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俄羅斯與中東的最新情勢發展|姜書益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最近敘利亞準備修建一條通往裏海、中亞,與中國「一帶一路」相對接的鐵路,伊朗則準備租借敘國的拉塔吉亞港而進入地中海,俄羅斯亦要求擴大塔爾圖斯港的租借範圍,顯示中東新情勢已逐漸成形。

 

 

中東、裏海鐵路的修建

 

最近敘利亞政府在推動修建一條聯接伊拉克、伊朗,後經裏海、中亞而通往中國的鐵路。敘國媒體表示,早在2011年內戰爆發之前,政府就有修建此鐵路的計畫,敘利亞正就此事與兩伊政府進行討論,希望儘早完成這條聯結三國的鐵路系統。報導並謂,三國已與中國達成共識,此計畫將成為中國「一帶一路」向中東地區的延伸。儘管報導未提及俄羅斯,不過它亦可經由此鐵路,以陸路方式與地中海地區相聯結。

由於這條聯結裏海與地中海的鐵路線極具戰略意義,因此極可能會遭到敘利亞武裝份子的破壞,更有可能受到美國的陰謀阻撓。俄外長拉夫諾夫說,「恢復敘利亞國內穩定的先決條件是,敘國必須先恢復其對該國東北地區的控制」,但該地區目前仍在美軍控制之下。此外,敘伊鐵路今年預定修建的幼發拉底河段,必須經過兩國主要油田區,這一地帶曾是IS占領區,目前仍不時有IS殘餘份子在活動。另外,以色列政府擔心伊朗可能會利用這條鐵路運送武器,支援阿塞德政府和黎巴嫩真主黨,所以不排除對這條鐵路進行轟炸。

 

什葉派的新月形地帶成形

 

敘國交通部長阿里哈莫德表示,敘國50%的公路約5,000公里,以及75%的鐵路約2,400公里,在內戰中遭到破壞,恢復交通基礎建設需花費4.7億美元。如果中國投資中東鐵路,俄羅斯也將受惠。土耳其政治觀察家認為,中俄在中東的戰略上顯著不同,中國進入敘利亞主要著重在經濟目的,俄羅斯則在於協助敘國的軍事發展,所以中國雖未派遣一兵一卒,卻很可能是敘利亞戰爭中的最大贏家。

中東另一項危機也在醞釀發展,就是伊朗正試圖與敘利亞濱地中海的港口進行聯結,而且即將於今年101日正式實現,因為伊朗已正式租借敘國的拉塔吉亞(Latakia)港。俄國媒體認為,伊朗租借的拉塔吉亞港距俄海軍基地塔爾圖斯(Tartus)不遠,倘美、以對伊朗採取敵對行動,很難不波及俄羅斯。拉塔吉亞目前仍由法國公司承租,今年10月以後將改由伊朗租用管理。目前美、以尚無特別反應。不過以色列曾表示,將阻止伊朗能源及貨物從海上進出,並稱以色列絕不接受其邊界上出現任何伊朗的軍事基地。以國空軍也曾多次攻擊敘境的伊朗軍事基地,倘德黑蘭取得拉塔吉亞港,由裏海到地中海的「什葉派的新月形地帶」戰略構想將正式成形。

伊朗租借的拉塔吉亞港未來極可能會成為美、以的攻擊目標,美國國務卿龐培奧曾指出,伊朗革命衛隊與敘國經濟關係極為密切。言下之意,所有經過該港與伊朗進行經濟活動的國家,應自行負擔後果。大馬士革一再要求美軍從敘利亞撤離,並退出戈蘭高地。最近巴格達也公開要求美軍從伊拉克撤離。這三國的合作可視為阿拉伯與伊朗的新反美、以聯盟。因此,華府、台拉維夫與德黑蘭新一輪的軍事衝突顯然已正式展開。

表面上看,這項衝突與俄羅斯無關,但若任由伊朗在敘利亞的地位被削弱,間接將造成敘利亞政府的不穩,這不符合莫斯科的利益。此外,若俄羅斯失去從裏海到地中海的陸路交通聯繫,也不符合其利益,因此,莫斯科堅決反對任何反伊朗、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但基於現實考量,俄羅斯充其量只能採取一些外交和政治手段抗議而已。

 

俄國調整對敘利亞的關係

 

最近沙烏地阿拉伯國防部副部長莫罕穆德沙雷曼親王,率團前往莫斯科出席第8屆「國際安全會議」。觀察家指出,有鑒於鄰邦紛紛恢復與敘利亞的外交關係,沙國政府最近已開始認真考慮,希望能平衡土耳其、伊朗在敘利亞的影響力,而莫斯科也希望沙烏地阿拉伯重返敘利亞,俾平衡本地區的國際關係。

最近,沙國因「卡舒吉事件」遭到國際指責,而俄羅斯是世界上少數未指責沙烏地阿拉伯的大國。此外,伊朗在敘利亞的影響力增加,對俄、沙兩國的壓力越來越大。最近沙國親王更公開表示,中東國家目前正面臨希望穩定或與伊朗發展關係的選擇。沙國媒體出現很多要求重新調整對敘關係的報導。

普丁的特別代表拉夫連契耶夫最近訪問利雅德,沙國表示願與敘利亞發展官方往來,拉夫連契耶夫立即前往大馬士革,向阿塞德總統傳遞這項訊息。從2018年起,阿拉伯聯盟國家便陸續恢復與敘國的外交關係,迄今已有10多個阿盟國家與敘國恢復正常關係,這與「海灣國家合作協會」的努力有關。由於該協會發現,土耳其和伊朗在敘利亞的影響力急速膨脹,除卡達外的阿拉伯國家對此感到憂慮。因此莫斯科認為,沙烏地阿拉伯的參與,或可平衡伊、土在敘利亞的影響力。

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教授柯薩奇認為,沙烏地的錯誤政策,使其對敘利亞的影響力不及域外國家,沙國雖希望在敘利亞問題上獲得突破,並與阿塞德恢復往來,但又不願放棄對反對派的支持。他認為,對沙烏地而言,阿聯酋是對抗卡達和伊朗的重要盟邦,但兩國的外交政策立場並不完全一致。阿聯酋表面上與伊朗關係不睦,但兩國的經貿關係卻很密切。沙烏地阿拉伯外交極其保守,立場調整也非常緩慢,經常是先看其他盟國與伊朗關係的改變結果,然後才會決定其本國的政策方向。

 

中東形勢更加複雜

 

49日川普訪問埃及,在與塔赫塞西總統會談後,開羅當局立即宣布禁止伊朗油輪通過蘇伊士運河,敘利亞隨即陷入能源短缺情勢。但俄國副總理鮑里索夫最近訪問大馬士革,阿塞德總統同意一周內將俄國於2016年租借的海軍基地塔爾圖斯全部基礎設施租予俄方。但莫斯科的行動仍不及德黑蘭迅速,因為早在225日阿塞德訪問伊朗時,雙方即簽署拉塔吉亞港租借協議。

敘利亞與兩伊的合作已引起美國和以色列的極大憂慮,以國總理納坦雅胡訪問莫斯科時,雙方就此問題進行討論,因為華府無法控制伊朗、伊拉克到敘利亞的陸路交通線,不過德黑蘭雖取得向地中海擴張的有利情勢,但伊敘鐵路沿線目前仍是IS殘餘份子的活躍地區,他們不斷攻擊這條「什葉派的新月形地帶」。根據俄方情資顯示,美軍透過這批IS殘餘力量,不斷破壞大馬士革對幼發拉底河沿岸的掌握,因此美國在敘利亞戰場上仍有所斬獲。而伊朗、伊拉克兩國的石油公司至今仍無法定期供應其急需的石油。根據目前情勢,美、以似已同意由俄羅斯取代伊朗,向敘利亞供油。事實上,在內戰爆發前,敘利亞一直使用塔爾圖斯港出口石油。

2017年俄國軍方指出,過去敘利亞的能源產量居世界第33位,石油蘊藏量約25億桶,天然氣蘊藏約為3,000億立方公尺,主要購買者為德、義、法、俄、奧、西等西歐國家。敘國2010年在西方對其制裁前,每天產量約40萬桶,但內戰爆發後,生產和運輸系統遭到嚴重破壞,敘國石油生產大幅減少,目前敘國生產的原油多經土耳其和伊拉克庫德地區走私出口,收入未進入敘國的國庫。現今敘利亞石油生產地區皆不在政府控制之下,這或許是敘國政府同意俄方擴大租借塔爾圖斯港的原因所在。

 

結語

 

在敘利亞的內戰即將結束之際,中東的新危機已開始醞釀,因為敘利亞、伊拉克、伊朗三國鐵路系統的修建和拉塔吉亞港的租借,連結裏海和地中海,甚至與中國的「一帶一路」相銜接。然而「什葉派的新月形地帶」的成形,不僅對伊斯蘭遜尼派國家構成威脅,伊朗勢力向地中海擴張,更成為美、以的心腹大患。特別是俄羅斯更可利用敘伊鐵路從陸路與中東地區連結,而一直受美國培養的伊拉克政府轉而與伊朗接近,更令華府大失所望。

最近美、法艦隊在波斯灣大舉集結,華府企圖迫使德黑蘭就範,大戰似有一觸即發之勢。不過,俄羅斯堅決反對任何反伊、敘的軍事行動,但基於現實考量,莫斯科充其量只能進行外交抗議。此外,觀察家認為,俄、中對敘利亞的戰略觀點不同,中國著重在經貿發展,俄羅斯著重在軍事,所以儘管大陸未派一兵一卒,仍可能是敘利亞內戰的最大贏家。

 

(作者係前駐俄羅斯資深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