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中共「心靈契合」的對台政策|楊開煌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兩岸之間實力的此消彼長,使台灣社會各種焦慮油然而生,當此時節,習近平提出的「兩岸經濟、社會融合」,是否將帶給台灣人民,特別是年輕人,另外一種選項?又將會對台灣內部造成何種影響?

 

      兩岸開放相互交流迄今整整30年,期間台灣從意氣風發的三民主義模範省,到移植西式民主的傲慢,再到如今的民粹橫行,政權玩法,經濟停滯,反觀中國大陸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國力飛速崛起,震動全球,新世紀之初西方即以「北京共識」名之,如今深圳市的財政收入已超過台灣。相對比,台灣社會各種焦慮油然而生:從優勢盡失而個人身分認同迷失、國家身分尷尬到發展失去動力、未來喪失方向、領導人才缺乏和困境無解無奈的種種焦慮,從而出現台灣的人心民意浮躁不安,人才人力雙雙外流的現象。

 

中共的融合政策及補充

 

中共當局能否認知到台灣社會的焦慮感,我們無從理解,但是習近平在2014年9月接見台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時,說「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我們理解台灣同胞因特殊歷史遭遇和不同社會環境而形成的心態。」習顯然注意到了「台灣同胞的心態」,才會提出「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說法。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社會建構的大工程,想藉此彌補原本單一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簡單辯證法,那麼應該怎麼推動「兩岸同胞心靈契合」這樣一個高難度的社會工程呢?習近平給出了「兩岸經濟、社會融合」,兩岸同胞「建設共同家園,共築民族復興共圓中國夢」的方案。

今(2017)年6月18日,政協主席俞正聲在第九屆海峽論壇說「兩岸經濟、社會融合:要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共同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要進一步提升兩岸經濟合作水準,厚植兩岸共同利益;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增強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要充分發揮兩岸同胞的創造力,進一步增強融合發展動力;要兩岸同胞攜手克服困難、排除干擾。」當然這些都只是原則,而國台辦新聞局長馬曉光在發布「海峽論壇」的記者會上則描述了具體作法。他說,一是設立網路平台,向台灣民眾公開徵選論壇活動創意方案;二是區分三大品牌、四大紐帶、五大領域和六大基層組織,分門別類,品質交流;三是凸出青年體驗式交流,服務台灣青年來大陸就業創業;四是安排親歷者講述歷史、展望未來。今年論壇就從單邊安排改為協同主辦,而且區分對象、同質交流、自然融合。

 

(一)經濟、社會融合

 

而創造融合條件方面,中共更是不遺餘力地推出台胞的準國民待遇,尤其是二代台胞證改為「18位數」的問題,最快今年年底就會解決。」據台灣專跑兩岸的記者說:近來大陸國台辦記者會,可說是利多發布會,包括五大惠台措施,讓民眾可參加社會保險、醫療保險、增加台灣學生獎學金、申辦小額信用卡等,台商們也在積極籌措「台商銀行」。這些措施實行之後,台胞在生活上自然而然多了一個大陸的選項,若台灣守舊如固,不思振作,則青年的選擇會是什麼?習近平的「兩岸經濟、社會融合」對台工作,似乎正是對應著化解台灣的焦慮而設。

首先是「二代台胞證」就是針對台灣人民個人身分認同而設,如果台獨一意孤行,則台胞自然可以做第二種選擇,使「焦慮」消失,而選擇本身就是一種行動的認同。

其次是提供青年的創業、就業,以及社保、醫保的解決,可化解個人的發展與未來的焦慮。如果真能有效落實,台灣人民「發展與未來的焦慮」,就變成只要你願意,焦慮就不存在。

第三是習近平所提出的經濟與社會融合的各項政策可「直接到人」、「直面青年」、「直面基層」,「不是救急而是救窮」,用俗話說不是送魚而是提供釣捍,應該說這是前一段讓利惠台政策的反思,也是台獨政府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後,中共對台工作重點轉入「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為對象必然的結果。

第四是如果台青、台胞到大陸去發展,如果流露出多元化的、中華文化底蘊的優勢和特質,這種潛意識中的優勢一定會被認識、被發現,失勢的優勢也可以得到補償。

換言之,習近平的「兩岸經濟、社會融合」建設共同家園,共築民族復興的方案,如果推動得宜,其實可以化解台灣人民現階段遭遇的大部分焦慮,也包括制度焦慮在內。然而,我們相信,從社會分享到政治認同,最為關鍵的焦慮還是在制度的焦慮,因為台灣人民對中國大陸的政治體制不理解,也不放心。因此,當今的對台工作尚缺「政治融合」的環節。經濟和社會的融合是提供台灣人民和台灣青年改變自我的機會,而「政治融合」則可提供台灣人民和台灣青年擴大視界,走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政治論述。

 

(二)政治融合

 

個人以為,兩岸的「政冶融合」最為關鍵的就是「治理模式」的說明,自2004年西方學者雷默(Joshua Cooper Ramo)提出「北京共識」(The Beijing Consensus)的命題以來,確實打破了華盛頓共識的神話,研究中國大陸現代化的文章和書籍,被越來越多的精神所關注,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絕不僅僅是經濟單一的改革,當然也包括政治、社會、文化各方面的改革。

俞可平說「中國經濟的飛騰發展,不可能沒有政治改革的配合。如果中國仍留在六十年代的政治環境,還有改革開放的可能嗎?」外界誤解的原因是:西方向來以「一是多黨競爭;二是普選;三是三權分立」為標準,他說「中國走自己的路改革,不等於「沒有政治改革」。問題就在於經濟改革借鑑西方,而政治改革為何可以自我創新,結果不僅成功,而且持續發展,2008年西方面臨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衰退,迄今未能恢復,反觀中國雖然也身受其害,然而依然有6.7%的增長,因此,中國的「治理模式」再次深受關注。現今中國的「治理模式」,在政治方面,可以歸納出以下特點。

第一是「一黨執政,多黨參政」的管理模式。這從西方模式的評價來看,應該是最大的缺點,然而它反而是中國「治理模式」的主要特點,此一模式,使得中國共產黨的方向、路線可以持續,而多黨參政也及時發揮若干糾偏、建言的作用,以至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政策自1979年迄今未改,特別是共產黨自身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傳統,在自我糾錯上,每每在關鍵的時候發揮了關鍵作用。

第二是「梯隊培養,循序接班」的制度模式。自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來,從中央到地方的領導人,基本遵循一套「梯隊培養」的路徑,從做中學,也從做中培養默契,之後,經過層層的篩選,各種指標的評比,以及民意的檢證,最終擇優拔擢成為領導人,從而保證了政策的延續。事實上,從中共現行的幹部來看,幹部的能力方面問題都不大,主要在操守的定力方面,是以中共如果將選拔的指標公開,或更能全面地認識、監管幹部,接班工作必將更具公信力。

第三是「不斷學習,與時俱進」的組織模式。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共產黨有過反智的傾向,近30年來中國共產黨努力調整。從胡錦濤主政以來,將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形成一種制度,平均35~40天進行一次學習,請專家授課,在上行下效的政治效應下,使得中國共產黨已經轉型成為學習型組織,保持共黨本身得以在堅持共產主義信仰的基礎上與時俱進,長保黨的先進性和領導國家社會的作用。

中共在推動兩岸交流中,應重視政治論述和治理模式話語權的傳播,特別是針對台灣青年。當然,這一套政治治理作為制度尚有不成熟之處,如貪腐盛行、官僚主義,為官不為等等,所以,習近平2013年11月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中,才會明確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完成本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這不僅會有助於台灣青年對大陸制度被動地適應,還可以為了制度完善提供建言,此即是制度融合的最佳途徑。

 

結論

 

中國大陸如今正在推動「一帶一路」,此一倡議從一個國家對外投資的構想,變成國際間合作發展的計畫,中國大陸可以自己的發展經驗分享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原本台灣可以兩岸身分參與,則台灣許多焦慮都可以找到出路,然而,當前的兩岸關係使台灣失去參與的機會。蔡英文當局如果延續台獨政策,而中國大陸的經濟、社會融合策略,又能夠做得細膩、深入、長久的話,台灣很可能面臨官民分離的狀況,即台灣民間、青年自行向外發展,而台灣內部則有進一步空洞化的危機。

 

(作者係本刊主筆、銘傳大學兩岸中心主任兼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