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安倍與川普似親彌遠|李中邦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川普亞洲行,安倍搶到頭香又做足功課,但經貿、北韓問題,安倍都未能滿足川普政府的要求,或產生作用,而且日本在東北亞、南海、東南亞的影響力下降,安倍和川普狀似親密,其實距離不小。

 

  川普就任後首次出訪亞洲5國12天,各國皆使出渾身解數接待。之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跟他已會談4次、電話聯絡16次,堪稱全球最黏川普的外國領袖;安倍也是搶先和川普建立「私人情誼」的始作俑者,自然會趁此機會凸顯他跟川普與眾不同的個人關係,這同時也是11月1日第4次安倍內閣啟動後的外交再出發。然而,搶第一、下功夫,不見得能得到獎品。

 

日相拼命巴結川普家族

 

川普行前兩天,其助理,即長女伊凡卡,先行訪日參加日本政府舉辦的「國際女性會議WAW!」、發表演講,日本政府派出鎮暴女警為她維安,安倍以首相之尊不但親自陪同與會,還安排伊凡卡與河野外相、野田總務相、加藤厚生勞相三位閣員會談,並允諾支援5,000萬美元57億日圓給伊凡卡所掌控、由世界銀行創設的「女性企業家資金倡議」,這前所未見的「特例」待遇,當然是做給川普看的。川普身邊重要的親信幕僚一個個走馬換將,國務院地位下滑,當前最能影響川普的是川普家族。日本精準選對標的,惟作法過於露骨。

同盟國日本是川普的第一站,這點日方頗為自豪,不過,川普和戰後的所有美國總統一樣,訪日都不經日本的國際機場大門,而逕由東京都內的橫田美軍基地進入,也就是說,走的是日本境內的美軍大門。這對在日本有美軍基地的美國來說,是一種方便也是特權,只是現在美國與日本都習以為常,不再深究那背後所潛藏的意義。

貿易與北韓問題是川普行的重點,日本的運作在川普動身前即展開,表示要與美國簽署強化能源合作的備忘錄,兩邊搭檔,美國向亞、非洲新興國家出口頁岩天然氣,日本則擴大出口發電廠、輸送管線等設備。而安倍更想鞏固由美日來領導國際對付北韓的策略,可是鑰匙不在美、日這邊,而在中國,日本祭出多項單獨制裁方案,但對北韓是不痛不癢。

 

美採印太戰略日受寵若驚

 

倒是11月初,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H.R. MacMaster)說,川普亞洲行將訴求「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區域」戰略,讓日本頗為得意。那本來是安倍去(2016)年8月下旬,在肯亞召開的第6屆非洲開發會議(TICAD)上發表的,擬將經濟增長顯著的亞洲地區,由日本主導跨越印度洋,傳往非洲,以增長雙方的關係;主要理念在致力於海洋安全,推動非洲邁向穩定、繁榮。當時被視為是要牽制在印度洋、東海、南海更加活躍的大陸,根本未受到任何注意,其時,川普尚在競選。直到今年10月,美國國務卿提勒森訪問印度時才多次講到,要在「印太區域」建立強大的夥伴關係。

從冷戰以來,美國始終都有自己的亞洲政策,就像前總統歐巴馬打出「重返亞洲」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日本復以同盟國「優等生」之姿,從旁協助構建、補漏,但川普政府一直沒有自己明確的亞洲戰略,這次美國逕行沿襲日本的外交戰略,又是破天荒的「特例」。日本受寵若驚,特派外相河野、國家安全局局長谷內正太郎,進一步探詢美方的意思。

 

印度也受惠於一帶一路

 

由於川普政府高揭「憑藉力量的和平」口號,又不定時以「航行自由的作戰」為理由,派出船艦去挑釁中國大陸在南海的島礁,展現比前任更強的軍事介入,使得美、日軍事專家及媒體寄望,川普此行能以「印太戰略」建立秩序,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和強國路線。不過,川普在日本對此僅點到為止。日本也知道推動「印太戰略」會刺激中國,對改善兩國關係一定是負面的,因此,安倍刻意避談;官房副長官西村康稔同樣顧慮到中國的「一帶一路」,強調「沒有針對特定國家,沒有要對抗任何構想」。

明眼人皆知,「印太戰略」重中之重在印度。實際上,印度早就是美日拉攏的目標,安倍2013年初就講過想組美、日、澳、印四國聯盟,只不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政、經盤算,幾年下來都成不了局。抗衡中國,印度或許有意願,但對「一帶一路」更有興趣,因為中國當它是世界的公共財產,跟參與國是雙贏的,印度沒理由抗拒,目前「一帶一路」的投資中,印度就占了10%,居第4位。同時,印度也參加了亞投行(AIIB),它對「印太戰略」的態度還有待觀察。所以,該戰略目前只是一個詞、一個構想,尚缺少具體作法,究竟是川普,抑或原創的安倍要來落實?美國雖將之炒熱,但其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還懸缺著呢!

 

美日經貿暗藏火苗

 

川安最合拍的還是武器買賣。安倍聲言「日本的防衛力必須擴充質量」,川普立刻接腔,「如從美國大量買來裝備,就可打下北韓飛彈」,日本果然言聽計從,伺機增強武備,加購多套「標準3型」(RIM-161 Standard Missile 3)攔截飛彈和陸基神盾系統。但即使這樣,親密的美日表象下仍隱伏著火苗。

美日在貿易上,還是沒交集的平行線。川普訪日期間,最讓日本忐忑的是,他多次就美國對日貿易赤字表達不滿,「必須改善慢性不均衡,削減貿易赤字」、「跟日本貿易既不公平、也不開放」;而且他注重的不是機會的均衡,而是貿易收支結果的均衡。川普曾向支持他的白人藍領階級承諾會削減貿易赤字,2016年對日貿易赤字為688億美元,僅次於中國。但今年1-9月為51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不減反增。川普擔心外國商品流入過多,使得美製產品銷售成長困難,進而奪去美國人的工作機會。

川普政府的特質是重視雙邊談判,輕視多邊合作。1980年代美日貿易摩擦,日本吃過被美國逼迫擴大輸入、放寬規定的苦頭。這次安倍百般討好、戰戰兢兢,川普也沒提出日本最怕的兩國談判FTA,但未來會不會要求,誰也不知道,明年秋天美國有期中選舉,屆時被搬出來的機率不小。尤其,川普的「通俄門」正在被調查,政權運作越艱困,越可能在商業上對外國施壓。

 

日本的國際角色大褪色

 

就在日本鬆口氣時,川普之後的行程,竟連續無意間浮現與日本期待相違的狀況,那不是川普故意造成,卻是由他此行歷訪一站站折射出來的:習川會使川安會相形失色;南韓、越南、菲律賓的領導人,明顯與中國大陸棄前嫌,重新親睦,美日韓主導的對付北韓策略出現破綻,菲、越不再採與中國對立的立場;11月16日,東協(ASEAN)峰會主席聲明對外公布,其中就南海問題,過去對大陸常用的「擔憂」之類字眼消失了,取代的是「注意到東協與中國改善關係」,且對談判「行為準則」表示期待,盼再確認南海的和平與安全、穩定、自由飛行航行的重要性。

美國過去喜歡干預別國人權、內政及區域衝突,日本則跟進下指導棋,打著「價值觀外交」名號拉幫結派,但現在川普不談這些,日本也驟失施力點。

川普亞洲走一遭,除借用了安倍「印太戰略」的招牌外,日本什麼都沒拿到、經貿坐待川普放箭,還無意間曝光了日本在東北亞、南海、東南亞的角色大大褪色。川普在美國國內未受到大多數民眾信任,政府運作阻力大,日本要化解北韓威脅,應該盡速彌縫薄弱、齟齬不斷的中日、日韓關係,若想利用北韓問題來推「修憲」或進一步強軍,只會讓鄰國戒慎、事情更複雜。

 

(作者係本刊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