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8日,輔仁大學在台慶祝創校90週年校慶。海峽兩岸及海外的輔仁校友都希望這一所創立於1925年北京的學校,能在北京復校。
子曰:「必也正名乎」。從北京到新莊,輔仁大學不曾改名,只是在環境的逼迫下,贅前語屢有變動。輔仁大學是宗座的天主教大學,法定全銜為「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羅馬教廷的正式名稱為天主教輔仁大學,簡稱輔大。
北京輔大飽經歷史淘洗
1913年英斂之在北京西郊香山靜宜園成立輔仁社,招收天主教青年,授以經史百家之學,儼然私塾之姿。英斂之自述輔仁二字取自論語顏淵篇,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就是君子以知識結交朋友,以朋友輔助仁義;期望學子們藉著學問,集合志同的朋友,共同發揮仁道的精神。
1918年,因經費拮据而停辦輔仁社。教宗聖本篤15世對在中國創設公教大學始終關心,屢派特使來華視察,晤見英斂之,聽取其創校願望。後來,委請美國本篤會進行在華創辦公教大學,1923年全美本篤會決議承擔建校責任。1925年,奧圖爾神父被任命為北京公教大學校長,永租濤貝勒府為校地,成立大學預科,取名北京公教大學附屬輔仁社,又名國學專修科,有23位子弟註冊到課,同時呈報北洋政府教育部立案。
1927年,首次董事會決議更名為輔仁大學,全名為私立北京輔仁大學,1928年因應政治情勢,改名為私立北平輔仁大學。1933年,全球經濟恐慌,輔仁大學的基金貶值,本篤會難以為繼,教廷要求源自德國的聖言會接辦,直到1952年關閉。美國本篤會承辦在先,德國聖言會接手在後,一美一歐,國際性十足。
日本占領期間,北京的大學多數被迫關閉,其他在日本監督下繼續開課的大學都不受學生歡迎,輔仁大學則是例外。這所國際性的大學,外籍教師中很多為德國人,德國與日本有結盟的關係,繼續開課,即使很多美籍神職教師被逮捕入獄,仍能捍衛學術自由、保護愛國師生、反抗日本人的威權,普受學生歡迎。
1945年戰爭結束,情勢丕變,德籍神職人員遭驅逐。由於輔仁大學是由沒有國籍色彩的聖言會管理,於是把德國籍神父派至其他國家,調派美國籍的聖言會士擔任教職,繼續維持營運。
1950年10月12日,輔仁大學正式被大陸的中央人民政府接收,當時的教育部長馬敘倫曾說:「身為教育部長,今日我希望表達我們對教會的感激之情」,並且承諾認真經營輔仁大學。然而,1952年暑假,大陸高等教育重新規劃,輔仁大學8個學系被併入北京師範大學,其他學系分別被併入北京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法政大學等校。校址被納入北京師範大學。
在北京消失的輔仁大學,幾年後,在台灣重新發芽。
北京校區具中國庭園旨趣
輔仁大學在北京的校地,係於1925年3月20日以一次付款16萬元而永租的條件,取得清朝多羅貝勒載濤府第的土地及房舍,作為大學校址,佔地65畝,相當於4.46甲。1952年輔仁大學被解散後,原先北京內城內五區、在定阜大街1號濤貝勒府的校園,被併入今日的北京師範大學,迄今仍供該校教師培訓學院繼續使用,但內有輔仁大學北京校友會及中國天主教愛國會。
清朝濤貝勒府前身是18世紀初康熙皇帝的第15子愉恪郡王胤禑的愉郡王府,18世紀末乾隆時期轉為權臣和珅的宅邸,和珅失勢後被賜給了恭親王奕忻;到了20世紀初,醇賢親王奕譞的第七子載濤過繼給鍾郡王奕詥為嗣,承襲貝勒爵位,遷居愉郡王府,然後擴建為濤貝勒府。民國後,輔仁大學適時伸出援手,沒有淪為商場或住宅,保留了文化的氣息。
當年比利時傳教士格里森設計的輔仁大學,融入了中國的建築元素,充滿中國庭園的旨趣。校園曾被描述為:其雕欄畫棟之清麗細緻,正如南北朝詩中的宮廷派,其松柏之優雅靜謐好比唐詩中的田園詩,其亭廊之曲折委婉又有幾分似宋詞中的小令,其野花小草,無意拈來還有些許元曲的俏皮嫵媚,清雅況味,是京城中極罕見的。
現在的濤貝勒府已被一分為二。南半部的馬圈、空地及花園,經建築師規劃,成為輔仁大學舊址,門牌號為定阜街1號。北半部的住宅區,則成為北京市第13中學的校舍,門牌號為柳蔭街27號。
新莊浴火復校有成
1956年,北京輔仁大學的400多位校友在台灣成立校友會,以重建輔仁大學為第一要務。時任教育部長的張曉峰於成立大會上公開聲明:輔仁大學如有請求,當特准其復校。校友會乃向教宗聖座庇護12世呈遞請願書。
離開北京後,聖言會不曾放棄輔仁大學,1958年擬定在台灣復校的計畫。幾個月後,教廷傳信部認為,邀請曾在中國傳教的修會團體共同在台灣經營一所天主教大學,應是可行的事。1959年,于斌主教被教宗聖若望23世任命為校長;1960年,于校長邀請耶穌會參與輔仁大學在台復校的計畫。
於是,教廷教育部令聖言會、耶穌會及天主教中國主教團(中國聖職)共同主持在台復校計畫,輔仁大學從此形成三個單位共治的局面,教學、行政、財務、訓導(學務)、宿舍各自分立,採取聯邦制,設置相當於副校長的三名院務長,形成台灣教育史上唯一的體制,實際上就是三個大學。直至2002年8月1日才正式合併,三個單位分立的體制走入歷史。
1961年教育主管機關准許成立,9月哲學研究所招收第一屆學生。1963年下學期,新莊現址的校舍陸續完工,新生在此上課。依當時的法律要求,全名為私立輔仁大學;1974年,法條變動,改名為財團法人私立輔仁大學;2013年,合併基隆市聖心中學,更名為輔大聖心高級中學,合併基隆市聖心小學,更名為輔大聖心國民小學,因此再次更名為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意指,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辦理大學、高中與小學等三所學校。
經過90年歲月的焠煉,輔仁大學現有26,097名學生、716位專任教師、610位行政人員,圖書館館藏超過百萬冊。土地面積是34公頃多,相當於35.4甲,是北京校地的8倍。
天主教修會在台灣辦理的高等教育學校,除輔仁大學外,還有靜宜大學、文藻外語大學。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雖由台北總教區捐贈土地,羅光總主教及續任狄剛總主教支持,並代為籌募部分經費,也把天主教聖經融入校訓之中,但不是天主教辦理的高等教育學校。
校友期盼北京輔大復校
儘管已於1961年在台灣復校,接續北京輔仁大學的血脈;然而,希望在北京原址復校的呼聲不曾中斷。1984年,輔仁大學北京校友會成立,經過審批,把會址放在輔仁大學舊址內。中國大陸第一位物理學女碩士、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的王光美校友,曾於1987年提出此議。2012年3月,第11屆第五次全國政協委員高抒教授提出建議:恢復包括輔仁大學在內的教會學校,並具體建議朝著民辦大學的方向規畫,引發現場熱烈討論。
恢復北京輔仁大學不單是海內外校友的希望,也是台灣輔仁大學的期盼。大陸改革開放後,台灣輔仁大學歷任校長均親自造訪過北京原址,北京師範大學主管多次表達樂見其成的態度,至少先恢復輔仁之名,成立輔仁學院。
輔仁大學若分北京、新莊兩個校區,有兩個前例可循。
1888年美國的新教教會在南京創辦金陵大學,到了1952年,同樣受到大環境的影響,以院系調整的名義,各學院系分別併入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東南大學等地,校園歸南京大學使用。經過各方的努力,雖然未恢復金陵大學,但1987年3月依託於南京師範大學正式成立了金陵女子學院。
還有湖南聖經學院的例子。1917年,美國洛杉磯聖經學院(Bible Institute of Los Angles, BILA)在長沙市繁華地段的韭菜園,設立了該校的湖南分院,後正名為湖南聖經學院。1937年10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在長沙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租借當時全湖南最講究氣派的湖南聖經學院,作為校本部使用。1938年11月8日,先遭到日軍飛機轟炸未損,接著逃過長沙大火,湖南大學中文系和外文系還曾搬到該學院一陣子。1951年,湖南聖經學院被併入北京燕京神學院,校舍被湖南省政府占用,人員星散。1979年中美建交後,美國洛杉磯聖經學院向中國要求補償當年的損失,獲得相當的回應。1990年,經過官方的審批,湖南教會在長沙恢復湖南聖經學校。1993年在馬王堆鄉新橋村購置老村部2畝多地和一棟兩層樓房。1998年底,教學綜合樓建成,大約可以容納學生100餘名,學制亦改為三年聖經專科。
輔仁大學恢復北京校區,在技術上及程序上完全可行,且符合兩岸人民的期望。
在民辦的前提下,其承辦單位可以是大陸的天主教機構、民間獨立的董事會或台灣的輔仁大學;運作的模式也有很大的想像空間:例如北京、新莊兩個獨立的大學,只是同名,分別運作;或兩校學生可以在兩地校區交換學習,例如新莊輔仁大學新生可在北京輔仁大學校區上課,第二年回新莊校區學習專業科目,這些都是可以討論的模式。筆者相信,北京輔仁大學如能復校成功,兩地校區可採取相互學習密切交流的模式,勢將對兩岸教育交流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作者係台北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