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川普首次中國行受到關注|趙國材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川普即將在11月展開的首次中國行受到世界關注。觀察認為,如何做到一次成功的、特殊的訪問,需要中美雙方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拓展務實合作,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管控敏感問題,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保持溝通協調。

 

   美國總統川普將於11月3日至14日出訪日本、南韓、中國大陸、越南、菲律賓等亞洲五國和夏威夷。其中,最受關注的是中國之行。

 

將出席亞太及東協峰會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定於11月6日至11日在越南峴港召開,領袖峰會預計在10日、11日兩天舉行。川普出席元首峰會後,即轉往菲律賓出席第31屆東協(ASEAN)峰會。除出席區域高峰會外,川普也會與相關國家討論貿易及朝核問題。

美國華府外交界期望,川普訪問亞洲可以對北韓核武危機帶來轉捩點。尤其,美國將以通商問題為籌碼,迫使中國加強對北韓制裁的強度。

據了解,白宮方面原先認為,川普首次訪問亞洲,應以日、韓、中、越四國為宜,到越南是參加亞太經合會峰會,至於13日到14日在菲律賓舉行的東協峰會沒必要參加。但此一考量傳出後,菲律賓外長立刻在華府密集拜會了國務院和白宮,強烈表達菲律賓和東協希望川普出席本屆峰會的期望,以及此事對美國對該區域承諾的重要性,最終才敲定此次川普出訪亞洲的行程。

 

中美50年共生共享

 

中美兩國元首今年4月在佛州海湖莊園對話,發表聯合聲明表示,雙方將探討事關兩國人民利益的政策和措施,拉近兩國人民的距離,鞏固兩國夥伴關係,展示中美未來50年共生共享的理念。其中,以建立外交安全、全面經濟、社會與人文、執法及網路安全四個高級對話機制,作為雙方建立夥伴關係的四大支柱。

9月28日,川普會見大陸副總理劉延東時表示,他非常期待到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再度與習近平會面,他相信這次訪問會非常成功。

 

加強雙邊社會與人文交流

 

而劉延東向川普說明,在雙方共同努力下,首輪中美社會和人文對話取得積極成果,希望雙方認真推進教育、社會發展、科技、藝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一系列合作領域,發揮人文交流的獨特作用,不斷充實中美關係發展的社會和民意基礎。川普強調,美中兩國加強人文交流極其重要,希望雙方進一步擴大各領域的交往與合作。

中美雙方並認知,通過「美科技協議書」,把智慧財產權保護納入科技合作。兩國還將致力於及時分享新型流感病毒,預防和控制流感爆發。國務卿提勒森呼籲中國進一步開放衛生部門,讓美國衛生專家能提供醫療保健設施和服務。

在社會發展領域,雙方還討論了《中國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同意實施該法不會影響美國非政府組織在大陸的合法活動。中美執法與網路安全對話於10月4日登場,雙方討論了遣返罪犯、掃毒與打擊網路犯罪等議題。

 

中美有三大熱點議題

 

據筆者看,中美之間有三大議題,亟待尋求合作共識。一是朝鮮核武。朝鮮半島問題當務之急是採取管控措施,不要擦槍走火,不讓局勢升級。當前美國正在通過半官方、半透明的管道與朝鮮進行對話,如果美國能與朝鮮恢復談判、並達成有利於緩解朝鮮半島局勢的協議,俄羅斯將全力支持美國與朝鮮恢復談判,因為實現半島無核化是俄美的共同目標。

提勒森9月28日訪華,針對朝鮮問題提出了「四不」原則,即美國不尋求政權更迭、不尋求搞垮現政府、不尋求加速半島統一、不尋求為美軍越過三八線找藉口。不過,該原則至今尚未轉化為具體行動,重六方會談。

隨著平壤持續違反聯合國決議,推動發展核武技術,川普和金正恩公開互嗆,大陸的立場和作法在處理朝鮮核問題事務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中國回應對朝鮮的新制裁:「決不允許」朝鮮半島發生戰亂。大陸意識到,假如朝鮮持續推進武器研發,美日韓均不會坐視不理,因此,有必要遏制朝鮮發展核武器。

二是經濟貿易。中美是世界第一、第二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往來,對全球供應鏈具有重大影響,彼此間的分歧需要在談判和協商中解決。中美應重啟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並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

三是兩岸關係。台灣擔心川普訪問北京時會做出不利台灣的狀況,甚至簽署第四公報,美國國務院官員已確定不會有第四公報。另外,有關10月12日美國聯邦眾議院外委會通過「台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鼓勵美國與台灣之間所有層級官員互訪,筆者認為聯邦參議院應該不會通過該法。

 

(作者係本刊主筆、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