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金門從戰地變成國家公園|古蒙仁 在 Facebook 上分享!

 

金門國家公園成立於1995年10月,是台灣第六個國家公園,面積3,720公頃,涵蓋金門本島中央及其西北、西南與東北角局部區域,劃為太武山、古寧頭、古崗、馬山和烈嶼島等五區,約占大小金門總面積的四分之一。

 

    金門地區由於歷經古寧頭戰役及823戰役,在戰雲密布的年代,捍衛了台澎金馬的安全,維護了台海的穩定,在近代史上有它獨特的角色和歷史意義。隨著兩岸政經情勢的改變,金門前線戰地的角色也跟著改變,在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

為妥善保護此地的戰役史蹟、人文資產以及自然資源,政府特別在1995年成立國家公園。區內的地質以花崗片麻岩為主,具有特殊的植物生態、豐富的野生動物、保存完整的傳統聚落,以及戰地遺跡等公園特色;也是國內第一座以維護歷史文化遺產、戰役紀念為主題,兼具自然資源保育的國家公園。

 

民俗文化村內容豐富

 

金門有一句話說:「有山后富,無山后厝。」意思是說,金門地區有些村落也許比山后村富有,卻沒有一個村落的建築比得上山后村。因為山后有一大落的閩式建築,規模為全金門之冠,後來整修成民俗文化村,供遊客參觀,成為文化資產界的瑰寶。

清末時山后村的村民王國珍,因家境困苦,謀生不易,早年即東渡日本經商,經過多年奮鬥,累積了龐大的財產。事業有成之後,為了晚年回鄉居住,便與其子王敬祥在山后村蓋大厝,分贈山后王氏族人居住。

從光緒初年到26年,經過20多年的施工,終於完成一座18棟雙落的古厝,依山勢分三列而建,每列之間有庭院相接。所用的材料都從大陸泉、漳二地運來,並延請福州知名匠師負責設計施工,竣工之後金碧輝煌,美輪美奐,宛如一座金門版的大觀園。

王敬祥過世之後,子孫無法繼續維持榮景,反而分散各地,家道逐日衰落。因維護不易,古厝一直處於閒置荒廢的狀態。1975年,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為保存歷史古蹟,將古厝整建重修,規劃為民俗文化村,內有民俗文化館、古官邸、禮儀館、喜慶館、武道館等區,廣納金門各地搜集來的文物陳列其中,內容甚為豐富,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觀賞、遊憩。

遊客漫步其中,不僅可以欣賞閩南式建築之美,感受豪門古厝的氣派,更可以從各館陳列的民俗古物中,領略金門先民的生活情境。由於它深具文化資產的價值,金門國家公園成立後便將它納為保護的重點,也是金門最具文化特色的觀光景點,每天遊客如織,參訪者絡繹於途。

 

具傳統聚落之美

 

除了山后的民俗文化村,國家公園還涵蓋了瓊林、歐厝、珠山、水頭、古寧頭等幾個歷史悠久、古意盎然的村落,希望透過國家公園的保護,讓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能傳承下來,進一步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國家公園管理處還整修了許多古厝,開放供民間經營民宿,發揮活化再利用的功能,讓入住的遊客能充分體會古厝的建築之美,以及傳統聚落的生活方式。

瓊林位於太武山西麓,為金門傳統聚落的典型代表,以蔡氏宗族為主,於南宋高宗時遷入定居至今,已有800年歷史。東北和西南二角各有一座風獅爺,為聚落發展的明顯界址,內有多處古蹟,多位於11世宗祠附近,其中「怡穀堂」為金門最早的國民學校,最具歷史意義。

歐厝位於金門西南隅,東南臨海,為一靠山面海的平坦台地,以歐陽氏為最大宗族。明朝中葉嘉靖年間,開金祖文卿公自泉州出海捕魚,遇難漂流至浯島,見薛厝坑一帶風水甚佳,有意在此墾殖,便擇煙墩山之南定居,即今之歐厝。早期聚落的配置多依自然環境發展,後隨族人繁衍日眾,逐漸發展成具體的聚落形態,以中央街道分為上社與下社,現今住宅多建於清道光年間。

珠山位於歐厝西南隅,北有龜山為屏,西倚珠山。元朝至正年間,薛氏祖先貞固公因避難渡海時偶然發現,遂在此繁衍成族,開山立莊至今約有650年歷史,清朝中葉為全盛時期,約有600人。主要建築有薛氏大宗家廟、頂三落、大夫第、將軍第,至今依然保持完好。

水頭位於金門西南隅,發展迄今約600年,立莊始於黃姓之祖仲卿公,因避元亂,由同安遷浯而定居水頭,其他還有蔡氏與李氏。因臨近碼頭,處交通要津,居民多出外經商,致富後匯款修建洋樓,至於早期所修建的閩式建築,則有酉堂別業、十八間、黃氏家廟、黃氏小宗、黃氏三房家廟等,中西輝映,各有不同的風貌。

南山、北山位於金門西北角,為較早開發的聚落,坡度平緩,此二聚落與林厝合稱古寧頭,為宗族不斷繁衍而外溢至其他聚落的另一發展模式。以李氏為大姓宗族,於明初靖難之變後,由同安浦園避難來此,生聚教養,遞衍至今。

 

從造林到生態之島

 

早年金門十分荒涼,島上寸草不生,居民深受風害之苦。究其歷史,金門原是個林木蓊鬱的綠色島嶼,可見早期草木不生,並非自然現象,而是先民過度砍伐的結果。

據史料記載,金門伐林,始於元代在此開設鹽場,燃木製鹽,最盛時曾達十處之多,所需薪材不計其數。明末鄭成功移師金門,為了反清復明的大業,也曾大肆伐木造艦,原有的美林悉遭砍伐殆盡,從此缺乏林蔭遮蔽,風害才會日趨嚴重。

1949年古寧頭大捷之後,先總統蔣公首度到金門前線視察,看見黃土飛揚,漫天塵沙,金門戰地宛如一片沙漠,軍民生活極為不便,便指示金防部應積極造林,涵養水源,從此造林不僅是軍方首要任務,連社會和學校也被動員起來造林,顯示當時造林確是當務之急,也是一項全民參與的運動。

1956年,前農復會的林業專家康潮專程來到金門,指導軍方在雙乳山地區造林,軍方出動重機械翻破硬紅土,逢雨造林,存活率極高,前後共種了66萬株的樹,如今已成為金門國家公園內的綠色林海。

此後歷任司令官都極重視造林,每年雨季來臨時,軍中都舉辦造林示範講習,每年種樹200萬株以上,大幅改善金門的地景地貌,原來的沙漠變成了綠洲,使得金門脫胎換骨,徹底改變了生態環境,成為一座自然生態豐富的島嶼,其中又以鳥類最具有代表性。

 

成為鳥禽的樂園

 

受到過去戒嚴以及戰地政務的管理保護,金門地區仍保有許多原始的自然景觀。軍管時期為了偽裝及阻絕的需要,在計畫性造林復舊之下,慢慢成就了全島蓊鬱翠綠的風貌,也因此博得了「海上綠色公園」的美譽。

金門的原生植物大約有40多種,過去鮮有人為干擾的海岸、濕地,發展出豐富多樣的潮間帶生態,其中以活化石「鱟」最為著名,它在地球上存活已有3億年之久。近年數量大減,是亟需重視的保育動物。

而金門更引人注目的是飛翔在天空的嬌客,園內鳥類高達280餘種,密度為全台之冠。其中鵲、班翡翠等鳥種,從未在台灣發現過;戴勝、玉頸鴉、蒼翡翠,台灣也很少見到。

此外,本區也是候鳥過境、度冬的樂園,成群結隊的鸕鶿等候鳥,在冬天隨著東北季風飛到金門水域過冬,每年11月到翌年3月,都可看到牠們嬌艷的身影,主要的棲息處有慈湖、金沙水庫及小金門的陵水湖,已成了金門國家公園冬日最動人的風景。

陵水湖位於小金門的上庫與上歧二個村落之間,原本是個易淹水的低地。每逢海水漲潮,必定氾濫成災,成為水鄉澤國,居民苦不堪言。直到1963年虎軍部隊駐防,在這兒攔港為堤,聚雨成湖,終以人力興建了小金門唯一的淡水湖。

陵水湖在經濟上有利於水利灌溉,在觀光上多了一個美麗的景點,由於風光明媚,水波粼粼,平時水鳥就喜歡在這兒棲息、覓食。冬天一到,候鳥雲集,羽翼足以遮天蔽日,最後紛紛落在湖岸水湄,在碧波間悠遊,啁啾聲此起彼落,婉轉靈動,為一向寧靜的湖濱增添不少熱鬧的氣息,如今已成了金門最佳的賞鳥樂園。

 

花崗岩與紅土層的地質

 

金門地區地質屬於閩東變質岩帶中段,與鄰近的福建沿海區有相近的岩性特徵,其基底岩層以花崗片麻岩的分布最為廣泛,局部地區則有混合岩及花崗岩。整體而言,金門本島的地質單純,以瓊林、尚義連成一線,將金門本島分成東西兩半部,東半部明顯地露出大量花崗片麻岩,西半部則是以紅土層為主體。

國家公園園區所在的金門和列嶼,屬於副熱帶小型島嶼,地形由老年期波狀丘陵、紅土台地、海岸低地所組成;整體外觀為低矮的台地包圍著台地之上的花崗岩丘陵,最高點太武山高度僅為253公尺。西半部紅土台地的地面大致保存完整,但是局部因河流切割而成為惡地形。

至於海岸部分,則為花崗片麻岩被海水侵蝕所形成的崖面或平台,近海部分多為發育良好的沙灘,二者相互交錯,形成豐富且變化多端的海岸景觀,成為國家公園另一獨特的天然美景。在公園法的保護傘下,得以排除各種人為的不當或過度開發,讓這些地質上的特色能與天地並存。

結合了戰地史蹟、文化資產與生態保育這三大主題,金門國家公園的面積與規模或許不是很大,但豐富多元的內涵,比之其他國家公園毫不遜色。它的存在,是金門邁向現代化的指標,也是金門人的驕傲!

 

(作者係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