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紅藍綠世紀大對話─兩岸應共用史料、同寫史書|陳建仲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在第三度「連習會」上引述中國大陸的抗戰史觀,遭到藍綠陣營破天荒地連成一氣追打。這種現象反射出兩岸對於抗日戰爭史觀有巨大差異。

70年了,兩岸所有政治歧見正是源自中國近代史;不但造成台海分隔分治,甚至因台灣割讓日本,使兩岸在看待清末日據時的治理、抗日戰爭的史實,乃至戰後中日和約的詮釋等,都有截然不同的解讀,也造成今日紅、藍、綠對如何解決台灣問題,有基本認知和政策上的差異。

中共史觀頭一遭被連戰說出,連戰當然會挨批,但他在「連習會」上回應習近平主張的兩岸應「共用史料、同寫史書」,卻值得台灣不分黨派冷靜思考。

 

近代史造成兩岸心結難解

 

簡言之,中共主張「兩岸同屬一中」,而國民黨則堅持中華民國才是正統,暫時以台澎金馬為領土,而且主權獨立,只是治權不及中國大陸。泛綠認為,台灣主權地位未定,日本敗戰和約放棄台灣主權,但並未言明歸還中國;台灣依憲政體制改革,已是台灣第二共和,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紅藍綠爭執的兩岸統一、維持現狀、或獨台或獨立,都是因為對台灣在二戰後的地位史實,有不同的解讀所造成的。

由於清末的積弱、甲午戰爭後,台灣不幸被割讓給日本,更因二戰和國共內戰的交相打擊,造成台灣民眾對歷史,乃至國家、民族認同,出現不同世代,不同地域的內部分歧。更因國府遷台初期的不當作為,二二八事件嚴重造成本省籍民眾和隨國府遷台的外省籍軍民,彼此心理的不信任和陰影。接著國府史上最長的戒嚴,造成台灣在政治反抗運動中,自然形成對「大中國體制」的反感乃至全盤否定。國民黨在蔣經國時代努力推動民主改革,但同時也逐步革掉國府「法統」的正當性,以及賴以支撐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論述。

台灣自從1990年代一連串修憲、總統民選和政黨再輪替,政權走向本主化後,對過去由國府戒嚴時期所擬定的教科書乃至近代史觀,形成本土派觀點重新詮釋的浪潮。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或改名或停招,新興的台灣史、台灣文學等學科,給台灣青年另一類不同的歷史視角。當年隨國府來台的老兵們,也隨著荒廢的眷村走入歷史,一部攸關兩岸人民歷史記憶和情感的抗戰史,如果兩岸當局現在不積極合作、共修歷史,未來兩邊史觀的差距恐怕會越走越遠,形成政治意識上更難跨越的鴻溝。

 

台灣人抗日前仆後繼

 

其中,尤以李登輝等深綠團體所抱持的親日史觀,最具爭議性;深綠陣營歌頌第四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是「台灣現代化」的催生者,故意忽略他們為方便高壓統治,大量屠殺鎮壓反抗台民的事實。

在明治期間,日本在台灣估計屠殺了10餘萬漢人移民。大正時代還爆發西來庵大屠殺,日方為剿殺抗日志士余清芳,日軍警以詭計誘殺,將台南吧哖(玉井)附近的後厝20多處村落居民18,000餘人,不分老幼全部殺戮。深綠為美化日本殖民史,甚至說台灣人不抗日,這是完全違背史實,且刻意製造台灣青年世代錯誤的史觀。

 

抗戰8年還是14年?

 

大陸依據東京大審以1928年皇姑屯事件日軍炸死張作霖,作為日本侵華行動的發起點,主張在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發後,對日戰爭已經開始,是紅軍率先抗日,但國民政府不抵抗,直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才開始8年抗戰;因而變成大陸版的14年抗戰,對上國府版的8年抗戰。

國民黨批評共產黨是利用抗日壯大自己,最常引述的是毛澤東1937年8月在「洛川講話」言:「為了發展壯大我黨的武裝力量,在戰後奪取全國政權。我們黨必須嚴格遵循的總方針是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發展。任何人、任何組織都不得違背這個總體方針」。

大陸方面則依據日方說法,指1931年國民政府密使許世英赴日本談判轉述蔣中正的口信:如果日本能擔保中國本土18個行省的完整,則國民政府可同意與日本談和,或可在不損我國尊嚴的前提下讓出東北,譴責蔣介石在九一八事件爆發當時採取「不抵抗政策」。再以1933年3月的《塘沽協定》,指責國民政府默認日本對東北、熱河的占領,同時劃綏東、察北、冀東為日軍自由出入區,為日軍進一步侵占華北敞開大門,據以強調在敵後區的抗日游擊戰工作,都是紅軍所領導,不接受蔣委員長「以空間換取時間」大戰略的說法。

大陸史學家也不承認第14航空隊是所謂的志願隊,而美國設在中國的空軍基地是美國太平洋戰場發展攻勢態勢的戰略預備軍,執行的是美國的作戰任務,卻被宣傳成是美國支援中國,完全顛覆台灣民眾對「飛虎隊」的既定印象。

 

青年學子抗日可歌可泣

 

然而,不論紅藍綠對抗戰史觀存在多大的認知差距,在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抗日歷時最長、犧牲最大,軍民傷亡3,500萬人,占世界傷亡總數的四成以上,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巨大貢獻,卻一直被西方國家所漠視,被日本所輕蔑。美、日及英、法等G7國家元首不願出席北京的大閱兵觀禮,再次刺激了中國大陸敏感的民族主義情緒,無疑更強化中共的領導地位,而不是削弱。

在對日抗戰中,中國青年學生紛紛投入抗日救國。中共1933年10月在瑞金沙洲壩大窩村成立中國工農紅軍大學開始,到1946年逐步擴編為西北抗日紅軍大學,對外公開招生;吸收了不少熱血青年千里投奔。

1944年秋,抗戰進入第7年時,國民政府蔣主席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口號,號召大後方的青年學生從軍救國,從軍的青年高達12萬餘人,大部分從軍青年均為國民黨黨員,其中各級黨部幹部有2,600餘人。這合為三個軍的青年遠征軍,浴血奮戰大江南北。這些抗日歷史對兩岸青年都是最豐富的歷史教育,也是不容遺忘的民族傷痕。

台灣後戒嚴時期年輕世代對二戰歷史的認知,和對岸有著截然不同的視角。國民黨戒嚴時期的歷史論述,逐漸因國府遷台、老兵凋零和外省第二代融入台灣社會,形成認知的落差。國民黨為回應本土化,反而一直無法釐清國共內戰時期遺留的歷史糾葛,黨的定位和所謂本土化路線始終自我矛盾,無力承繼過去追求國家統一的路線,又無法處理兩岸關於主權的爭執,造成在關於台灣前途的論述戰場上,泛藍被泛綠壓過,並且流失對青年世代認知的影響力。大陸當局應重視青年在抗戰寫下光輝莊嚴的一頁,積極促進兩岸青年對抗戰史觀的交流。

 

綠營應贊成兩岸共修史實

 

泛綠總是批評兩岸談判機制和基調是由國共協商決定,但如果民進黨不接受「九二共識」,恐將付出難以估量的代價。「九二共識」背後正牽連到兩岸對台灣在二戰後定位認知的根本差異,兩岸若能經由關於二戰史實的還原、論辯和修正,進行關於主權論述的對話,這對展現台灣主體、緩和彼此因歷史認知差異所形成的政治敵意,具有相當正面的效應。

如果民進黨明年重返執政,面對「九二共識」可能難以突破的僵局,兩岸共修歷史可以打開另一扇藍、綠、紅對話的窗口;民進黨必須承擔起處理二戰遺留歷史糾葛的責任,而不是另立新史觀來和藍、紅對立。共修歷史,有助於綠、藍對話,形塑出真正的台灣共識,如此才有機會把兩岸關係推向「後國共時代」的新局。習近平提出兩岸「共用史料、同寫史書」,旨在向前看,兩岸形成生命共同體,共創中華復興的中國夢。

兩岸推動共用史實、共寫抗戰史,可由民間和官方雙軌進行,充分尊重史實,還原真相,不但有助兩岸跨越國共內戰的束縛,也有助兩岸拉近因史觀和感受差異造成的不信任和他群感。不論明年台灣是否再度政黨輪替,兩岸共寫抗戰史,都將是兩岸當局展開合作的新領域。

 

(作者係陸委會諮詢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