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國民黨的前途怎麼走?|朱駿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國民黨九合一慘敗,傷得不輕,弄得不好,有可能淪為虛胖大塊頭的小黨。自古迄今,無論專制或民主,一個王朝或政黨最後的憑藉都在群眾的支持,眾在權在,眾去權落。是故,國民黨今天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找回群眾。

國民黨敗選主因不外乎兩個方面。「捧權貴、親財團、遠小民」的路線,令人懷疑國民黨政治人物的清廉度。同時,對關係到台灣生計最密切的兩岸關係,國民黨採取「不統不獨不武」,這種充滿投機性質、兩面討好的作法,最後只能依靠現實的財團與派系,而放棄了國民黨寶貴的歷史資產。連祖宗都能背棄,還有什麼蠢事做不出來?

常言道:「往者已矣,來者可追。」但它有個重要的前提,就是要「痛定思痛」。而人者,心之器也,要痛定思痛,必須從人心開始下大功夫,誰的人心呢?當然是國民黨自身的心,這又不得不以黨內掌權高官與政治人物的心為首要治標的對象。從改革高層之心出發,國民黨應要有層次地先做幾件事:

一是慎選價值理念、建立論述。處今日之大勢,對台灣最重要的價值理念有幾項:在兩岸中為台灣獲取「真正的」實質利益、民主、公正、均富、反腐、政府優良治理的責任。每項價值理念都可以展開很多實質的內涵。無論價值理念如何吸引人,如果無法身體力行地持續實踐,必會被感覺受騙上當的民眾加倍奉還地報復。

二是人世間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在教育普及的時代,能力不足者稍加訓練即可迅速提升其能力,惟德行非一朝一夕可快速養成的,而德行的號召力勁道強韌,哪怕具有虛假性,都很能迷惑群眾,1990年代初期的新黨、2000年興票案前的宋楚瑜、2000年的陳水扁、2008年的馬英九、2014的柯文哲即是顯例。

國民黨要「選」、「用」、「育」好且對的人,並對其施以訓練,強化素質,所憑藉的訓練素材就是黨的論述與實踐。遇事要有人才可選可用,平時就要培養人才,這也會提高黨的整體競爭力。在選舉中,人選好且對,既省錢又省力,勝率又高。反之,則否。振衰起敝,年輕的力量不可少,但也不該排除年長才德兼備者。

三是要攘外以帶動安內,而不是以安內驅動攘外。要以是非競爭求「真團結」,而不是泯滅是非求「假人和」。能攘外者易令內部服氣,有利於問題的解決。反之,未有戰功卻一味地安內,常常會為求表面人和或團結的假象,失去調動人心的是非公義,力道必然不足,且會留下後遺症。有是非的黨內競爭,可以帶動新陳代謝的良性循環,無是非則良性競爭之路阻滯,必然會逐步產生無人敢碰的沉積弊,也總有爆發的一天,一旦爆發,便無救藥。2000年與2014年皆是如此。

民主政治的本質是各方競爭求取掌權執政機會的制度,國民黨內公開競爭是必要的一步,而且務必以此方式「斬絕因黨內落敗便勾結外人的作法」。斬斷這種勾結外黨人士在黨內興風作浪之路,才會真正地團結。只要這種人還在黨內位居要職,國民黨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團結。

四是拋棄黨產,與歷史的不公不義徹底切割,令對手永不再有攻擊的話柄。同時,盡快與民進黨通過合理的《政黨法》,此法應照顧到小黨的生存空間與利益,博取多數的認同與支持。國民黨以後應靠國家的預算與私人捐輸的收入做為黨的運作基金,改變黨的體質、競爭方式與競爭力。還應以中小企業與私人為主要募捐對象,並清楚向捐款企業或個人表達,希望是因認同黨的理念與作為,寄望國民黨能有益於國家社會而捐款,而非有所圖謀與交換而捐,卸除黨的負擔,是黨未來廉能執政的良好起步點。

五是要直接與群眾對話,而不是透過派系與樁腳,才能正確理解民心,反映民意,「從群眾中來」才能起到作用與發揮有利效果。「到群眾中去」必須是去傳播黨的價值理念與具體政策,做好根據事實基本面的論述,才能真正發揮教育群眾的效果。做群眾工作的人不可心存僥倖、投機行險,要有駐地扎根,與群眾生活在一起的精神。黨中央對這種人不能放任自生自滅,應給予定期的補給,否則沒有人有勇氣做下去。黨中央亦應常有人到地方與群眾交流,才能接上地氣,擬定出的政策才能滿足人民的需求。

朱立倫被稱為「十年來最弱勢的黨主席」,他則以「我可以最弱,但國民黨要最強」作為回應。可以確定的一點,沒有夠格的領導人,國民黨永遠不可能最強,靠嘴皮子是翻轉不了局勢的。永遠要記得「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作者係政大國發所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