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金廈生活圈─「兩制」金門方案|周陽山、吳成典 在 Facebook 上分享!

 

12日,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提出了「探索兩制台灣方案」的新訴求,備受世人矚目。其中特別針對金門與馬祖提出通水、通電、通橋和通氣的「新四通」主張。通水目前在金門已經落實,其他「三通」措施則有待繼續努力。

 

由於民進黨政府執意抗中媚美,反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近期已陷入空前低谷,還可能因為中美之間的貿易戰與軍事競爭而進一步惡化。如果蔡政府堅持反對「一個中國」,並將「美國優先」當成台海情勢發展的戰略前提,恐將迫使兩岸關係走向零和對峙,而給台灣的安全維護、民主穩定與經濟成長,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對此,金門人的感受甚深,從1949年以來近30年間承受多達1百多萬發砲彈,犧牲的軍民同胞不可勝數。為了避免兩岸之間的對峙更進一步惡化,本文以金門為切入點,藉「金廈共同生活圈」倡議作為試點,提出「一國兩制的金門方案」,以先試先行方式累積實踐經驗,尋求兩岸關係的新突破。

 

金廈共同生活圈發展前景

 

金門與廈門之間只有半小時的航程,距離很近,語言相通、文化相類、命運相倚。1993年,廈門人口約30萬人,當時金門是45千人,而今廈門有390萬人,金門則是13萬人。換言之,廈門市人口已成長了10多倍,不再只是一個以閩南文化為主的地域性首府,而成為中國大陸東南區面向世界的重要門戶。

20179月初,廈門主辦金磚五國會議,結合「一帶一路」計畫與金磚合作發展模式,成為東亞地區的最新亮點。金磚國家會議特別重視面向南方國家,推動「南南合作」與「南北對話」,並強化開發中國家之間的合作與發展。除原先的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這5個成員國外,還開拓了新的「金磚+」模式,邀請埃及、幾內亞、墨西哥、塔吉克和泰國5國代表與會,由此可見,金磚會議已成為開發中國家南南合作的一大焦點。據估計,金磚5國的總產值將在2035年超越G7各國,而廈門的地位也因此益形重要。

無寧唯是,廈門也已成為中國大陸面對東南亞、南亞和南太平洋的重要南向基地。2016年起,廈門大學正式在馬來西亞設立分校,對象為東南亞各地的國際學生;招生目標1萬人,主要以英語授課,今後將成為大陸推動教育南向政策的重要基石。

習近平在金磚會議的工商論壇中,特別強調金磚國家的特色是「合作而不對抗」,追求互利共贏,而目前金磚各國正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必須以創新促進增長。廈門市近年來積極發展新興產業,目前已達城市總產值的六成,這正是新興工業化國家以創新促進增長的示範。

 

從小兩岸昇華為大兩岸

 

金磚會議所強調的合作而不對抗、互利與共贏精神,正是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最佳詮釋,它不但能為兩岸建立新的默契與共識,也是突破當前兩岸困境的重要關鍵。如果能以「金廈合作模式」作為參考架構,改善當前兩岸關係,這也就是要將當前金門、廈門之間的「小兩岸」親緣關係,進一步昇華而為台海之間「大兩岸」的和平互利、共榮共信。而其中主要意旨有四項:

(一)和平共處,兩岸一家親。金門與廈門近在咫尺,無論語言文化、風俗習慣,乃至親緣關係均十分密切,自古以來即有「金門貴,廈門富」的俗諺。過去一甲子裡,卻因國共內戰,長期淪為兩岸對峙的戰場。然而,自冷戰結束以來,金廈兩地民眾卻秉持「兄弟泯恩仇,兩岸一家親」的寬懷與包容,和平共處,密切往來,並朝兩岸共同體、金廈生活圈的方向積極發展,應為今後兩岸關係發展的借鑑!

(二)平等互惠,雙贏小三通。「小三通」迄今已進入第19個年頭。由金廈航線出入台海兩岸的民眾,高達190萬人。目前每天有60多個航班來往金、廈、泉等地,充分照顧兩岸人民的便利與福祉。近年來,許多韓國、日本專家學者專程來金門體驗小三通,並搭乘來往兩地的航綫,他們對於金廈之間竟然能如此和平交往、積極互動深感佩服。如果兩岸領導人能依照小三通成功運作的模式,持續溝通、化解心結、掌握契機,一定可以捐棄成見,發展出良性互動的新兩岸關係。

(三)政策鬆綁,金廈生活圈。大陸方面業已表明會提供「建構兩岸新共識的政策創新動能」,並對陸客訪問金門減少行政手續和關卡限制。而金門當地的旅遊業、零售業近來在收入上也頗有進展。我方應該積極展現政策鬆綁的新動能,讓「金廈生活圈」的規劃及早實現,儘早完成大陸對金門的通電、通氣、通橋等計畫。而上述這些政策鬆綁無涉修法,只需積極對話、形成共識,一旦這些政策落實後,對於突破當前兩岸關係尤具「久旱及時雨」的關鍵效應。

(四)加強交流、金門大學島。我方應主動開放陸生來金門學習,初期名額定為每年招收1千位高校生,與目前在金的台生規模相當。同時,應授權台灣的大學院校與大陸高校合作,在金門開設專班、聯合兩岸及國際的優秀學者專家共同授課,結業後由合作參與的各校聯合授與學位。由於陸生的學習意願普遍高昂,對台灣的發展經驗尤感興趣,他們來金生活學習,不但對金門的經濟活絡挹助甚大,而且對今後兩岸關係的發展互動,也可奠立起堅實的基礎。

 

金廈生活共同圈規劃方案

 

「金廈共同生活圈」發展芻議,主要是參考美國「紐約與新澤西港口事務管理局」(簡稱「紐—新港務局」)模式,它在當前世界三大灣區中居於首位。另外兩個大灣區則是美國舊金山與日本東京。大陸去年提出的「粵港澳大灣區」計畫,是第四個大灣區。該計畫將結合香港、澳門和深圳、珠海等11個城市,形成一個居民總數近7,000萬人,年度GDP可高達1.6兆美元,經濟規模在全球排名第12。如果該計畫能夠落實,金門將結合閩南地區的廈門、泉州、漳州三市,共約1,800萬人口,形成大陸東南沿海的一個新灣區,而且也將成為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海陸兩綫交會的重點城市群,其發展優勢自是指日可待。

「紐—新港務局」為1921年透過州際協定成立的跨州界的交通管理機構,負責營運和管理紐、新兩州之間的大部分交通運輸設施,其中包含港口、機場、橋樑、隧道、地鐵、巴士站、商業中心和管理機構等。它的管轄範圍係以紐約港自由女神像為軸心,涵蓋方圓40公里半徑的區域,其中包括紐約市下屬的5個區、紐約州4個郡,新澤西州北部8個郡,一共有17個區、郡,總面積約3,900平方公里,涵蓋區域人口數近2,000萬人。

 

共同成立金廈港務管理局

 

準此,我們建議在金門、廈門之間,由兩岸政府主管部門授權,以公法人模式,共同合作成立「金廈港務管理局」,共構跨境大橋、共管金廈港區、共營航空站及其他各項交通設施,並經由平等協商,成立「金廈自由貿易區」,設置商貿中心,推動兩岸經貿合作的制度化建構,則金廈海域未來將會出現一片前所未見的榮景,化干戈為玉帛,並構建另一個「東方曼哈頓」。

為落實「金廈共同生活圈」規劃,必先推動金廈之間的交通網建設,其中,將以目前仍在建的翔安區大嶝機場為核心,建立起如下的交通網:

(一)從大嶝機場向南連結金門沙美鎮,設置地鐵線、公路橋和小三通港埠,自北而南,經由陸路、水運和捷運網等不同途徑,連結廈、金兩地。

(二)及早完工目前仍正在建的金烈大橋,並考慮進一步由小金門向西建設大橋及地鐵銜接廈門市區,形成連通金門、小金門、廈門三地的完整交通網。

(三)自小金門往西南方向,建置跨海大橋或隧道,連結漳州市,形成金、廈、漳三地港區完整的聯通網。進一步連結廈門市的捷運系統,將使得金廈漳三地的港口、機場與城市交通,連結於一,形成完整的「金廈共同生活圈」交通網。

上述規劃若能落實,金門將成為福建閩南地區交通網的核心樞紐,東連泉州、北接翔安、西連廈門本島、西南接通漳州,居民總數可達1,800萬人。而翔安大嶝機場完工後,每年載運量約為4,000萬人次,也將成為泉州、漳州、廈門、金門等閩南四地的交通軸心,形成真正的一日生活圈,同時肩負起「一帶一路」的海運起點,以及「金磚五國」聯絡樞鈕的雙重角色。這也將是「一國兩制金門方案」的重要實踐。

 

(作者前係金門大學教授、後係金門縣前副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