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青年何以成為大選關鍵?|李成蔭 在 Facebook 上分享!

   2016大選,不論是民進黨贏得總統及立法院多數,或第一次參選的時代力量一躍成為第三大黨,都與青年選票有著密切關係。

 

青年返鄉投票激增

 

近兩三年來,台灣陸續發生許多大型青年社會運動,包括洪仲丘、太陽花及反課綱微調等,無論立場如何,都顯示青年對於政治參與比以往有興趣且更主動。

自2014年九合一選舉以來,年輕選票使台灣整個政治板塊產生劇烈變化,今年大選又適逢寒假期間,年輕人投票更加踴躍。這次總投票率為66.27%,是10年來最低,但台灣智庫調查發現,20-29歲年輕族群的投票率卻高達74.5%,同時,20-39歲的族群,有近九成支持蔡英文,只有不到一成投票給朱立倫。

這也顯現青年及首投族將會是選舉的主要戰場,國民黨之所以大敗,也被外界說是不夠重視青年,不但黨內勢力通通由老一輩壟斷,執政不佳,青年政策也做得不夠到位,國民黨與年輕一代的距離越來越遠。

反觀獲勝的民進黨,從資深天王級人物,到蓄勢待發的中生代,以及最年輕的青年人才都有,許多青年入黨沒幾年就能當上議員,或位居行政首長身邊的要職,縱使黨內資源相對較少,但青年人就是不怕沒舞台。

 

第三勢力趁勢而起

 

在經歷兩大黨輪流執政後,整個大環境還是沒改善,政局越來越混亂,青年普遍感到失望,這也造就了小黨林立。但許多主打破除藍綠的第三勢力,只有時代力量是最大贏家,其他黨不是成績普通就是兵敗如山倒,其中親民黨只有3席不分區,勉強在立法院保住一個黨團,與其合作的民國黨則是一席都沒有。

綠社盟原本呼聲極高,並宣稱不分區一定過5%,結果出來後卻僅有2.5%,區域立委更是全軍覆沒。就其原因,黨內大多是溫和學者、堅持理想的社運人士、以及對主流政治失望的青年,雖廣受好評,但因與現實脫節,缺乏基層的支持及組織動員能力,導致最終的失敗。

反觀「時代力量」,一開始就積極靠攏民進黨,取得宣傳及選戰話語權,結果三席區域立委全上,不分區在民進黨最後喊出告急牌後僅取得6.1%(兩席),但還是直接躍升國會第三大黨。不過,它先前一方面與民進黨過於接近,一方面又宣稱要終結藍綠惡鬥,未來在國會動向,將備受關注。

剖析「時代力量」區域候選人,每個人都有其故事性,也懂得大做宣傳。以閃靈樂團主唱林昶佐來說,過去就積極參與台獨、藏獨等政治活動,又曾是民進黨競選總部青年部執行長。洪慈庸則挾洪仲丘事件的高曝光率及白衫軍的社運能量。有「學運戰神」之稱的黃國昌,藉由先前在學運期間的發言及表現,吸引了眾多太陽花青年支持。這些富有故事性的候選人除了為自己打響知名度外,也直接拉抬了自家的不分區政黨票。

綜觀這次第三勢力政黨,除了宋楚瑜及徐欣瑩的親民黨與民國黨外,其他呼聲高的政黨大多與民進黨合作,民進黨也禮讓了幾個區域立委,但選舉結果顯示,一個靠別人禮讓的政黨,是不能稱為第三勢力的,充其量只能說是側翼,或是泛綠政黨而已。

 

周子瑜成了最後一根稻草

 

選舉前一晚,周子瑜道歉影片瞬間在網路上流竄,使得許多年輕人相當憤怒,這也成為壓垮國民黨的最後一根稻草,由於藍營政黨來不及反應,導致事件直接延燒至選舉當天,似乎也預告著選戰將更加慘敗。

其實,就選舉結果來看,本次總統大選投票率66%是自直選以來的新低,何以蔡英文可以獲得56%的選票?當中青年選票就占了大多數,這跟道歉影片脫不了關係。

周子瑜事件直接激化藍綠對立以及台灣本土意識,這也導致原本民調大好的「時代力量」及綠社盟受到影響,許多綠軍選民自動歸隊,希望能強化本土派的主流政黨,最後使得民進黨在大選獲得總統大位及國會的穩定過半,進而達到完全執政,是否會造就多數暴力,未來仍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