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藍營不必比賽吃「芒果乾」|林明正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最近媒體上出現一個新名詞「芒果乾」。這個所謂「亡國感」的想像,起源於習近平在今年初《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的講話,台灣許多民眾開始感受到了統一的真實壓力,「芒果乾」因此應運而生。

 

藍營無力招架

台灣民眾對於「亡國感」的想像,給了民進黨操作選舉的好武器,因此拼命操弄兩岸議題,各類「護主權」的口號喊得震天價響。藍營則一貫的在面對統獨議題上進退失據,為了顯示自己是如何的「愛台灣」,藍營候選人也跟著飆「護主權」。郭台銘說「我當總統一國兩制絕不會在台灣發生」,韓國瑜說「台灣不會出現一國兩制,除非over my dead body」。只是要比吃「芒果乾」,藍營再怎麼演也演不過綠營,韓國瑜的民調始終低迷,蔡英文則成功使去年因經濟困境而渙散的綠營重新凝聚。

藍營的表現始終讓人覺得莫名其妙,大陸對兩岸統一的希望,難道不是藍營的共同願望嗎?獨派之所以會有「亡國感」,是因為他們苦心經營台獨有成,哪想到大陸崛起如此迅速,已「實質台獨」的果實成了泡影,因此才絕望焦慮。莫非藍營也是台灣國的國民?否則何需跟著搶吃「芒果乾」?

我曾以「畫皮」形容過今天的台灣,中華民國表面上的圖騰形象還在,但內裡本質早已是台灣國。藍營那些要「捍衛中華民國」者,捍衛的是台獨的事實,愛國之心為二鬼子所用,結果幫助獨派鞏固島內「抗中拒統」的意志,壯大了獨派的隊伍而不自知。藍營在國家認同的自我錯亂,導致選戰上,從戰略到戰術一連串的錯誤。

早已亡國人民為何無感?

我之前就說過,不要輕忽賴清德與館長的「神魔對談」,從那一刻起,「捍衛中華民國」的正當性就被獨派拿走了。蔡英文在最近的談話中,多次使用「中華民國台灣」,這個名詞台灣大多數老百姓,包括許多藍營群眾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在多數群眾的認知裡,中華民國早就不是「1912年的中華民國」了。

日前受邀到台中一中與青年學子對談,過程中我問他們是否有看過「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這一段文字。結果在座的學生居然完全不知道這是誰說的。這就在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總理遺教」裡,但對現在的年輕人而言竟是天方夜譚,至於《三民主義》、《建國方略》,他們更是聞所未聞。憲法第一條寫著,「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而國民對《三民主義》連聽都沒聽過,這個國家不是亡國,又是什麼?

中華民國早已名存實亡,是許多藍營不願面對的真相。自李登輝開始,去中國化即包含了去中華民國化,廢考三民主義,就是去除中華民國的建國精神,當新一代的學生對「國父」是誰如此陌生,對立國精神說不出個所以然,只會挾洋自重,開口閉口西方的「自由民主」、「普世價值」,當中華民國是台灣、台灣是中華民國時,去中華民國也就完成了,所以「中華民國台灣」藍綠都可接受,一點違和感都沒有。

在這過程當中,藍營許多人為虎作倀、助紂為虐,更多人自掃門前雪、明哲保身,誠如連勝文最近公開承認的,藍營選民「聲音很大,可是颳風下雨,大太陽你又不上街頭」,說穿了「滅中華民國者,藍營也」,藍營輸得一點都不冤枉。

民族復興的希望在大陸

對比台灣,大陸國慶日上,我們可以看到「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巨幅畫像,在天安門廣場上見證著中國的崛起,遊行花車隊列裡,矗立著五代領導人的畫像。台灣許多人看到巨大標語上寫著,「堅持毛澤東思想」、「堅持鄧小平理論」,會覺得很不習慣。但這正是大陸的立國精神,也唯有堅持立國精神,高舉建國先賢先烈們給人民認識,人民才會對國家有認同、有向心力,國家才能團結強大。

台灣今天的情況與日據時代沒有兩樣,抗日先賢當年為何會有「要救台灣,先救祖國」的思維,就是因為要靠島內弱小的統派,找回中華民國的中心思想,找回中國人認同,是緣木求魚、不切實際的。與其天天跟綠營比賽不會贏的吃「芒果乾」遊戲,不如面對現實,誠如統促黨總裁張安樂所言,「1912的中華民國」不會回來了,它已完成階段性任務,與北洋政府一樣一去不復返。所幸今天的大陸也已不是1895的大陸,民族復興的希望,得靠大陸繼續努力完成。 

 

(作者係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