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走過風華的八斗子煤炭|張健豐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八斗子因山麓直逼海岸,造就了海濱一帶壯麗絕妙的地形景觀;內陸山區更因蘊煤豐富,曾是風光一時的重要產煤要地。如今,卻只能從當地的文史工作者得知其風華,值得當局反思。

 

  位於台灣東北部的基隆山,山勢高聳獨立。在清代因山形看似雞籠,而被稱作「雞籠山」。它對航行於東海的船隻是重要指標。而基隆的八斗子是突出於東海的岬角,因其內陸山區蘊煤豐富,引起來往東海及太平洋世界各國船艦的覬覦。八斗子原為獨立的小島,以一條狹長的海溝與台灣本島相隔。因和新北淡水的滬尾口,皆位於緯度25度,故附近的漁產資源十分豐富。據說乾隆時期(1735-1795)渡海來台的杜姓兄弟以36圓向平埔族人購買八斗子島;其後又吸引更多同鄉人遷居來此,移民增加,逐漸形成幾個漁村聚落。

一直到今天,「杜」姓仍是八斗子的大姓。現代化的漁港和素樸的漁村風貌是八斗子最大的特色,但是,已經從歷史舞台退落的八斗子煤礦風華,如今卻只能從當地的文史工作者得知。筆者有幸在在八斗子漁村文物館的人員陪同下,造訪所謂「清國井」的遺址。

有立「清國井」的遺址碑位於調和街236號屋後,由維德醫院旁的巷子進入,在民宅的後方有一處以水泥封口的圓井,旁邊所設遺址碑文字為:

〈清代官礦通風井遺址〉清光緒元年(1875)為加強海防在福建建設船廠並練軍。船廠用煤決定由雞籠供應。時官礦由英國礦師代雇工匠並採購機器,開鑿直井。其主井於光緒二年八月開坑;翌年三月著炭,經過砌壁裝上捲揚機年底完成。本井係其通風副井,於四年初完成;並在坑底裝蒸汽動排風機以供坑內空氣流動,井徑2.56公尺、深26.82公尺。

此通風副井即風坑。功能是造成對流,使主井可以有足夠的空氣流入井裡。筆者回住所翻閱國立編譯館版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和相關資料後,發現「清國井」在清代自強運動及抵禦列強的過程中曾扮演重要地位。

 

在自強運動中崛起

 

1866年,左宗棠於福建福州籌設專造輪船的船政局,由沈葆楨主持。當時中國的煤都在深山裡,運輸困難,而台灣煤產皆在基隆一帶。八斗子因離海很近,可以很快運到海邊上船載到福州船政局,而獲得青睞。當時一位英國旅行家布里基(Cyprian A. G. Bridge)曾到八斗子附近勘查煤礦的情形:「開採礦坑的方式非常原始。使用這種原始方法,倒也可以挖出可觀的數量運到市場。相信至少每年有一萬噸。基隆煤礦最大的買主,是福州附近的中國海軍船械製造局」。

1870年煤禁開放,民間可私採。當時勘得基隆海港東邊的深澳坑、深澳堵、八斗仔、土地公坑、竹篙厝、偏坑、田寮港、后山、石硬港、暖暖、四腳亭、大水窟等處「皆屬旁山,無礙正脈,離民居遠,於田園廬墓亦無妨礙,計得92洞.閉歇者23洞,煤已竭,無可開,地歸山主現開者48洞」;並限定開採範圍及資格:「煤戶應本籍人,身家廬墓在此;聯結保充,填給執照.其曾在洋行管事服役者,斥之.雇工亦只准淡轄,距洞58里內人.每洞不得過20名,煤戶具結保之」。據當地長者表示,清國井遺址所在的毛蟹坑,附近有一間歷史悠久的土地公廟,筆者推斷其應為上述的土地公坑。

1875年日本侵台的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奏准在基隆煤礦試行機器採礦。聘請英國技師翟薩(David Tyzack)來台探勘並擬定採掘計畫,以西法採煤。1876年於八斗子官礦開鑿台灣第一口機械直井。和後來日本人慣用斜坑的方式不同,該井為圓形型坑(豎坑)。井深89.92公尺,直徑3.81公尺,護壁以石塊砌圈,供運輸及入風之用,直井深至82.26公尺處通到煤層,煤厚1.56公尺,依照從英國輸入的機械設備,一天有數百噸的出炭能力,每日產量可達30-40噸,數量豐富,煤質良好。

另外,在八斗仔灣與礦場間,敷設輕便鐵路搬運至八斗子灣,卸於近海煤埕,再僱小工由煤埕挑至海口駁船,載運至雞籠碼頭,再卸入煤棧儲存。那時北台灣的外國人都知道八斗子是煤港(Coal Harbor),是為官營西式煤廠之始,當局以葉文瀾為礦務督辦,在雞籠組設礦務局(後改為煤務局),掌理煤務開辦事宜,創立台灣煤礦業史上一大異彩和新氣象。因官煤、民煤並出,1881年台灣煤礦輸出達最高峰,計5萬餘噸。

今日,在調和街市場旁邊的萬安宮左側高聳山壁上有一石刻:「海國容才」,下款署名為福州(船政局)的許廷瑞。有人認為這是提醒往來於台灣第一口官煤的官員、煤工或行旅之人,「海國」是可以(或必須)「容才」的。有人則引用魏源於1843年編的「海國圖志」,引申「海國容才」是紀念世界各國有許多人才來到八斗子,為大清設計出第一座機械採礦的官煤。

 

中法戰爭的打擊

 

早在19世紀初,基隆的煤田即為各國垂涎。道光年間(1820-1850)美國屢屢調查,當時美國士官羨慕之餘,主張占領此台灣的一部分。法國在光緒年間(1875-1885)也有占領此地的意圖。當1884年中法戰爭在越南點燃戰火時,基隆附近出產的煤礦被視為法國艦隊航行的動力來源,法軍的目標就以攻下基隆為占領台灣的灘頭堡。當其正式砲轟基隆港的兩個月前,法國巡洋艦 Volla入港,強迫守軍供給煤炭,守軍不讓法軍進入,該艦指揮官以購煤不成與清兵污辱為藉口,揚言不惜動武。基隆守軍屈服,以煤炭交由英國洋行轉賣該艦,砲台兵員也登法艦道歉。

但在該年10月初,法軍終究占領了基隆。劉銘傳命「徙機器,毀其廬,免資敵寇。」於是,約15,000噸的煤被澆以石油燒毀。隔年在天津開和平會議,法國代表提議擁有基隆的炭礦,中國代表嚴詞拒絕,讓法國野心未能得逞。

 

劉銘傳新政的復興

 

劉銘傳將台灣從福建獨立為一省後。力圖恢復基隆煤礦,1887年改採官商合辦,成立煤務局。於是,「基隆官礦」在鐵路總辦張士瑜的主持下,「三個煤井計每日所出百餘噸,井邊以迄海口之十三橋(原毀於中法戰爭期間),亦均陸續造就。」不但恢復了前福建巡撫丁日昌於1877年所建造礦場至海灘的鐵路(約兩公里長),也改善原「馬拉火車」的運輸,引進了一輛德國Hohenzollern廠製造,序號447的迷你小火車。此外,配合新竹到基隆的鐵路通車,運輸煤礦到台北的機器局作動力來源,點亮了華燈初上時,台北城內的街道。

到了1891年因官方無力投資開採新井,八斗仔炭礦面臨衰竭,煤務局遂廢止。又恢復以民煤為主的形態,官煤漸少。1891年邵友濂繼任台灣巡撫,將八斗子官營煤礦予以封閉。民煤的五煤行,以板橋林家的林榮欽居首,很早就在石硬港開礦。據林榮欽孫女林月淑女士回憶「我阿公很早就來基隆發展了,後來在三坑仔挖土炭(煤炭),找到豐富礦脈,幾乎挖不完,就成為大富豪」。

 

乙未戰爭的洗禮

 

在1888年日本陸軍步兵小澤德平中尉秘密測量的地圖─基隆市街及兵備圖,裡面標示「至官礦總局(炭礦)道路」,可見日本當時已有侵占該地煤礦的企圖。1895年5月日軍侵台時,攻占瑞芳的日軍以基隆東北方的八斗子為目標;日方在基隆戰役結束後的6月中旬左右,選定獅球嶺下石硬港旁的三坑煤廠為火葬場,連日連夜,將台灣各地連續不斷運來的戰、病死軍人、軍屬、軍伕多達三千餘具遺體屍燒在此燒卻,形成一千人塚;並在該年11月乙未戰爭結束後,立「軍人軍屬火葬場之碑」。另外,當年8月世界最快的巡洋艦─日本吉野艦在基隆補給煤炭後繼續擔任新竹、苗栗、台中沿海一帶掃蕩抗日勢力。

 

建立清國井博物館

 

近年昔日運煤的深澳鐵路已復駛,並將路線延長到八斗子。曾有某基隆市長候選人提出政見,希望打造清國井博物館。當局不妨嘗試看看,讓世界看見台灣。

 

(作者係歷史研究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