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屏東大鵬灣潟湖、濕地踏查雜感|葉志杰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最近常騎車至屏東大鵬灣、南平半島,感受南台灣的溫煦,只是,這半島不是半島,而是一條狹長形的沙洲,狀似一隻瘦骨嶙峋的手從西南面攫住大鵬灣,沙洲上滿布被風吹成的沙丘。

 

 

潟湖前身是沙洲

 

   屏東大鵬灣沙洲、濕地形成的原因,應從幾千年前的濱外沙洲談起。那時沙洲包圍著大片水域(潟湖或內海)成大鵬灣,曾有傳說,早期茄藤港水域面積達3,000餘甲,可容千舟停泊。後來從高山沖刷下的大量泥沙,洩入潟湖(或內海)中,慢慢堆積、淤淺、延展出三角洲,漸漸與濱外沙洲相連,逐漸陸化,水域縮小。

這是一系列從淺海變為三角洲,再到沼澤、濕地的地景變遷。

然而,從中央山脈流下的溪水,乾季時水流徐徐,出海口受阻沙丘而積渚成「後背濕地」;等到雨季來臨,大洪水衝破沙丘,一洩入海,林邊溪才成了一條溪。不過,若遇到颱風或西南氣流挾帶大量水氣,於中央山脈降雨匯入林邊溪,會成水患。地方耆老即謂,早期林邊溪口有一消失的蘆竹塭聚落,筆者查對日治時期的地形圖,原因可能是林邊溪河道右偏侵蝕,河岸遭蝕毀,致使聚落消失。

濕地不容易瀝乾,得靠周而復始的氾濫、堆積、陸化,今僅存的濕地分布在大鵬灣北側、東側一帶,包括東港、林邊、南州等鄉鎮。從日治昭和3(1928)年的地形圖,可以看出林邊鄉沿海的濱外沙洲東北側、田墘厝(今林邊鄉田厝村)南側還留有一小潟湖,仍與大鵬灣的潟湖水相通,後因人為填平濕地、剷除沙丘成建地,小潟湖遂變成漁塭水塘。

濕地的利用度很低,早期僅放索社人從事簡單的漁獵採集。清乾隆29(1764)年,鳳山縣令譚垣曾下鄉巡視鳳山八社,並寫下〈巡社記事〉。當時他尋訪「放索社」,走過大鵬灣海濱地帶時,對於此地的景緻,留下了幾句話:

振策向平埔,已過茄藤港

瞥見小琉球,瀛海遙相望

番社闢南隅,放索乃保障…

茄藤港相傳就是今之林邊、南平一帶。放索社是鳳山八社之一,文獻裡的放索社史事早已湮飛在現實中,筆者田野考察時,注意到可能是放索社人殘遺的姨龍頭。我們都知道,信仰是主觀抽象的,而放索社歷史已逝,又何來田野?豈不是得穿越時空?一般探討風土信仰的難度,就受限這兩者。

 

利用濕地養魚鴨

 

早期一批在荷蘭及明鄭時期的漢人移民者,就在大鵬灣潟湖的東、北側,圍起土堤,並從大鵬灣引入海水,開築魚塭、蓄魚養殖。根據清朝末年《鳳山縣采訪冊》記載,當時大鵬灣周圍已有田內堰、大潭堰、烏樹官堰、西港堰、崙仔頂堰和放索堰等漁塭,儼然是當地居民的經濟命脈。近百年來,居民利用濕地養鴨,因而致富的代表人物有人稱「鴨圃坤」的林坤家族,靠養鴨300甲地,極盛時期的鴨蛋供應量幾乎占了全台一半,「鴨圃坤」還栽培其子林壁輝成為國大代表。

據聞,以前居民曾為了互爭漁塭水源,起過衝突,還出動官府調停。今東港鎮南平里仍遺存著清乾隆26(1761)年的「禁越塭岸採捕碑」兩座,又稱為「文武碑」,以花崗岩打造。石碑上刻寫的字跡因年久風化,顯得坑坑疤疤,幸尚依稀可辨,略為:

新庄仔柯性業戶所耕種的農田正好與大潭塭相緊連。原先塭岸邊有條小溝渠,是柯姓業戶之前的沈姓墾戶自行出錢開挖而成,好讓他的農田得以方便排水。但是隔鄰看守魚塭的塭丁,意外發現這條排水溝中居然有大量魚蝦迴游,不禁覬覦水溝中的漁利。竟私自越過塭界,在排水溝的末端築堵圍堤,採圍塭蓄水捕魚的方式。此舉卻造成上方柯性業戶的農田無處洩水,田中稻禾全被淹沒,損失慘重。雙方起過幾次衝突,柯性業戶氣不過,一狀告到官衙。還勞動官府親自前來查勘事件原委,不得已而介入協調。最後還立下了這兩座石碑,才化解這場爭端。

從碑文來看,這排水溝乃是柯性業戶之前的墾戶開鑿,田業既已歸柯性業戶耕種經營,若排水溝中真有漁利可圖,也應歸他所有。況且塭丁片面阻斷水溝,導致農田積水無處可洩,稻禾勢必無存。這種早期開墾時期的「越界」爭利糾紛,反映出當時大鵬灣周邊風行圍塭蓄魚。

這兩座石碑的原始立碑地點應該是在大潭塭一帶(即東港鎮大潭里),而非南平。據說,後來被棄入大鵬灣中,日治時期被烏樹官塭塭民發現,一度誤當成石頭公奉祀。然而,從日治時期台灣堡圖來看,烏樹官塭應該是在大鵬灣東側的林邊鄉田厝、崎峰村一帶,而非東港鎮南平。文武碑落腳南平的原因,至今無解。

 

球嶼曉霞詩雋永

 

當筆者走在鵬灣大橋、南平沙洲上,眺望外海,琉球嶼浮於海面,偶見漁舟穿梭。當海面能見度不佳時,琉球嶼像海市蜃樓般充滿迷樣。難怪清乾隆29(1764)年時,在鳳山縣〈今高屏地區〉擇定了最具形勝的「鳳山八景」,其中「球嶼曉霞」指的就是琉球嶼。之後,許多文人雅士總愛以筆墨妝點八景。清光緒10(1884)年,鳳山知縣黃家鼎隨興吟出的〈球嶼曉霞〉詩句雋永: 

鯤南天設小琉球,一嶼千家水上浮。

燦爛晴霞明海市,迷離曉日見蜃樓。 

綺橫平旦飛還駐,名類藩封禁又收。

散錦煥文開盛運,孤懸片土亦瀛洲。

從詩中可略窺,他迷戀眼前的景緻,以為看到了海市蜃樓。

此外,大鵬灣也有一則清代「茄藤港」暴漲的事蹟,記載在《台灣采訪冊》裡。茄藤港相傳就是今日南平港。這究竟是地方傳說,或者是地震引起的海嘯?實至今日,難以考究。但若從此說之來源推敲,其係清道光10(1830)年2月20日時,由恩貢生林師聖所呈報,可見並非販夫走卒間的訛傳,很可能是地震所引發的海嘯。

海嘯發生在清乾隆46(1781)年4、5月間,據說某日天氣晴朗,海水忽然暴漲,掀起的巨浪湧到茄藤港一帶,也就是林邊、東港的沿海地區。早期史家認為,在無風無雲的好天氣,海水會暴漲暴退,應是地震造成。於是就把這則傳說歸入〈祥異‧地震〉篇中,還被列為台灣史上重大地震、海嘯的紀錄。

 

雙管齊下減水患

 

漁塭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最嚴重發生在1979至1980年,根據水利署水準點檢測,林邊鄉的沈降速率竟達120公分/年。地層下陷使得氾濫嚴重,不斷氾濫也就加速堆積,這是大自然的規律。我們應重視濕地,濕地不但可以養活很多生物,如紅樹林海茄苳就進來搶地盤,招潮蟹也來,也讓地景變得繽紛。妙的是,土地因海水倒灌而鹽化,尤其是林邊溪口的河岸附近,蓮霧為求生存,反而留存養分、甜分而成知名的黑珍珠蓮霧。

當然,這都是無心插柳之作,我們還是得處理「水患」。過去為了減少水患,用堤防限縮溪水、直接排入海,卻未顧及沙丘、濕地的地理特性,再加地層下陷,水患當然加劇。不妨利用林邊溪沖積扇礫石的特性,讓水恢復舊流路,下滲為地下水,若真有多餘的水,就讓濕地接手消化,在洪水來之前,抽乾充作滯洪池。兩者並行,或可紓解。

把濕地拿來養水種電的綠能政策受到肯定,然而濕地也是生物覓食的樂園,一旦濕地空間被占據,陽光又被太陽能板攔截,後續影響如何?值得慎思。

 

(作者係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