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首先是兩岸之間的政治關係,而安全、經貿、社會、文化等,都圍繞著政治關係而展開,自可運用現實主義、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三種研究國際關係和國際政治的理論工具進行分析。
在中國大陸的社會科學研究界,涉台研究被認為最強調政治性和政策性,最缺乏理論性和邏輯性。但在事實上,60多年來兩岸關係的發展也遵循著某些社會科學的理論或邏輯,或者說,也可以用這些理論或邏輯進行解釋與分析。
當代政治學領域的三大理論範式—現實主義、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曾被成功運用到國際關係領域,迄今仍是研究國際關係和國際政治最基本的理論工具。本質上,兩岸關係首先是大陸和台灣之間的政治關係,而安全、經貿、社會、文化等,都圍繞著政治關係而展開,當然可以用這三種理論工具進行分析。
三種理論有不同核心概念
現實主義理論的核心概念是領土、利益、安全、實力等,核心邏輯是以實力贏得利益和安全。自由主義理論的核心概念是開放、簡政、合作、互利等,核心邏輯是以合作贏得利益和安全。建構主義理論的核心概念是知識、觀念、溝通、認同等,核心邏輯是以共同的身分認同贏得共同的利益和安全。在兩岸關係的發展歷程中,這三種理論都得到某種程度的體現。
現實主義邏輯。兩岸關係起源於國共內戰,後來美國軍事介入,迄今仍未收手。大陸始終堅持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終不放棄把武力作為解決台灣問題的最後手段。而台灣方面,幾十年來一直視大陸為最大威脅,從未放棄以武力反抗大陸的準備,並為此聯絡美日等國作為外援。這些都屬於典型的現實主義邏輯。
自由主義邏輯。客觀來說,在1987年底兩岸實現大規模的人員來往之前,自由主義邏輯是缺位元的,因為當時兩岸相互封鎖,互不來往。從1988年起,兩岸經貿交流與人員來往蒸蒸日上,即使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時期有意阻擋,也沒能擋住這種發展勢頭。馬英九執政八年,兩岸關係出現所謂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自由主義邏輯風行一時。
建構主義邏輯。兩岸關係中的建構主義邏輯稍微有點複雜。在1988年之前,兩岸當局主要在自治下建構各自民眾的政治認同、特別是政權認同,稱自己「全中國唯一代表」,以及對方政權的非法性。蔣介石遷台後,還通過「去日本化」來建構台灣民眾的中國人認同,以消除日本殖民台灣50年所造成的影響。
李登輝從1990年代中期起,開始對台灣民眾的國族認同進行再建構,即排他性的、非中國人的台灣人認同。陳水扁執政後,更不遺餘力地搞「去中國化」和「台灣國家化」。馬英九上任後,雖主觀上無此意圖,但客觀上並未對獨化的教育文化體系撥亂反正,導致「去中國化」繼續大行其道。
對台政策體現不同邏輯
大陸當局自1980年代末起,先後提出「做好台灣人民工作」、「爭取台灣民心」、「兩岸一家親」、「命運共同體」、「心靈契合」等對台工作新理念、新政策,意圖拉住台灣民眾的中國人認同,抵制台當局的「去中國化」操作。這些理念和政策體現的都是典型的建構主義邏輯。
站在大陸對台戰略與政策的視角來看,無論是自由主義或建構主義邏輯,都未能取得預期成效。大陸希望以經促政,期待兩岸在經貿文化領域的自由主義合作,能夠外溢到政治和安全領域,促成兩岸談判與和平統一。但台當局始終對此保持警惕,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再到馬英九,都提出過不同版本的南向政策,意圖擺脫對大陸的過度依賴。蔡英文上任後提出新南向政策,其意也在於此。
至於建構主義邏輯,無論是當年的兩蔣政權,還是後來的李、扁政權,在建構台灣民眾的政治認同方面,都曾取得極大成功。兩蔣時期絕大部分台灣民眾都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而自李登輝以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者逐漸減少,認同自己不是中國人、只是台灣人者卻越來越多。
現實主義邏輯對於大陸的促統戰略來說,也未取得預期成效,但在阻遏法理台獨方面卻是基本成功的。尤其是在國際層面,絕大多數國家和國際組織都不承認台灣為主權國家,一個中國的法理框架在國際社會得到鞏固。這得益於中國不斷增強的綜合國力,體現的正是現實主義邏輯。
現實主義將居主導地位
蔡英文上任後,由於她拒不接受「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中」,兩岸關係發展進入了一個以對抗為基本特徵的新階段。自由主義邏輯的影響將會相對下降。建構主義邏輯對大陸來說仍將是短版,但對台當局來說則仍是優勢。在兩岸博弈中,大陸相對於台灣的最大優勢就是日益增強的綜合實力,這是筆者判斷現實主義邏輯,必將重新主導兩岸關係發展進程的基本依據。
兩岸關係的這種發展態勢,與世界政治的發展大勢若合符節。近年來自由主義的全球化進程屢遭重挫,類似於歐洲公民、全球公民這樣更大範圍的集體身分建構進程,也被民族/民粹主義所打斷,而後者體現的主要還是現實主義邏輯。國家利益至上、地緣政治博弈、綜合實力對比等現實主義邏輯的典型特徵,正在全球主要戰略區域強勢回歸。在亞太地區,從朝核問題到釣魚台爭端、再到南海糾紛,一直都是典型的地緣政治議題,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邏輯在這裡幾乎沒有任何用武之地。在這個大背景下,兩岸關係未來發展也很難逃脫現實主義邏輯的主導。
(作者係上海交通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