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藉防疫炒作「台灣民族主義」不可取|李鎨澂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民進黨政府藉由防疫,炒作對大陸人民的歧視,極不可取,只會讓兩岸人心越遠,風險越高。不過,大陸也應痛定思痛,改變醫療、政府與學界的若干體制,實事求是服務人民,才能挽救民心,降低兩岸危機。

 

陸委會原願意有條件接回還留在大陸的陸配子女返台,未料一夕數變,212日防疫指揮官陳時中宣布,不具國籍的陸配子女,仍不同意其入境。此舉引發社會正、反激烈討論,雖然贊成禁止入境的聲音居多數,然而對比日本從武漢撤僑時,也將大陸與台灣籍的日本人配偶子女接回日本,我方作法實可商榷。

炒作政治利益極不可取

民進黨政府似有藉由防疫,炒作歧視大陸人民、甚至台灣子女的傾向,製造畸形的「台灣民族主義」,這是求取短期的政治利益,極不可取。然而,吾人也要正告大陸當局,務必汲取這次疫情的教訓,改善體制,才能重獲台灣民心,以降低兩岸的風險危機。

211日陸委會宣布,對於未成年、大陸親人無能力照顧、父母皆在台灣的陸配子女,目前仍滯留於陸港澳者,可以回台灣。部分民意強烈反彈,認為「不是台灣人,就不應該接受他們回來。」防疫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遂在翌日取消此項措施,還說:「沒有選擇台灣國籍,自己要承擔」。蔡英文也表示,國安團隊認為此事應納入疫情考量,所以同意陳時中之舉。有媒體遂稱陳時中是「民族英雄」,醫護人員也有人連署,不願意接受大陸或陸配子女回台檢疫或診治。

醫護人員基於疲勞或醫療能量的考量,有此疑慮暫可理解,但政府的考量傾斜如斯,媒體再推波助瀾,顯然有炒作帶有歧視心態之「台灣民族主義」的嫌疑。

就國籍法論

首先,依據我國籍法,只要出生時父母有一方是中華民國國民,即便在外國或大陸出生,都一定具有中華民國國籍。因此,有不少中華民國國民具有國籍,卻沒有戶籍,籃球好手林書豪就是顯例。除非取得外國國籍後,再經內政部許可,才會喪失國籍。但若在大陸出生的台商子女,由於大陸國籍法採單一國籍,如有人選擇大陸國籍,則必須由我方內政部許可,才喪失國籍。事實上,有大陸國籍而沒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台灣子女,人數並不多。

陸委會原先的決定沒有錯,未成年、大陸親人無能力照顧、父母皆在台灣的陸配子女,缺乏父母照料,難道要由大陸的隔代親人照顧?若他們無能力或不便照顧,這些孩子不啻將要被強迫拆散家庭,不知該由什麼人照顧,屆時尚須托給大陸的社會機構照顧。誰都知道子女由父母照顧最好,卻被政治強制骨肉分離,於心何忍?符合政府追求人道人權的形象嗎?

陸委會舉「小明的故事」為例,其實小明的案例本就嚴苛,須是「台灣父(或母)、大陸(或母)、大陸出生、大陸與台灣生活,不拿民國國籍,而拿人民共和國國籍」的情形。然而這樣的人,何錯之有?需要遭受懲罰嗎?

陳時中說,必須承擔選擇國籍的後果似有道理,然而縱使國籍選擇不同,這些人還是有台灣的血脈,是台灣的家人,請問血脈與家庭能選擇嗎?人能選擇自己的父母嗎?何況在講人權的國度,任何人本不應因任何國家或政治認同,有所羞愧或受懲罰,不是嗎?

就防疫措施論

其次,就防疫措施來說,陳時中有保留醫療能量給台灣人的考量;然而日本在撤出武漢日僑的27日班機,共有198人,其中119名日本人、77名中國大陸人及2名台灣人。6歲以下的小孩有51人,60歲以上的老人有9人。日本可沒在乎這些日本配偶的子女有沒有日本國籍,而是全數撤回。因為撤僑撤人,國際慣例一定以家庭為單位,因為家庭彼此照顧最周全,成本最小,也最符人道人心。日本不因為沒有日本國籍就拒絕照護,可見醫療能量並非拒絕照護的理由。全球都在防疫的同一條船上,蔡政府應盡一切力量投入防疫。試想若疫情爆發在台灣,或台灣發生戰事,傷病人數大幅增加,屆時就不能以醫療能量不足拒絕診治了。

設若台灣醫療能量真不足,那就必須嚴肅向外求援,或與鄰近地區國家協商,請他們照護我方無力照顧之人。這並不可恥,畢竟我方能力有其極限。例如本次陸委會所說的未成年子女,既然被擋在大陸回不來,難道就讓他們自生自滅,讓心焦的台灣父母自己解決?政府也可與大陸協調,請大陸妥為照顧這些未成年的台灣子女。疫情緊迫,兩岸都應以照護為先,別搞政治。

大陸亦應加速體制改革

最後,就大陸的防疫工作來說,此次疫情引起巨大的台灣民心反感,實為導致畸形「台灣民族主義」的原因。大陸有關當局在初期的應變失誤,還導致首先揭露情況的李文亮醫師抗疫殉職。大陸務必痛定思痛,改變醫療、政府與學界的體制,不能官大學問大,必須尊重專業。

「不出事」絕不是政績,中央與地方更不能互踢皮球,任何疫情務須向社會公開透明。特別是大陸學界不應存有只管發SCI論文、搶學術成績的心態,而要實事求是,真正服務人民。至於各地人民挖斷道路阻隔,甚至截搶醫療物資等行徑都必須杜絕。希望大陸能藉此機會改革體制,挽救民心,降低兩岸危機。

  

(作者係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