我最擔心的是,有些人對蔡英文和平台獨的危害估計過輕,認為她不公然搞台獨,不推動法理台獨,就可以坐下來談,就可以繼續和平交流,但是,她其實是在為實現台獨做準備,她很可能認為台獨成功不必在我,但在自己任內的四年或八年,一旦國際情勢或大陸情勢有變,她就可以立刻台獨。因此,我們要高度關注,也要設法把蔡英文搞台獨的一切路都堵死。

 

張麟徵:蔡英文會推動「去中國化」

 

蔡英文主觀的想法確實如郭教授所講,但能不能做得成,是另外一回事。蔡英文在「馬習會」後立即說,「馬習會」框限了台灣人民的選擇,其實是她的很多想法在「馬習會」後已經被斷了後路。

「馬習會」是在一個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平台舉行,習近平又在會中講得很清楚,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是「九二共識」,其內涵就是兩岸同屬一中、同屬一國,這等於把兩岸關係的法理給定了位。如蔡英文要把「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化」,國際社會應該不敢接招,所以這方面問題不太大。

至於要把「兩岸問題國際問題化」,也有非常大的難度,例如,兩岸經貿合作就很難國際問題化,因為如果沒有得到大陸的善意回應,蔡英文現在想要推的加入TPP及RCEP,其實都沒有可行性。至於「兩岸交流城市交流化」,台北─上海雙城論壇或許為蔡英文開了一條路,大陸在這方面應該更加謹慎。只要大陸不接招,蔡英文在這方面的計謀就不可能得逞。

郭教授話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蔡英文會推動「去中國化」。我相信,蔡英文的就職演說會盡量繼續閃躲,講維持現狀,但不談維持現狀的基礎。我認為她不敢法理台獨,她沒有那麼笨,陳水扁是前例,但她會在現有的基礎上深化「去中國化」的政策。

「去中國化」經過李扁20年的經營,馬英九七八年的不作為,已深入台灣整個年輕世代,所以蔡英文才會說「台獨是年輕人的天然天分」。這一點比較令人擔心,因為如認同問題不解決,就算兩岸藉由某種形式忽然之間有了不同的發展,就如當年柏林圍牆倒塌一樣,統一之後的路還是會很難走。

在東西德統一前,雖然東德嚮往西德,但由於兩邊經濟發展有很大的落差,東西德統一後經過了一段很艱辛的路途。兩岸之間經濟發展的差距不大,但在認同上有很大的落差,大陸要跟連自己是中國人都不認同的人統一,當然會遭遇相當大的困難。而這個問題大陸又插不上手,完全要靠台灣自身的力量來撥亂反正。國民黨執政時都顯得無心也無力,在野後認同問題只會更嚴重,因為蔡英文會軟土深掘,一直往前走。我認為,這是兩岸關係最大的考驗,也是台灣統派最大的挑戰。

 

郭震遠:兩岸文化應定位為同一文化

 

2008年馬英九上台後說要撥亂反正,脫胎換骨。這個話鄧小平在1978年也曾說過,但他可是大刀闊斧地做,改革的深度之深,廣度之廣都很驚人,可以說改變了當時所有人的觀念,而馬英九似乎只有良好的願望,卻沒有行動。撥亂反正都沒做好,怎麼可能脫胎換骨呢?

2008年以來兩岸文化交流得到迅速發展,但一直停留於自發性、民間性交流,無法機制化,其根本原因在於沒有把兩岸文化交流定位為同一文化內部的交流。兩岸關係如因民進黨上台進入新對抗,兩岸文化交流機制化就更難實現。

兩岸文化差異的出現和保持,是兩岸長期隔絕,而恢復交流時間又過於短促的必然結果。但是,兩岸長期隔絕本身就是人為因素造成的,而在長期隔絕中,人為影響又強化了兩岸社會心態的疏離感,增加了兩岸歷史觀的差別。在1949年到1988年的兩岸對抗時期,兩岸經歷了40年的完全隔絕,而且台灣當局長期推行反共教育,在台灣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反共、恐共社會心態,至今仍有重大影響,形成了兩岸文化重要差異之一。1988年到2008年的20年中,李登輝、陳水扁大力推行台獨路線,大肆宣揚台獨史觀,大搞「去中國化」,導致台灣社會民粹氾濫、台獨氾濫,形成兩岸文化重要差異之二。

對於客觀存在的兩岸文化差異,我們不可視而不見,而應通過持續擴大兩岸文化交流予以有效消除。例如,兩岸的語言文字近年來已有明顯趨同;至於人為製造出的文化差異,特別需要大陸方面更加主動、積極地引導,以期早日「建立兩岸共同史觀」、「建立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使兩岸文化交流發揮配合兩岸人民的目標。

 

問:兩岸領導人都見面了,但台灣當局還是要花鉅款向美國購買軍火,兩岸之間是否至今仍存在著敵對狀態?兩岸需不需要簽署和平協議,正式終止敵對狀態?

 

 

郭震遠:兩岸敵對狀態依然存在

 

我個人以為兩岸現在仍處於敵對狀態。我寫過幾篇文章專門談結束敵對狀態的問題,因為大家對這個問題似乎愈來愈淡漠,甚至以為兩岸一家親了,敵對狀態不存在了。但實際上,從法理上來說,敵對狀態並沒有結束,實際上也仍然沒有結束。我常說別人我不知道,我到台灣很受關注,從入境台灣的第一秒鐘就被盯著,只差沒給我裝一個衛星定位機。所以怎麼能說沒有敵對狀態呢?既然仍有敵對狀態,當然有必要簽署和平協議,終止敵對狀態。

 

張麟徵:要先解決認同問題

 

一旦政權輪替,人們就很容易體會出兩岸之間的敵對狀態尚未結束,所以簽訂和平協議是有必要的。不過,目前看起來,如果不能把民進黨台獨勢力解決掉,簽了也未必有用,因為只要民進黨一上台,他們就會把它作廢,所以也不必白費功夫,最重要的還是解決台灣最根本的認同問題。

 

問:台灣的民調顯示,多數人主觀上不希望統一,但又認為兩岸一定會走向統一,有人稱這種現象為「被統一的焦慮」,兩位怎麼看這個問題?另外,台灣不分藍綠都說兩岸政治體制不同是不願意統一的最大原因,有人因此堅持只有在大陸改變政治體制後,兩岸才能談統一,對此,您們有什麼看法?

 

 

張麟徵:領導人需要有前瞻眼光

 

任何人只要不想統一,就會找各種藉口,我覺得根本不用去甩他們。從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這幾年的發展,就不難看出,西方的民主制度不一定是普世價值,而西方國家又利用民主做了哪些好事。政治體制只是一種形式,執政者有沒有能力治理國家更為重要。

我覺得台灣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一個有前瞻眼光、有魄力、有擔當的領導人。馬英九曾在最好的時機坐上大位,卻沒有交出好的成績單,馬英九之後的朱立倫、王金平、吳敦義,乃至洪秀柱,其實都沒有那麼大的號召力量,能讓藍營所有的人萬眾歸心。基本上來說,台灣就是等待被統一,民眾之所以會有那麼多的焦慮,反映出,大家都知道,除了被統一之外,台灣還有什麼路可以走呢?

蔡英文在綠營裡頭爭取到大多數人的支持,可以說是因緣際會。阿扁敗了之後,沒有人要領導民進黨,她臨危受命,2012年敗選之後,又很積極地在備戰。綠營其實有很多人知道,蔡英文未必是最合適的人選,但現在的勢在她身上,只能順勢而為。另外,綠營的人比較現實,他們認為一旦拿到總統大位,就會有幾千個位子空出來,大家都等著分一杯羹。藍營內部則是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堅持,很難團結一致,整合成功。

 

郭震遠:兩岸問題不是制度之爭

 

台灣想用自己這一套所謂的民主制度去統一大陸,可謂癡人說夢話,當年國民黨掌握了中央政權尚且沒能實現,如今怎麼可能實現呢?這不是政治立場或政黨之爭,而是政治及軍事實力的問題。當然,東歐一些國家,因為歷史、地緣的原因,他們轉變了,但也並非都往好處轉,俄羅斯原來想變,卻完全不可能。

很多人都對國民黨的前途感到悲觀,其實,台灣不是把選舉稱為「選戰」嗎?選戰就是打仗嘛,勝負兵家常事,只要人還在,志氣還在,這一仗輸了沒關係,下次怎麼把它打好,贏回來才是重點。

 

問:兩位認為兩岸統一會採何種方式?統一的條件何時才能成熟?習近平一上台就說,兩岸之間的政治分歧問題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他肯定很想逐步解決政治分歧問題,但如果蔡英文一直不接受兩岸同屬一中,那大陸會怎麼做?

 

 

郭震遠:要把一切走向台獨的路堵死

 

大陸從沒說要用戰爭方式、武力方式統一,而是不排除非和平方式。非和平比戰爭、比武力要廣泛太多了。例如,冷戰和熱戰,核心都是戰,戰就是對抗衝突,冷戰時期美蘇爭霸、衝突矛盾、軍備競賽、核武威脅等等,但畢竟沒打,所以叫冷戰。非和平方式的含意太廣了,除了戰爭以外的所有方式,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方式都算,當然也包括武力。

國際及兩岸的形勢發展都是千變萬化,我不知道未來台灣會出現什麼樣的社會局面。但我相信,大陸在蔡英文上台後,一開始肯定會有一個觀察期,只是時間不會太長,之後就會一步步來。蔡英文認為,只要挾持台灣所謂的民意,就可以迫使大陸就範。大陸絕對重視台灣的民意,也把爭取台灣民心作為對台政策的第一要務,但絕不會屈從於所謂的台獨民意。對大陸來講,解決台灣問題是從1949年以來幾代領導人和大陸民眾的強烈願望,而且隨著大陸實力的增強,大陸怎麼可能屈從於台獨民意?簡單講,我認為大陸對台政策應該把台獨的一切後路堵死,這樣才能置死地於後生。

 

張麟徵:台灣除統一沒有其他路可走

 

我不覺得要用到非和平方式,用經濟、外交的籌碼就夠了。大陸應該不會用武力來解決台灣問題,因為那個後遺症很大,而且,台海問題不需要用武力就可以解決,也就是說,殺雞不必用牛刀。

有些事情的發展會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例如,這兩年的國際政治真是風雲變化,兩年前沒人會想到「一帶一路」,兩年前也不會想到ISIS問題會這麼嚴重,兩年前知道南海有問題,但沒想到南海問題會如此嚴峻。

我覺得習近平是一個難以預測的人,看他這幾年的表現,他在大陸打老虎打得嚇嚇叫,外交上表現得可圈可點,兩岸關係也懂得大開大闔。例如,我們都覺得「馬習會」是黃掉了的事情,可是怎麼會突然幾天前傳出來,然後就會面了,而且釋放那麼多籌碼給台灣,稱馬英九為台灣地區領導人,二人互稱先生,記者會可以放中華民國名牌,誰想到了?我是沒想到。因此,我認為他會有辦法處理台海問題。

我也覺得習近平不會讓,而是會用繩索給你越拉越緊,拉到台灣要窒息的時候,老百姓會起來反抗,台積電現在就出去了呀,所有這些人都到大陸去了,他們會用腳走出去。當台灣經濟越來越衰退的時候,大家就會起來反了,難道肚子空空,還要繼續支持蔡英文、支持獨立嗎?當然是生活優先。所以,統一是必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