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從《查理周刊》槍殺案看恐怖主義與歐洲的排外情緒|俞力工 在 Facebook 上分享!


    1月7日巴黎《查理周刊》凶殺事件,導致12人死亡,8人受傷。該周刊的主要工作人員幾乎悉數被殺。次日一位至今來歷不明的恐怖分子又在街上殺害1名女警,而後又有一名黑人闖入一家猶太人經營的食品店,並殺害了4名猶太顧客。

案發後,媒體焦點集中於第一樁凶殺案,以及該事件所引起的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其主要傳達的信息是,法國人民不畏伊斯蘭世界的暴力挑戰,堅決捍衛言論自由與文化價值。與此同時,西方不少國家也舉行了同步的遊行示威活動,以表示他們對法國的支持。

作為觀察者,很難判斷西方民眾有多少能夠認識到:恐怖主義活動始終是一小撮極端分子的行為?從另一個角度觀察,也很難揣摩究竟有多少民眾明白:伊斯蘭教世界的絕大多數民眾,都像他們一樣的反對暴力行為?不過,能肯定的是,基督教世界與伊斯蘭教社會之間將更加水火不容,尤其是生活在西方社會,來自伊斯蘭教國家的移民,今後日子將更加如坐針氈。

 

歐洲早有排外情緒

 

早在查理案發生前,中西歐社會已不斷提出「船已擠滿」、「歐洲基督教國家不容許伊斯蘭化」的口號。當前歐盟成員國的伊斯蘭教移民人數大約有2,000萬,占總人口的5%左右。絕大多數都是二戰後出於經濟起飛、勞動力不足的需要,而從伊斯蘭教國家引進的外籍勞工。那時,所有歐洲國家對外籍勞工多持著歡迎態度。嗣後,即便在80年代失業問題浮現,右派政黨為了轉移目標而把失業的原因歸罪於「外籍勞工過剩」,開始限制移民人口,但彼時歧視伊斯蘭教少數群體的問題並不嚴重。

80年代國際上發生一個重大事件,即蘇聯為支撐阿富汗的左派政權,而向該國派遣了支援部隊。出於「打擊蘇聯占領軍」    (西方的提法)的需要,美、英、沙烏地阿拉伯、巴基斯坦等國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陸續培訓了數萬游擊分子(包括當地民兵與國際激進分子組成、以賓拉登為首的基地組織)。這種「以夷制夷」的策略,最初由美國民主黨設計,而由共和黨雷根總統和民主黨總統克林頓繼續貫徹,直到共和黨小布希時代才改弦易轍。

 

國際恐怖主義組織起源

 

1989年蘇聯撤軍之後, 雖然冷戰隨即宣告結束,美國領導的西方集團卻為了填補政治真空,而利用原先培訓的國際恐怖主義分子,對一些國家進行騷擾,其中包括俄羅斯、南斯拉夫、中國、伊朗與一些阿拉伯世俗國家(如伊拉克、敘利亞)。部分歐洲的伊斯蘭教年輕人由於聽信西方對敵對國家的惡意宣傳,便欣然加入上述的基地組織,並與一些東歐失業軍人、中西歐納粹分子共同組成雇傭軍,到前南斯拉夫進行騷擾。

大體來說,整個90年代恐怖分子配合西方戰略部署的居多,而其中有人由於洞穿西方以夷制夷的策略,突然決定對西方社會倒打一耙,造成破壞事件偶有發生。然而,這些活動,諸如1993年雙子大廈第一次受到定時炸彈攻擊,以及1998年美國駐肯亞與坦桑尼亞的大使館遭到嚴重破壞等等,但這既沒改變西方集團繼續推動以夷制夷的策略,也未嚴重波及歐洲一般的伊斯蘭教群體。

2001年911事件所促發的反恐戰爭可說是一個轉捩點。由於小布希把過去培植的一個個激進組織(包括中國的東突分子)定性為「恐怖主義組織」,同時又以反恐為藉口,擴大對伊斯蘭世界的軍事侵略,此外還逼迫伊斯蘭教國家對境內的恐怖主義組織進行圍剿。此政策無異於向前盟友(恐怖主義組織)正面宣戰,並不惜以直接發動戰爭、造成數千美國軍人死亡為代價。除此之外,為「防止恐怖分子的襲擊」,必須加強安全措施、約束人民的自由權利,大幅度增加軍事開支等。於是乎,反恐戰爭一時風聲鶴唳,不僅造成西方人民的不滿,也讓他們一併遷怒於整個伊斯蘭教世界,其中包括對境內的伊斯蘭教移民產生敵對情緒。

2008年歐巴馬當選後,即刻終止反恐戰爭和單邊主義,但又重新拾起小布希放棄多年的以夷制夷政策。具體而言,便是減輕對恐怖主義組織的壓力,重新大規模培訓與裝備恐怖主義組織,並暗地差遣他們前往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埃及、敘利亞、伊朗、俄羅斯、中國大陸等地進行破壞。這也是為何在此階段,中、俄兩國原已平息的恐怖主義活動,突然又急劇增加的最大原因。至於單邊主義,除了理解其目的在於「假恐怖主義組織之手打擊敵人」之外,也意味著團結更多的西方盟友(如歐洲聯盟),以便聯合一起對利比亞、敘利亞等國進行軍事干預。

 

ISIS崛起

 

2014年,國際局勢再次面臨一個轉捩點,即從年初開始,前往敘利亞進行顛覆的一支恐怖主義組織逐步入侵伊拉克若干地區(主要為西北部),並宣布成立伊斯蘭國(ISIS)。這批人,原來招募自世界各地的伊斯蘭教社會,由於不斷讓西方媒體標榜為「民主戰士」,自然吸引了許多歐、美洲的伊斯蘭教激進年輕人    (單是歐洲就有上千人),其幕後支持者除了美、英、法、以之外,還包括卡達爾、沙烏地阿拉伯、約旦、土耳其(多在土耳其集訓、整編、武裝)。這次他們突然轉移陣地的原因,不外是俄羅斯支援敘利亞的態度突轉強硬,此外,集結於敘利亞的十多個恐怖組織無法協調,甚至互相火拼。

另一個重要因素則是,他們受到迄今靠邊站的伊拉克遜尼派激進人士的熱烈歡迎。至於ISIS是否直接受到美、英集團的指使?是否目的在於伊拉克境內建立一個平行於庫爾德自治區、什葉派勢力的「屬於遜尼派所掌控的第三個國中國」?目前還有待觀察。不論如何,西方媒體陸續展示ISIS的濫殺圖片與視頻,並故作聲勢地「對其進行軍事打擊」的承諾,在西方社會引起一陣「反伊斯蘭」的情緒,也導致各地的遊行示威。

其實,「歐洲伊斯蘭化」根本是無稽之談。原因在於伊斯蘭教人口目前只占歐盟人口的5%。更何況,其第二代子女受歐洲文化影響,生育率急劇下降,完全沒有形成多數的可能。其次,歐洲伊斯蘭教人的處境與美國的全球戰略部署息息相關,而且關鍵在於,早在查理事件案發前,歐洲的排外情緒已在發酵;案發後,該情緒自然會加劇。

不能忽略的是,迄今所有的歐美國家境內發生的重大恐怖主義破壞事件,無一不是疑雲密布。例如,911事件至今,美國官方無法舉出任何「塔利班政府或基地組織幕後指使」的證據。相反的,官方的調查委員會成員紛紛指稱,其調查報告「受到政府的干擾與擺佈」。此次查理案的兇手完全是職業殺手,犯案手法絕非一般恐怖分子所能比擬。更何況,唯一對外展示的視頻竟無法解釋,為何警員頭部遭槍擊卻不見任何血跡?此外,這次破案經過也頗為傳奇,警方竟然能夠在罪犯遺棄的汽車內找到一份身分證,其破案過程與911事件「在廢墟裡找到一本劫機者的完整護照」很是雷同。

作為本文結束語,以下不妨摘錄一段培訓恐怖分子的原始設計人,即卡特總統的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於1998年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時的對話:

記者問:你們支持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使得這些未來的恐怖分子又有武裝,又有技術,你毫不後悔嗎?

布答:就世界歷程而言,究竟什麼是最重要?是塔利班重要呢?還是蘇聯帝國的崩潰?是些瞎鬧的穆斯林重要呢?還是解放東歐和結束冷戰重要?

記者問:瞎鬧的穆斯林?不是一再有人強調當前全球最大的禍患就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嗎?

布答:這是無稽之談!如果認為西方非得採取全球戰略來對付伊斯蘭,則是愚蠢不過。我們只要理性地加以觀察,不要煽情,不帶情緒,世上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全球性伊斯蘭教運動,伊斯蘭只不過是個擁有15億信徒的宗教。在沙烏地阿拉伯原教旨主義、摩洛哥溫和派、巴基斯坦軍國主義、親西方的埃及、或世俗化的中亞之間,難道會有任何共同點嗎?他們之間的聯繫,決不會比基督教國家之間更多。

 

 (作者係旅歐政治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