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美國在國共內戰期間只顧自身利益|高靖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兩岸分離70年,實與美國對國共內戰的曖昧態度有關,又與兩岸分裂後美國或暗或明地鼓動台獨有關。美國只顧自身利益的作為,兩岸中國人不可忘。

 

國共內戰期間,美國先介入調停內戰,強迫國府接受國共聯合政府,接著又對國府禁運軍火,造成所有換裝美式配備的部隊都發生彈藥不足的問題。當國府不願接受美國的政治壓力時,美國即開始對國府採取冷漠的態度。另一方面,美國想承認中共贏得內戰的事實,但基於亞太戰略的考量,又不願意台灣被中共掌握,因此,美國採取了許多策略,外人以為是因美國愛台,其實只是利用台灣為其政治操作的籌碼。

美欲利用國共內戰控台

1949年下半年,美國發布中國政策白皮書,為其失敗的中國政策推卸責任,其中內容嚴重打擊國府。共軍在當年4月攻陷南京時,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留在南京觀望,未料發生共軍士兵闖入司徒雷登官邸的外交事件,共軍也砲擊航行在長江的英國軍艦紫水晶號。而東北戰事結束後,美駐瀋陽外交人員也遭到中共關押,這些事件都使得美方逐漸改變了先前的觀望態度。

早在1948年底東北戰事結束,徐蚌會戰剛剛開打,美國即認識到國府可能失敗,必須調整政策。白宮國安會前後有10項指令,NSC37NSC37/9,陸續由國務院、國防部提出政策指導。美國的介入雖沒有改變國府在內戰的失敗情勢,但兩岸分裂卻在美國的介入下延續至今。

NSC37號文件

美國早在194811月就注意到國共內戰可能影響台灣。1948121日白宮國安會第37號文件NSC37,標題即為台灣戰略重要。這是代理國務卿羅維特(Robert Lovett)要求評估如果台灣與其鄰近島嶼受到共黨控制,對美國安全的戰略影響。這份文件的附件,是美軍參謀聯席會在118日依據國防部長命令對台灣戰略的分析。

美軍認為,台灣若被蘇聯影響的共黨所控制,對美國安全有不利影響。如果美國無法阻止中共控制中國的機場、港口、沿海岸的鐵路車站等,美國在戰時將無法使用這些設施。從戰略觀點來看,這加強了台灣的潛在價值,台灣可作為戰時的基地,可以用來集結部隊,進行戰略空戰任務,並且能夠控制鄰近海路。

從這份文件可發現,台灣雖在二戰後重新回到中國版圖,但美國只擔心台灣若被其最大敵手蘇聯的勢力控制,就會對美國安全發生影響。美國毫不在乎國府的存活,而且認定中共就是接受蘇聯指令的敵對勢力。

NSC37/1號文件

1949119NSC37/1號文件,主題是美國對台灣問題的立場,附件是國務院所提報有關美國對台政策的文件,提供國安會討論,討論若有共識,隨即陳報美國總統,由總統發布命令。

根據前一項NSC37號文件,美軍認為,如果運用適當的外交與經濟措施,使台灣不受共黨控制,符合美國的利益。國務院也認可這項結論。國安會建議可以藉由與國府協商後占領台灣,或在國府崩潰後直接占領台灣。美國也可以與國府談判協議,讓台灣作為美軍基地,並讓美軍在台享有治外法權。不過,國安會分析,這樣做會造成美國在大陸的立場更加複雜。顯然,白宮在這個時刻對與中共發展關係仍存觀望態度。

國安會另外建議支持非共黨勢力的中國人控制台灣,運用美國的影響力,勸阻國府將台灣作為避難所,阻止國民黨官員與其家屬逃難到台灣。國安會甚至認為,只要符合美國利益,應該準備運用台灣人的自治運動(其實就是台灣獨立),阻止共黨控制台灣,最實際的方法就是將台灣自大陸獨立出來。美國謹慎地與潛在的台灣本地領袖保持接觸,並利用台灣人的自治運動。

NSC37/2號文件

23日的NSC37/2號文件,建議將NSC37/1號文件的結論,提交總統參考。可見這個時期美國考慮使用各種可能的政治手段,將台灣自大陸分離出來。

NSC37/3號文件

211NSC37/3號文件,國安會認為,一旦外交與經濟手段無法防止共黨占領台灣時,美國必須採取軍事手段。參謀聯席會所提出的附件認為,台灣對美國的安全有重要地位,但考慮到美國當時的軍事力量與全球義務的不對稱,若在台灣部署美軍,可能無法應付其他地區的緊急狀況。美軍以防止共黨控制冰島與台灣做比較,冰島對美國的安全有直接的重要,但台灣卻不是那樣重要,因此,不應承諾動員美軍武力,但可以讓小規模艦艇泊靠台灣港口,美軍在台灣的活動僅限於維修、空中交通及人員休閒活動。

NSC37/4號文件

218NSC37/4號文件,國安會提出可以立即對台採取的措施,包括國務院必須強化美國在台的代表,指派高階官員到台灣,這位高階官員要向台灣省主席陳誠表達,美國不樂見大陸的混亂波及台灣,如台灣當局持續治理不當,可能使國際輿論轉向支持台灣自治。並且鼓勵主動積極的台灣人在政府中享有實權,美國也關切大量的大陸人流入台灣會造成台灣的經濟負擔。美國希望台灣當局面對台灣民眾時,能從先前台人對大陸人統治的反應學到教訓。

NSC37/5號文件

194831NSC37/5號文件,是國安會執行秘書在美軍與中情局、國務院等的協助下完成的報告,提供給總統決策參考。美軍仍然認為,對台灣採取全面軍事介入是不智的,美國原該透過國務院提高在台灣的代表,且要求台灣省主席提出改革的保證,美方才會對台灣提供經濟援助。隨著大陸內戰情況的惡化,共軍渡過長江,攻陷南京、上海,國府行政院遷往廣州,內戰情勢急轉直下,美國又重新思考其對台政策。

NSC37/6號文件

84NSC37/6號文件,要求參謀聯席會對美國在台灣的軍事利益,向國安會提出建議。備忘錄要大家思考,台灣是否重要到必須由美國派軍隊占領。

NSC37/7號文件

822NSC37/7號文件,參謀聯席會完全不同意美軍占領台灣,因為這必然需要投入主要的兵力,而使得美國無法應付其他地區的緊急狀況。即使經與台灣當局協議後占領台灣,參謀聯席會仍反對,因為這種承諾很難改變,可能須投入更多軍隊。但參謀聯席會認為,由於台灣情勢的可能發展,美國需要用各種辦法阻止美國在菲律賓、琉球、日本的地位弱化,也必須將台灣納入美國整體亞洲政策的考量。

NSC37/8號文件

美國眼見當時廣州情況危急,蔣中正與李宗仁兩人的權力鬥爭白熱化,106NSC37/8號文件,認為對台灣唯一有影響力的是蔣中正,美國不會派兵防衛台灣,但台灣必須改革,美國才會提供援助。美國認為採取行動的適當時機應該是在廣州失陷之後,因為屆時各方都會看清蔣、李兩人的權力關係。

這份文件顯示,美國毫不在乎中華民國的存亡,只在意美國在亞洲的戰略利益有無受到影響。當蔣中正在台灣的控制越來越穩固時,美國很務實地願意與蔣打交道,而不願意在情勢未明朗前,與國府兩位領導人打交道。

NSC37/9號文件

1227NSC37/9號文件表示,美國在台的軍事援助必須逐步擴充政治、經濟、心理方面的許多方案。蔣中正在台灣成立了總裁辦公室後,國安會務實認識到蔣中正對台灣的控制,但國務院內仍有人主張在台發動政變,推翻蔣中正、推動台獨,確立台灣自大陸分離出來的事實。

肯楠露出了美國的真面目

美國國務院政策規畫處處長喬治‧肯楠(George Kennan)曾於194976日提出備忘錄,建議美國基於戰略安全利益,不能讓台灣為中共所有。他表示,使台灣自大陸當局分離開來唯一的機會是趕走國民黨當局,建立一個臨時的國際或美國政權,讓台灣人舉行公投,決定台灣的地位。

肯楠為了美國的利益,主張推翻美國在戰時「開羅宣言」的立場,否定中國對台灣的主權。他並建議美國動員菲律賓、澳洲、印度、巴基斯坦、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共同派兵參與占領台灣的軍事行動,並將在台灣的大陸政治與軍事成員通通送走。

美國對台灣的算計始終在於地理戰略價值,當國府政治、軍事失利後,美國即想越殂代庖,直接奪取台灣,以免由敵對勢力所控制,其自私自利,毫不尊重他國的自主性,才是美國的真面目。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