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棲作戰的載具相當多元,除了一般大型兩棲登陸艇外,給予陸戰隊搭乘的兩棲登陸車也同樣重要。不諱言,美國海軍陸戰隊為全球編制最大的兩棲部隊,其登陸載具最為成熟,但中國大陸因海岸線長、沿岸與南海島礁眾多,故對於兩棲登陸車的研發與部署格外用心。
美軍AAV7兩棲登陸車
1960年代中期,美國海軍陸戰隊為替換下一代的兩棲登陸載具,FMC公司與陸戰隊簽約,於1970年代開始生產第一代的AAV7兩棲登陸車。經過1980與1990年代,服役於美軍陸戰隊的AAV7相繼多次提出性能提升方案,包括從機槍砲塔、複合裝甲、柴油主機,到整合型抗爆座椅與防禦力等,AAV7兩棲登陸車已成為美軍陸戰隊不可或缺的裝備。
大體上,全車近8公尺長、3.27公尺寬、3.26公尺高,整個車身約23噸,配備鋁合金與強化裝甲外,主要武裝包括40毫米榴彈發射器與12.7mm重機槍,透過車內的400匹馬力,在陸地越野的速度為每小時72.4公里,水裡則有13.5公里,不僅能快速搶灘,強勁的馬力更是在陸地行駛的優勢,早期的車輛可以負載25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後期則降至21名士兵。
AAV7的服役時間相當長,加上陸戰隊為美軍攻勢部隊,參與過索馬利亞戰爭、波灣戰爭與伊拉克戰爭,因具有優秀的裝甲與機動性能,遭到敵軍摧毀的機會大幅降低。
因AAV7性能優異,美軍開發出相關衍生車型,根據任務型態又區分為AAVP-7A1人員運輸車、AAVC-7C1指揮車等。因服役紀錄良好,除美軍使用外,也銷至阿根廷、巴西、義大利、南韓、西班牙、泰國、委內瑞拉、日本、智利、菲律賓、印尼等國,總生產數量超過1,500輛。
然而,AAV7畢竟為40年前的產物,雖然美軍數度更新,但從今年10月開始,美軍逐步汰換老舊的AAV7,以新一代輪式「兩棲戰鬥載具」(ACV)作為下一代的兩棲登陸車。新一代的ACV除擁有700匹馬力,其防護力亦有提升,能抵抗地雷、詭雷與一般輕兵器的射擊。
大陸的05式兩棲登陸車
05式兩棲登陸車是中國陸戰隊最新型的裝備,2000年開始研發,2005年開始服役,為「湖南機械集團」所製。05式不但為解放軍最新的兩棲登陸車,其技術更已達世界水準。
05式兩棲登陸車總重約26噸,操作人數3人,可負載9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基本武裝為30mm機槍、7.62機槍與紅箭73c反坦克飛彈,射程約500公尺至3公里,更因配備1,500匹的馬力,05式登陸車在水上航行速度約為每小時30公里,陸地行駛速度為每小時40公里。
具體來說,05式最大的優點在於水面航行速度快。執行兩棲登陸作戰時,水面航行的速度是決定生存性能好壞的關鍵,加上05式登陸車對零件的後勤補給壓力較小,這些均是05式的優點。但不可否認的是,05式使用的是大量輕質鋁合金的車體與砲塔,雖具備發動兩棲作戰的海空優勢,但其登陸載具的防護力薄弱,仍得搭配兩棲坦克作為掩護。
另外,05式因車體較小,能搭載的全副武裝士兵只有9名,相較於美軍的AAV7的21名,所載人數還不及一半。換言之,同樣發動兩棲登陸戰,大陸解放軍得派出較多的05式登陸車,以彌補人數上的不足,這應該是大陸下一代兩棲登陸車的研發重點。
隨著台海、南海局勢逐漸升溫,05式配合軍演的次數與頻率日益提高,相信未來它仍是大陸兩棲部隊的主力之一。
俄國的兩棲登陸車
BTR-80為俄國的兩棲登陸主力之一,由阿爾紮馬斯機械廠所製,從1986年服役至今已超過30年,生產數量約5,000輛,雖整體性能老舊,但至今仍是俄國海軍最重要的裝備。總重約14噸,長7.7公尺、寬2.9公尺、高2.4公尺,最大能運載7名武裝士兵,主要武器以30mm2A72機砲與7.62 mm PKT機槍,發動機以柴油主機為主,約260匹馬力,在陸上行駛速度約為每小時90公里,渡河約每小時10公里。
因俄羅斯長年沒有大規模登陸作戰的需求,對兩棲登陸車的需求較低,因此在研發與部署兩棲登陸車的過程中,遠不如美、中兩國的進度。即使如此,BTR-80參戰的紀錄豐富,著名的阿富汗戰爭、喬治亞內戰、車臣戰役、伊拉克內戰、烏克蘭武裝衝突、敘利亞內戰等,均曾看到BTR-80的身影。
俄羅斯的兩棲登陸戰需求不如美、中兩國,因此較專注在大型海軍艦艇的研製與部署,透過艦艇上的長程超音速反艦飛彈,來彌補登陸部隊的不足。
結語
綜觀上述,三強當中仍以美軍的兩棲登陸車發展最完整,具備良好的研製能力,更重要的是,美國海軍為攻勢部隊。大陸的兩棲登陸車在部分性能上不如美軍,但以大陸的科技、資金現已與美國並駕齊驅,甚至未來可能會超越美軍,大陸的兩棲登陸車在國際銷售市場有與美國競爭的能力。
(作者係中華戰略前瞻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