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生於清同治三年農曆11月28日,西元1864年12月26日,比孫中山先生1866年11月12日早兩年,出生在苗栗縣銅鑼鄉竹森村,祖籍廣東省嘉應府鎮平縣(今梅州市蕉嶺縣)。
丘逢甲才情早發,幼年即留有詩作,虛歲14歲(足12歲)就入了學,中秀才。青少年時作的竹枝詞80首,現今留下的只剩40首,仍可看出他對台灣歷史、地理、人文、習俗的深入瞭解。
第一首就是敘說唐山過台灣的淵源:「唐山流寓話巢痕,潮惠漳泉齒最繁;二百年來蕃衍後,寄生小草已生根。」
十多歲的少年已在竹枝詞中點出台灣人多由潮、惠、漳、泉等州來,由明鄭而清,愈來愈多人在台灣紮根落戶、開枝散葉了。
此外竹枝詞其他首,對台灣的風土、人情、民俗、文化全涵蓋,未弱冠的人即有全面的觀察;博厚的器宇;深豐的學養是歷來少有的。
丘逢甲1887年23歲中舉,次年取進士,被光緒帝欽點工部虞衡司主事,他卻不屑為京官,很快地回到台灣主持三座書院,以教育台灣後來者為職志。他甚至責成小他九歲的三弟丘樹甲作全台採訪,寫了《台灣通志》。丘樹甲未滿13歲即中了秀才,備受重視,尤其長於經濟貿易。
1892年光緒壬辰年(18年)整年,丘逢甲寫了不少詩,彙集一起,計249首,再補上前五年他進北京趕考見聞,整整282首詩,無論報導、敘事、記情、感懷、思考,無酬酢虛空之作,充滿對這塊土地、桑梓的愛和關注。尤其是〈老番行〉滿滿是對原住民的同理心,〈大甲溪〉、〈濁水溪〉更是空前絕後的報導文學史詩,而其中顯露對萬物的種種情愫,更是卓越而特殊。
但因為他20多歲就主持重要書院,引來許多嫉妒。而更不幸的是1894年他30歲那一年,甲午戰爭爆發,次年1895年乙未馬關割台,丘逢甲與兄長號召族人、鄉親、學生成立義軍抗日,並於1896年寫下〈春愁〉:「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義軍從北、桃、竹、苗、中,全都是客家人,三角湧、龍潭、南崁、北埔一路死戰。許多人犧牲了,日軍對激烈抵抗者,一致以「土匪」稱之,台灣警察沿革誌(日本台灣總督府廳記錄)就將丘逢甲稱為土匪頭子。對「土匪」一律以屠殺、焚莊、清鄉方式處理之。
反而是那些與之妥協者可以安居下來,對配合日軍的地痞、宵小反而予以各種恩澤,如予以名位、專利權,將從抗拒者沒收來的田園山產分與之。
丘先甲、丘逢甲於葫蘆墩、東勢最後地點抵抗日軍,無兵器、無糧餉之下,36名義軍決心返大陸祖居地鎮平,妻子兒女,諸弟妹們留在柏莊,但是,先是地痞來搶劫,接著日軍來焚莊。丘樹甲帶嫂子、妻子、侄兒離開,家裡仍存些文物寄好友。但邱先甲立即化名邱德來返台,仍被日人所執,出獄後,千餘甲山園田產盡被沒收。
日據下邱先甲仍設漢文學堂,讓日據後才出生的兒女讀漢文。而回廣東的丘樹甲,20幾歲就早逝,丘逢甲則先後在潮汕主持書院,設嶺東同文學堂及開創報紙,在閩西上杭設傳習所,一切作為皆為培育下一代,為國儲備人才。
最可貴的是,無論多窘迫,遇到最悲慘的:兄弟分離,胞弟、親子死亡,或生活困頓,他仍然筆耕不輟,留下數千首詩。而他的詩一本初衷,就是關懷土地、歷史、時事、人文風情以及國家的未來。
丘逢甲培植了許多革命黨員、黃花岡烈士、開國元老,1913年到台灣抗日犧牲的羅福星先烈就是他的門生。
孫中山革命成功,丘逢甲到南京為之籌經費,使他能當選臨時大總統。可惜家國之大悲,早已使丘逢甲的健康惡化,民國一成立,他竟病逝。1912年2月,實際上他不滿48歲。
他的三兒子丘念台(前二子皆早逝)秉承父親遺志,常寄書給在台灣的小堂弟妹,不只民國新教科書,國文、地理、歷史,甚至版刻唐詩,四書,京劇譜、尺牘,以及民國初年的注音符號等這些書。他從沒有想到連他的堂弟媳婦,姪女、姪兒們都受惠。
我個人仍然保留一些念台伯於民初寄給父親的書籍,一部分捐給了盧溝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作珍藏,我仍留存了一些,尤其是母親署名讀過的舊書。
這些約有百年歷史的書,封面上有些加上一行字「鎮平丘琮寄」。丘琮就是丘念台,也就是逢甲叔公的兒子。那些書代表了一個傳承,文化的、血源的,一切一切。
在逢甲公150周歲,我們把失佚多年,30年多重現的〈柏莊詩草〉從歷史博物館借出來,原跡重現,附加打字版。一併把先甲公手寫的藥帖印製出來,加上一些念台伯的相關史料遺墨皆重現。我們已盡最大的能力,希望以後能更周全。
(作者係作家、丘逢甲姪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