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雖在內容上有突破性的創新,但仍困難重重、滯礙難行。筆者認為,唯有兩岸攜手合作,共同打造東亞供應鏈,新南向才有成功的機會。
迨自1994年,李登輝提出南向政策以失敗坐收後,接任者陳水扁於2002年重啟南向至今,可說是跌跌撞撞逾20年,成效不如預期。新政府提出新南向政策,希望構建與東南亞各國多元、多面向的夥伴關係,加強台灣和全球、區域連結,並降低對大陸單一市場的高度依賴(參考表1)。
有論者謂,新政府欲以新南向政策取代西進、親美近日來取得TPP門票,應是「遠中」、「去中國化」的政策考量。儘管新政府心意已堅,但各界仍有諸多疑慮。究竟,新南向政策是否因捨大陸市場而重蹈南向覆轍,鎩羽而歸?還是兩岸攜手合作,打造新南向;甚至取得TPP或RCEP門票而畢其功於一役,共創雙贏?頗值深入討論。
東協商機大發展前景可期
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簡稱「東協」,成立於1967年8月,最初成員國僅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及泰國,而後汶萊、越南、寮國、緬甸和柬埔寨陸續加入,成為今日的東協10國。迨自1980年始,東協地區的年平均經濟成長率約5.4%,遠高於全球平均值。這10個成員國的名目國內生產毛額(GDP)加總達2.3兆美元,在亞洲排名第3;人口將近6.5億,且具人口紅利及充足的勞動力,是繼中國與印度的第3大市場。東協經濟共同體(AEC)於2015年底成立後,展現新一波的前景與商機。其中,伊斯蘭市場商機潛力無窮,是值得開發的一塊璞玉。
由表2可看出,台灣與東協10國近10年來的進出口貿易一直保持穩定態勢,僅在2009年金融海嘯後及2015年全球不景氣時略顯衰退,冀望新南向後能有突破性的進展。
另就台灣的對外貿結構觀察,在2015年,以大陸(含香港地區)的712億美元占我出口比重39%最重,其次第2大市場為東協10國逾500億美元,占整體出口比重為18.2%。對美國出口則占整體比重12.2%;對歐洲出口占比重9.1%;在東協地區中,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東協六國更占其中98.2%;這結果凸顯以出口導向的台灣經濟,對中國大陸依存度高,而東協則是台灣第2大出口市場。
準此以觀,未來新南向應加強與這些國家的經貿合作。但由表3可發現,台灣在東協6國的競爭對手國中,以大陸的出口比重最大,其次為日本、美國及南韓;台灣顯然居後,此也意謂,後續仍有努力的空間。
執行新南向困難重重
坦然而言,新南向政策雖目標遠大,但執行上卻困難重重,包括:
一、「去中國化」是否會更強化紅色供應鏈的自我完善,而加速台灣邊緣化,值得深思。
二、台灣跟東協國家之間並未簽署投資保障協定,風險難以迴避。又東南亞國家反華情緒抬頭,政治情勢不穩定;去年發生越南暴亂造成台商工廠被大肆破壞,尚歷歷在目;近期又發生台塑河靜鋼鐵,因遭越南民眾抗議破壞海洋生態而遭下令停工,並罰5億美元,此事件是否會對新南向造成阻礙?新政府是否能夠保障台商安全無疑?
三、大陸所主導的RCEP涵蓋東協10國及印度,其與大陸貿易關係極為密切,自然受到大陸牽制。
四、貿易型態不斷演化,過去由日本進口原料,再由台灣加工,並出口成品至歐美的三角貿易模式早已被打破。大陸崛起後,已蛻變為日本進口原料及零組件,再由台灣加工成半成品或中間財;然後至大陸組裝,出口成品至歐美等國的四角貿易。依此來看,實難與大陸脫離。
五、中國自2002年起即積極與東協建立貿易關係,陸續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定、貨貿協定及爭端解決協定等;截至2010年,中國與東協國家有高達93%的產品貿易關稅降為零。自2011年起更積極擴展與東協的自貿區(又稱東協+1),並躍居為東協最大的貿易夥伴。李克強復於2013年提出中國—東協自貿區升級版,進一步加強經貿投資合作、改善總體的市場准入條件及雙邊貿易平衡,自2014年9月啟動首輪談判,冀望雙邊貿易總額在2020時達1兆美元。此外,RCEP自2012年宣布啟動談判,目前已進行了12輪談判。特別是中印兩國在經貿關係上日益緊密,雙方已就「一帶一路」及亞投行進行實質合作。
兩岸攜手打造東亞供應鏈
蔡政府的新南向不妨由區域性的供應鏈整合來思考,結合大陸市場,善用兩岸原有的合作基礎進軍東協,邁向世界,則成功的機率必然提升。近日,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主任黃志芳表示,「政府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不意味要放棄中國大陸市場,而是要為台灣經濟尋找更大的推動力量,兩岸經營東南亞,不但不互斥,還可相輔相成。」若然,也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依本文所述,新政府應思考如何整併供應鏈,進而與大陸合作,建構東亞供應鏈;舉例來說,鴻海到印度投資設廠,許多原物料及關鍵零阻件可直接從東南亞供應,也可以從中國大陸供應,這就是所謂的東亞供應鏈。綜合言之,筆者認為,唯有兩岸攜手合作,共同打造新南向,才能共創雙贏。
(作者係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