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將於2016年卸任,他將會有什麼樣的歷史地位?因他尚在執政,難以知曉,但從台灣目前的政治經濟情況、未來的世界局勢,以及馬英九所推行的政策等,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從各項指標來看,馬英九唯有在兩岸關係上的表現比較突出,也獲得大部分民眾肯定。與此同時,馬英九也嘗試與民進黨達成和解並擴大社會共識等,顯示他很在乎在民主政治上的聲譽。
從三通直航、開放陸生、陸客來台、推動ECFA和服貿協議等措施,可見馬英九對大陸的善意。但當這些舉措挑動了綠營的敏感神經,引起民進黨的反彈和阻擾時,馬英九就不敢再大膽推動兩岸關係發展。這說明,促進兩岸關係與促進台灣朝野和解這兩項政策基本上是矛盾的,兩者之間不可兼得。
用均勢理論看兩岸關係
2008年馬英九上台時,台灣GDP大約是3,940億美元,大陸則26,847億。六年之後的2014年,台灣GDP增長到5,355億美元,而大陸則突破10兆美元。大陸除了是台灣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同時是世界第一大貿易國,也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廣東、江蘇、山東、河南和浙江五省的經濟規模均已超越台灣。大陸於去年開始推動成立的亞投行,吸引了57個國家參與,其中包括美國傳統盟友的歐洲國家。這表明大陸的綜合實力正在上升的趨勢。這個趨勢可以用國際關係的均勢理論進一步解釋。
均勢理論的核心內容是指兩個或以上相互競爭或對抗的政治實體,之所以能實現和平是基於各自都擁有大致相等的實力,所形成的力量對比,未能讓任何一方處於顯著優勢;各方不敢貿然侵犯對方的利益,擔心對方能以相等程度的報復損害到自己,各方小心翼翼的維護這個和平局面。但是一旦這種均勢發生失衡或者任何一方的實力上升,導致力量對比的差距擴大,則力量上升的一方能以壓倒性優勢和較小的成本打破這個脆弱的和平。
把該理論應用在兩岸關係上看,中國大陸的急速崛起和「向上提升」,比較台灣的持續內耗和「向下沉淪」,兩岸態勢已明顯,力量對比已向大陸傾斜。樂觀地看,大陸仍然優先發展經濟,不急於解決台灣問題或實現兩岸統一。悲觀地看,中國大陸用武力改變台海現狀的可能性大增。兩者都是由大陸方面掌握兩岸關係的主動權。
朝野和解與民主政治
李登輝執政以來,台灣的黑金政治和朝野對立日趨嚴重。李登輝鼓吹台灣本土意識、實行去中國化政策以及向日本獻媚等,導致族群對立和政黨惡鬥不斷。陳水扁同樣利用族群對立強化綠營基本盤。但是,李扁都不敢實現法理台獨,而民進黨籍縣市長也只有對蔣介石銅像發洩的膽量。
2008年國民黨取代民進黨執政,基本上是接收了一個爛攤子。李扁時期所留下的政治惡鬥、經濟犯罪和社會對立衝擊整個台灣,後續影響也制約著馬英九的執政績效。在乎形象的馬英九為謀求藍綠和解,促成「雙英會」和改善政治環境,更希望民進黨支持他的兩岸政策,但效果甚微。綠營仍慣用激化族群對立和敵視大陸,作為保障政治生存空間的手段。這些現象之所以會發生,很大程度是源自於台灣民主制度的缺陷。
台灣民主制度離成熟的民主還有相當距離。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2014年3月刊登〈民主怎麼了〉(What's Gone Wrong with Democracy),闡述民主政治為何失靈。而美國著名政治學者福山在其新著《政治失序和政治衰敗》中,也感歎美國民主失靈,兩黨惡鬥導致治理效果低下等。顯然,西方學界已開始探討民主政治的不足和缺陷。
月前,英國敢違背美國的意思,加入大陸主導的亞投行,而且英國高層在申請加入亞投行時,根本不在乎所謂的民主程序。這一切都說明,中國大陸的發展正在改變亞洲甚至全世界的秩序。
中國大陸目前優先發展經濟和提升綜合實力。台灣則標榜著民主,從每次選舉中自娛自樂,但實際上是在內耗。兩岸的力量對比正在不斷擴大,趨向打破均勢的狀態。可以判定,兩岸關係的最終結果是中國統一。
馬英九若能看清這個趨勢,不理會綠營的胡攪蠻纏,積極推動結束分裂狀態,是屬於「順取」政策選擇,歷史將紀錄馬英九為促進統一的民族英雄。相反的,在台灣政治制度失靈的情況下,馬推動朝野和解是徒勞無功的,屬於「逆取」而且成本高的選擇,歷史給予他的評價顯將遠低於前者。
剛去世的新加坡資政李光耀曾表示,好的領導人應當敢於做對的事情,而非取悅大眾的事情。從新加坡的成就及多國領導人出席他的追悼會來看,李光耀的歷史地位遠超出一個小國領導人的範圍。遺憾的是,馬英九未能看清世界趨勢,也沒有像李光耀的膽識和果斷,更沒有像英國決策者那樣敢違背美國的意思而投奔大陸。他過分在乎自己的形象和民調結果,而不是如何塑造他在整個中國歷史的地位。他在剩下的任期內,恐怕已沒有足夠時間做出歷史性的決定。
(作者係東南亞事務觀察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