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不僅過去具有獨派背景,執政後又任用具獨派色彩人士,展開一系列「去中國化」措施,被大陸當局批為推動「柔性台獨」。蔡英文應提出新論述,以破解大陸的疑慮。
由於蔡英文在未執政前,不僅與「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一邊一國論」有關,又曾提出「天然獨」、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流亡政府,因此,儘管她執政後表示,將遵循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但大陸當局對她疑慮未減。尤其,蔡政府在教育、文化、歷史、司法領域任用具獨派色彩人士,更展開一系列「去中國化」、「去蔣化」、「去國民黨化」措施,被大陸當局批判為「柔性台獨」。
從漸進式到柔性台獨
過去,陳水扁一上台就利用「四不一沒有」(「不會宣布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作為擋箭牌,再以蠶食手段,在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逐步推行「脫中國化」。
大陸曾抨擊陳水扁繼承李登輝的「文化台獨」脈絡,採取一系列「去中國化」的政策措施;藉由鼓吹台灣本土文化,彰顯台灣文化的主體性,割斷台灣文化與中國文化的臍帶關係,遂行「文化台獨」。而對蔡英文的批判,是依然遵循前述軌跡。
基本上,大陸方面認為儘管兩岸隔絕半世紀以上,台灣文化由於歷史因素受到日本、歐美等文化影響,但其根源仍是中華文化,台灣實施「去中國化」的文化政策,實際上即是消滅台灣文化;台灣當局在文化領域強調「本土化」與「台灣主體性」,甚至以原民史觀取代中華史觀,其實質是一種「脫中國化」或「去中國化」的策略。
大陸認為蔡政府「去中國化」的主要策略首先是文化台獨:主張台灣要以河洛語音為基礎的「通用拼音」,代替大陸和國際公認的「漢語拼音」;提倡台灣本土文學,揚棄與中國文學的關係;中華文化只是台灣多元文化的一環,而非中華文化的次文化系統。
其次是歷史台獨:民進黨將台灣歷史從荷蘭侵占開始說起,之前是無人之島;兩蔣統治是外來政權再殖民,解嚴以後為後殖民時期。現今則刻意塑造原民史觀,替代傳統的中華史觀。
再者是教育台獨:推行「認識台灣」教科書,不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大學設立台灣文學系。目前的教育體制及課程設計,的確不利於中華國族建構,導致中國人認同下降,台灣人認同與中國人認同成為兩元對立的選擇。
台灣主體意識≠台獨意識
無庸置疑,國民黨執政時期的教育體制中,充滿著中國意識及中華民族主義。調查指出,40歲以上教育程度越高者中國意識越強,20-29歲之間的台灣意識及認同台灣人比例相對高,這證明課綱影響了年輕人的國族認同。
儘管台灣本土意識或台灣主體意識並不等於台獨意識。但一般言之,中國意識越強者,其國家認同就可能越傾向將台灣與大陸視為一國,視自己為中國人;而台灣意識越強者,可能傾向將台灣與大陸視為兩個國家,並將台灣人與中國人視為兩種不同國籍的人。就此而論,培養雙重認同有其重要性,從以身為中國人為榮,到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建構,最終統合始能水到渠成。
大陸當局強調兩岸心靈契合、一家親及命運共同體,希望藉由教育文化社會交流,提升台灣民眾對中華文化的向心力。但隨著兩岸民粹主義風潮及民意勃興,兩岸力主「武統」與追求獨立自主的聲浪高漲,形成中華民族主義與台灣主體意識之間的衝撞。筆者以為,當前應先讓台灣民眾認同「文化中國」,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
兩岸同屬中華民族
傳統的民進黨並不否定台灣人是中華民族的說法,當前兩岸當局在「國」的部分沒有交集,至少可先在「族」的部分尋求共識,加深「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認同,以共同振興中華、共築中國夢。儘管「九二共識」不可偏廢,但也有論者以為「兩岸同屬一個中華民族」或可成為民共雙方向前發展的新共識,暫時緩解大陸對蔡政府追求文化台獨、歷史台獨的猜疑。此外,由於中國歷史、文化、哲學、文學或美學早已成為台灣文化的主要內容,蔡政府實難以政治因素遂行「去中國化」的目標。
短期內,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那四個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兩岸或可積極尋求與「九二共識」並存的新共識,例如蔡英文在重要場合表明「兩岸同屬一個中華民族」,而大陸也視此為台灣釋出的重大善意。這樣,雙方即使無法在共識凝聚上一步到位,但至少已經產生「基礎共識」。
(作者係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