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與日本的關係,自1895年10月第一次革命失敗,11月與鄭士良丶陳少白亡命神戶即開始。從此以後,孫中山在革命成功前至少亡命日本15次以上,滯留日本9年半左右。1924年他重回神戶,發表了幾場重要演講。
1924年11月21日,孫中山離開上海,取道日本前往天津,目的是要主張召開國民會議和廢除不平等條約。同行者除夫人宋慶齡外,還有副官馬湘、黃惠龍,登上日輪上海丸。戴季陶、李烈鈞、黃昌穀夫婦、石青陽、謝持、居正、陳友仁、孔祥熙等人先後趕來會合。
在神戶發表多場演講
11月24日下午,孫中山經由長崎抵達神戶,各界前來歡迎的中日人士達四、五千人。孫中山住進神戶東方飯店。25日,在飯店向東京、大阪、神戶國民黨員組織的歡迎會上演講「中國內亂之原因」。大意是:中國之內亂皆因帝國主義援助軍閥,與軍閥依附帝國主義所造成。他說,為阻斷亂源,必須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收回租界、海關、領事裁判權,使外國人無力在中國活動,才能正本清源。
在神戶的短短期間,孫中山應神戶商業會議所等5個團體的邀請,演講「大亞洲主義」,後援團體是《大阪朝日新聞》、《大阪每日新聞》、《神戶新聞》和《神戶又新日報》四家報社。日本工商界及媒體之所以邀請孫中山演講「大亞洲主義」,應該與該年5月,美國通過「排日移民法」有關。那天下午,神戶巿議會為讓所有議員前往聽講,還特別停止開會半天。
11月28日下午1時,孫中山、宋慶齡和戴季陶由東方飯店動身,1點15分到達神戶高等女學校大門口,該校校長篠原辰次郞親自迎接。在禮堂大樓的三樓休息室稍稍休息之後,孫中山到大禮堂,向大約一千名該校學生致詞,大意說:今日中國之革命等同日本明治維新。東洋之和平應由完成維新的這兩國來確保。中國和日本應該共同祈求中國革命成功,希望日本能同情中國革命。
宋慶齡接著以英語致詞,內容是喚起婦女覺醒,由女代理教員塚本富吉囗譯。所有同學皆稱讚宋慶齡的美麗及聰慧。
因趕來的聽眾太多,無法容納,遂開闢第二會埸。主辦者神戶商業會議所會頭瀧川儀作先演講中日對等同盟,他稱呼中華民國,而未使用中國或支那。繼而孫中山表示,非常抱歉,各位無法進入第一會場,但我在第一會埸的演講內容,明天報紙會刊出,請各位指教。
演講受到日本媒體重視
下午三時許,由瀧川儀作神戶商業會議所會頭陪同孫中山進入主會場,眾人「掌聲如雷,大喊萬歲,揮手揮帽,宛如歡迎凱旋將軍(1924年11月29日《神戶新聞》)。
根據「大亞洲主義」演講速記,「拍手」一共19次:(1)稱讚日本處六次;(2)稱讚亞洲處五次;(3)稱讚中國處四次;(4)批判歐美處四次。
孫中山該演講要點如下:(1)亞洲為世界最古老文化之發源地,東方為一切文化之源頭;(2)近世以來,歐美各國勢力日強,亞洲各民族開始受其壓迫,由之日趨失去獨立自由,不是被其消滅就是受其壓制;(3)日本維新自強,廢除了不平等條約,發奮圖強,為亞洲復興先驅,使亞洲全部國家和民族寄予無限希望;(4)日本戰勝俄國為最近數百年來亞洲人首次戰勝歐洲人,因此亞洲人同感興奮,歐洲人則同感悲傷。日本戰勝俄國,亞洲人受到極大鼓勵和影響,波斯、土耳其、阿富汗、阿拉伯、印度等歡欣鼓舞,掀起獨立運動;(5)亞洲之文化為王道文化,講仁義道德;歐洲文化是霸道文化,主張功利強權。「大亞洲主義」應該以王道為基礎,同時要學歐洲的科技來自衛。
孫中山最後呼籲,日本民族既有歐美霸道文化,又有亞洲王道文化之本質,對世界文化之前途,到底要作西方霸道之鷹犬,還是要成為東方王道之干城,要慎重其事地去選擇。
對於孫中山的「大亞洲主義」演講,日本各媒體有不少報導和反應,例如澤村幸夫的〈孫中山的最後大演講〉(原載東京《支那》第28卷第8期),以及安部磯雄的〈勿再剝削支那〉(刊登於1925年2月號《社會主義研究》)。
不過,日本人顯然把孫中山的諄諄忠言置於腦後,而走上了侵略中國的帝國主義主義道路,自取滅亡。以當前國際情勢而言,孫中山當年的「大亞洲主義」演講,對於今日的日本當局,仍是暮鼓晨鐘,具有重大時代意義和價值。
(作者係現任中國文化大學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