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中共建政70年與中國崛起|姜新立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今年10月對兩岸都具有特別的政治意義。對台灣來說,國民政府退守台灣屆滿70年,是否續守海角一隅,老死孤島,或是在民族主義/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前提下共議統一、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待執政者的政治智慧與台灣人民的抉擇。

 

對大陸來說,這70年是新中國由「站」起來到「富」起來,再由「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過程。這個過程是艱辛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未來也是可期待的。

建政前經28年艱辛發展

中共建政前經過28(1921-1949)的艱辛發展。28年的國共鬥爭是國共兩黨生死存亡的鬥爭。一個由當初只有59位黨員、13位代表在共產國際指導下成立的中共,經過28年,在國民黨的全力壓制、削弱、圍剿、擊潰、消滅的態勢下,最後在毛澤東的領導下,經過三大戰役,打敗蔣介石與國民黨,並迫使國民政府撤離大陸/退守台灣,這就不是簡單三個字「土八路」所能解釋。「共產黨是特殊材料造成的」絕不是一句空話。

建政後的曲折道路

新中國的發展目標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但所選擇和所走過的道路是曲折的。最初採取俄國道路,以史達林摸式(無產階級專政+工業化)建設社會主義。建國初期,曾經奠定社會主義現代化下的重工業發展基礎,然而,毛澤東為加快社會主義建設,早日實現共產主義,1960年代開始調整並脫離史達林模式,改採毛澤東模式(人民民主專政+自力更生)。

毛先用「三大改造」改變社會所有制,接著以「三面紅旗」(社會主義總路線、人民公社、大躍進)為途徑,以政治浪漫主義手法,將「社會主義中國」強勢過渡成「共產主義中國」,結果是「超英趕美」不成,反而出現「逆退發展」,這件事情後來中共在黨的13大上指出,這是「不經過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就可以越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空想論」。

建國初期,新中國由積極發展跌入逆退發展,此讓毛澤東在國家治理上退居政治第二線,劉少奇、鄧小平們接下新中國發展的重擔。然而,毛的政治浪漫主義繼續發作,居然發動文化大革命,反對修正主義,用紅衛兵打倒黨內當權的最大「走資派」劉少奇、鄧小平們。

文化大革命一革就是10年,整整一代的黨內/黨外人才與菁英損失殆盡,中國傳統文化也因「破四舊」而出現斷裂現象,這對新中國的未來發展造成巨大傷害,產生嚴重影響。中共在〈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總結文革經驗:「實踐證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或社會進步」。但決議也同時指出,毛雖然在文革中犯了「嚴重錯誤」,但「他對中國革命的功績遠遠大於他的過失」,「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中共對毛這位開國者的評價是合理的,說明這個黨有反省能力,肯總結經驗。

「發展是硬道理」,但事物的發展是辯證式的,由肯定到否定,由否定再到新的肯定(否定的否定)。新中國的發展道路也是這樣,沒有否定性/災難性的文化大革命,便不會有肯定性/建設性的改革開放。

197811屆三中全會,中共把一艘駛進風暴汪洋中的左傾「中國」號巨輪向右傾扭轉180度,讓它脫離暴風狂浪,駛入風平浪靜的新航道上。中共把進推共產主義社會的中國退拉回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將毛澤東思想回返至馬克思主義,取消革命委員會、人民公社、生產大隊,恢復省市縣區人民政府,將「割除資本主義尾巴」、「一大二公」、「隊級所有」改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包產到戶、多種經濟成分共存,中共稱這叫「撥亂反正」,可見新中國的發展道路是曲折的。

改革開放是偉大歷史轉變

據中共自己稱,在經濟上,「三面紅旗」使新中國的發展走到「一窮二白」的地步;在政治上,文化大革命讓新中國幾乎「亡黨、亡國、亡頭」。鄧小平復出後,除了撥亂反正,他更提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首先在於發展社會生產力。可見如何讓新中國由貧而富,是鄧小平社會主義思想首先考慮到的課題,也因為如此,鄧提出改革開放,作為中國社會發展與轉型大戰略,將新中國推入「偉大的歷史轉變」。

必須注意的是,中共把改革開放視為一場革命,並公開指出它是繼1949年人民民主革命之後的「第二次革命」,也就是說,改革開放是新中國國家、社會乃至歷史發展的大邏輯。

改革開放將共產主義中國轉型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或筆者在《大轉變》書中所稱的「後社會主義中國」。這種革命性的轉變/轉型,在全世界的共產/社會主義國家中是第一個成功的案例,而且現在還在「全方位轉變」中。既然中國大陸已經不是「共產主義中國」,西方世界仍以冷戰思維對待/遏制中國,如不是霸權作祟,便是無的放矢,而台灣現在還在反共/仇共/去中,同樣是無的放矢,根本不知今日中國大陸已經脫胎換骨。

「偉大的歷史轉變」根本的意義在於,中國大陸已經不以「階級鬥爭為綱」,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全力實現四個現代化,抓住不容錯過的歷史性戰略機遇,讓原來自力更生、封閉鎖國、逆退發展的共產中國,透過改革開放轉型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國家。大陸因經濟高速發展,讓中國由貧而富,在面對全球化、現代化、與世界接軌的新時代形勢下,當代中國發展成為能重塑世界秩序的強國。

如果說前蘇聯社會主義走的是一條死路,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的是一條活路。改革開放不但讓中國大陸從一個一元的、封閉性的共產社會向二元的、開放型的社會主義社會做轉型,更讓中國道路/中國模式成為發展中國家/地區為求發展而尋求思考/選擇的途徑。

中國崛起並由富而強

成功的改革開放,讓40年後的中國大陸由一窮二白,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大蕭條後,全球所有增長的40%集中在中國,這使得中國綜合國力已經上升到足以挑戰美國的地步,此顯示中國經過改革開放已確然崛起。

在面對全球化與世界接軌的邏輯下,中國自然走入世界舞台的中心場域,但中國不稱霸,它一面為世界提出國際秩序的新構想,一面願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共同進行全球治理,打造和諧世界。

中共19大後,中國由富而強,它以「負責任的大國」姿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促進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及建構國際新秩序而努力。中國的和平崛起,居然讓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國恐懼,終於拋出「中國威脅論」以遏制中國,最近一年來的美中貿易大戰,更是制中大戰略下的實踐。

中國崛起vs.美國制中/抗中,「修昔底德陷阱」出現,其實是美國霸權主導下的「一超多極」世界體系,因中國崛起而被顛覆。中國崛起不但提供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新的途徑與道路選擇,而且宣告以西方帝國主義為核心的世界體系已告破產,希望美國正視中國崛起,自我解開「修昔底德陷阱」,力求避免「終須一戰」。

中華民族終將偉大復興

201694日習近平在杭州G20高峰會上,向全世界宣布「今天中國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說明中共及中國人民經過逾半個世紀的努力才使得中國崛起。中國現在一如東方巨龍飛龍在天,在世界體系中,中國已由被役使者變為主導者,由舊體系的依附者化為新秩序的建構者,這對於150年來受盡西方列強凌辱的中國人民來說,當然感到無比的欣慰與自豪。

兩年前習近平在中共19大上指出,未來國家發展總目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分為兩大階段實踐:2020-2035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35-2050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回顧這70年新中國的發展,在「中國崛起」的實然邏輯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然出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也必然實踐,湯恩比所說的「21世紀是中國人世紀」將化為現實。


(作者係中山大學、佛光大學名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