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30年來趦趄難進的兩岸關係問題|毛鑄倫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兩岸關係在30年的明暗交鋒後,兩岸中國人必須認識到,當前的台灣執政者是「假日本人」集團,他們的目的只在確定中國的外國化、敵國化。

 

    2017年9月至11月,海峽兩岸均曾分別辦數場紀念台灣開放大陸探親30周年(1987-2017)的活動。台灣方面比較著重當年「外省老兵」、「返鄉運動」的源起與後來的發展,以肯定官方被解嚴的「人道主義」考慮,突出這不過是對少數或邊緣族群的老一代外省人,鄉愁情感困擾的「政治性安撫」,而有意無意地避掉兩岸長期(1949-1987)冰封關係的解凍突破,所帶來的政治、經貿、社會等各領域的巨大影響。

開放探親不止是對台灣、對大陸,甚至是對西太平洋區域,包括美國、日本,至今仍可被視為台北正面回應北京1979年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後,此區域國際關係得以切入「去冷戰化」階段,同時也是二戰後因內戰而分裂的中國,終克正式進入「有意義的」國家復歸一統程序。

吾人發現,在30年之後,台北當局懷抱著遠非光明正常的心態,在刻意矮化、曲意掩蓋當初蔣經國這一「創」,所賦予台灣在兩岸互動平台上的重大政治價值與歷史地位。這樣的生於其心、害於其政,無寧令兩岸識者啼笑皆非。民進黨蔡政府知道他們在幹什麼嗎?

 

兩股或多股力量在角力

 

平實回顧這30年的兩岸關係過程,可以看到,台灣包括在藍綠政黨的輪替執政期間,亦即蔣經國猝逝之後,「民主化台灣」的歷任總統,幾乎皆以拐彎抹角、耍賴的伎倆,避、阻撓與牽制兩岸依固有的「一中共識」,朝向結束分裂和平談判的進展,他們以徘徊不前與退回起點交錯運用的詐術手段,將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兩岸中國人共同偉大使命予以卸責化、兒戲化。中國的30年寶貴時光,就此被刻意蹉跎浪擲掉,而於此其間,兩岸眾多智者仁人愛國志士,為謀求國共和解,民族復興奔走呼號,竟流於唐捐。這何嘗不是整個中華民族的莫大損失?然又何以致之?

這30年以來,兩岸關係問題的主軸,固然可理解為中華民族復興與追求完全統一的歷史程序中,呈現出正與反作用力互動的現象,中國內部追求統一與分離的兩股或多股力量間的角力鬥爭,也是中國自19世紀中葉,面對西方帝國主義優勢力量入侵後,而發展、演變為益趨惡化、令人惶惑傷心的(慢性重症)問題。它折騰糾結拖延到21世紀的今天,以所謂「台海兩岸關係」作為這個問題的「當代版本」,其具體內涵與面目,擺在兩岸中國人眼前,等待被理解與有效解決。

 

兩岸關係的「當代版本」

 

而這個「當代版本」的真相是:這個30年台灣執政當局,基於抗拒兩岸曾不約而同堅持的「一中」原則,在1970年代間接達成的避免武力解決統一問題的相互諒解前提下,所必然導致的「和平談判/政治解決」發展結果,所選擇或受命去經營的「去中國化」過程,藉此從「兩岸一中」的桎梏中脫逃,規避與大陸終歸一統的命運。它是以通稱的「獨台」與「台獨」交互掩進退,以保持與大陸政軍敵峙拒統,而與北京周旋的一套戰術。

粗略以言,主要由於此前30年中國大陸所面臨的內外情況,台灣的這一套路確實有助於它走到離兩岸「和平統一」相當遠的地方,也因此,兩岸雙方都難免須面對、思考「和統」之外的可能前景。

這對台灣而言,確實是危險的玩火,這樣便注定台北當局只得冀盼、乞取美日的(軍事)庇護,然而,也便極為卑屈地將自己置於美日的附庸工具地位。更糟糕的是,台灣並無法、無權確定自己是否會因美日與大陸的關係變化,而被棄置出賣給中國。由於中國大陸在過去30年的全方位建設發展所累積出的軟硬實力成果,已相對抵銷掉美日對台灣的承諾,相信這必然引發台獨、獨台的焦慮與恐懼。

對這一30年兩岸關係問題的宏觀檢視,可以認為,它是在美日對中國戰略反制的部署下,台灣(各主政者)分工合作、分服從的一個展示,它已經發展到正如蔡英文在當選時志得意滿所說的,台灣獨立已走到最後一哩路。在這樣的「現狀」下,他們最大的寄望是北京逐漸自我修正,而終將吞下這一鍋生米熟飯。但這個現狀有其欲蓋彌彰、荒謬的真相,那就是為了以「去中」凸顯台灣的堅拒統一,美日台三方聯手炮製了一個異化了的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綠色政治人物幾乎已公然以自己是某一種日本人自居,而他們主政的地區也儼然是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期的復活。一個由皇民懷舊心靈與孺慕異族文化的畸型台灣,經過30年的打造茁長,已成為台灣相當的部分。

 

北京對台政策走到新起點

 

中共十九大會後,北京對台政策的重點思考與實際措施,大致上又走到一個新的起點。直白指出,兩岸關係在30年的明暗交鋒後,仍然相信、追求和平統一、民族復興的居台中國人,必須認清,完成主掌、控有台灣政權的已非中國人,而是「假日本人」集團,他們的「轉型正義」施政主軸,根本目的只在確定中國的外國化、敵國化,對兩岸和平統一的嚮往,在台灣,似乎只是飄渺的「中國夢」。

 

(作者係本刊主筆、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