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上海自貿區對台灣的威脅與機會|馮國豪 在 Facebook 上分享!

  2013年8月22日,中國大陸商務部網站發布消息稱,「近日,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驗區範圍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四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總面積為28.78平方公里。」 8月25日,上海市出台42條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上海要結合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要求,爭取先行先試。8月26日,為解決有關法律規定在上海自貿區內的實施問題,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相關決定草案,《外資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文物保護法》這四部法律的有關規定,擬在上海自貿區範圍內暫停實施,時間為3年。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

  其實台灣早在今年3月27日就已經敲定設立自由經濟示範區(簡稱台灣自經區),主要為五海一空,包括高雄港、台北港、台中港、基隆港、安平港及桃園航空城等六個地區,也是作為未來全台灣開放的先行先試示範區,因此其開放的內容與幅度同樣受到重視。但不論自貿區或自經區的成敗關鍵因素均在政府,台灣政府相關部會必須動起來,並與地方政府充分配合,分進合擊,才有機會超越上海自貿區。看到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迅速通過四部法規,而台灣「兩岸服務業貿易協定」卻仍躺在立法院中,便令人憂心。

  依筆者看,台灣的自經區與上海的自貿區並非零和賽局,詳細比對其內涵,就可以發現兩者存在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設立自由貿易區的主要目的都是希望以開放的政策,來吸引更多投資、貿易及更多的商品流動等,因此兩個鄰近的自由貿易區必然會出現吸引產業投資及吸納人才的競爭。但是,另一方面,由於兩個自由貿易區之間可以形成免稅及關務便利等因素,而增加彼此的貿易量,從而帶給雙方更多經貿往來,讓雙方都得到好處。

  兩岸自經區與自貿區確實可能造成競爭。首先,上海自貿區由於進出口免稅,必然會吸引更多廠商去進行簡單加工再出口,而這些簡單加工出口模式原本可能會到台灣自經區進行的。其次,上海自貿區利率自由化的結果,會吸引更多資金過去,而這些資金原來可能會流到台灣。再者,上海自貿區開放外資以合資55%的最高比率投資電子商務,而這些外資原來可能有意來台投資,再以台資名義進入大陸,現在可能直接投資到上海自貿區。

  但除了競爭可能性外,也存在更多合作機會:

  一、上海自貿區與台灣自經區如果可以進行關務合作,只要經過一方的檢驗通過,另一方就不必再檢驗,即可藉由通關便利而增加雙方的貿易量;

  二、由於雙方都免除關稅,因此廠商可以同時在二區中形成生產鏈,加工生產再行銷到第三國。

  三、試點設立外資專業健康醫療保險機構、外商獨資醫療機構,台灣保險與醫療業者有豐富經驗,且兩岸文化相近,具有競爭優勢。

  四、融資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的單機、單船子公司不設最低註冊資本限制;允許融資租賃公司兼營與主營業務有關的商業保理業務。台灣相關融資租賃公司可作為台商後盾進軍大陸市場。

  五、在上海自貿區內,一元錢就可以創辦公司且大大簡化審批手續,一般一天就能完成申辦材料的審批,但若發生違法行為將受到諸多限制。這有助於台灣中小企業廠商靈活操作。

  六、商貿領域政策主要有允許外資企業經營特定形式的部分增值電信業務、允許外資企業從事遊戲遊藝設備的生產和銷售、通過文化主管部門內容審查的遊戲遊藝設備可面向國內市場銷售,這部分台灣廠商有具有競爭優勢。

  七、上海自貿區內的外商獨資建築企業可承攬上海市的中外聯合建設項目,取消過去建設項目中外方投資比例限制。台灣建商對華人區域文化較了解,具有相對優勢。

  八、文化與社會服務領域,取消外資演出經紀機構的股比限制,允許設立外商獨資演出經紀機構,為上海市提供服務,台灣演藝歌唱事業本來就對大陸民眾具有一定吸引力,取消限制有助於台灣影藝事業進入大陸市場。

  九、允許舉辦中外合作經營性教育培訓機構、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台灣因少子化對台灣高等教育造成衝擊,這部分開放有助於紓解台灣高教體系壓力,為紓解台灣教育體系壓力多了一個管道。

  上海自貿區正式掛牌成立前後均引起各方高度關注。李克強總理力排眾議推進上海自貿區試點的設立,顯示出中國新一屆領導人推動經濟改革的決心。上海自貿區試點的設立還被認為將使上海的港口、機場、倉儲、地產以及金融服務等行業獲益,並大幅促進上海的離岸經濟、港口經濟和總部經濟的發展,同時給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發展以正面輻射效應。對於上海市民和其他大陸民眾而言,上海自貿區的成立將方便他們的生活,在未來可以較低的價格買到進口的商品,以前無法購得的遊藝設備也能在自貿區購買。

  在上海自貿區試點獲得批准之後,中國大陸其他地區如:舟山、重慶、天津等地區均紛紛跟進,推出本地區的自貿區規劃項目以求獲得政策利多,促進本地區經濟發展。面對這種情況,亦有評論指出: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實質上是在分享「政策紅利」,有可能引起區域之間的惡性競爭。

  以筆者之見,台灣當局面對這樣的趨勢,除應積極推動自經區外,也應有更積極作為,帶領廠商深入了解上海自貿區的現況與問題,協助並帶領廠商搶進灘頭堡,以獲取上海自貿區的「改革紅利」。當然,政府與台商也要對上海自貿區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果保持高度警覺,隨時搜集資訊掌握進度,為台商爭取最大利益。

(作者係崑山科技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