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日本打「脫美親歐」牌反制美國|李中邦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日本明白,中美貿易戰蔓延下去,絕對躲不掉被波及,認為這根本是「世界貿易動亂」,無法理解川普為何執意推此無視國際規則,且損人不利己的措施,安倍政府開始打「脫美親歐」牌反制美國了。

 

   美國挑釁全球的貿易戰,不再只是恫嚇威脅,而是正式開打了,首先與之交鋒的雖是中國大陸,但川普點燃的保護主義加徵關稅措施,已引起全球各國的反彈及連鎖報復。日本既是當事國也是旁觀者,與中、美兩國的經濟關係緊密,出口依存度特別高,飽受衝擊,但也開始出招反制川普了。

 

經貿「包圍美國網」成形

 

極為諷刺,以前美、日想在政治上建構「包圍中國網」不成;今年3月川普聲言要向多國強徵進口鋼、鋁稅後,中國大陸、歐盟、日本、墨西哥、印度、俄羅斯、加拿大陸續宣布會推出對抗關稅,經濟上的「包圍美國網」彷彿自然天成。

這些國家當中,日本及歐盟內的許多國家是美國軍事盟國,日本首相安倍還兩次直奔華府,央求川普豁免日本鋼、鋁稅;加、墨與美國是鄰居,也是長期親密的貿易夥伴;大陸為了平衡中美經貿易失衡,去年11月與美方簽了30多項合作協定,今年為了避免貿易戰,副總理劉鶴再三與美方磋商,應允擴大進口美國農產品,並全力協助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推上談判桌,促成「川金會」。然而,川普還是照樣對這些國家發動發動貿易戰,只是不同的對手,有項目、規模大小的差異。足見這貿易戰,川普是「六親不認」,徹底摧毀了有關國家間的信任。

任何經濟專家皆知,貿易戰都是兩敗俱傷、沒有贏家,但川普就是存有對方會更慘,他就贏了的心態。

日本一向希望美國重視美日關係的程度超過美中關係,可是,川普退出TPP,日本最先嘗苦頭,如今中美相爭,日本有被牽連之虞,根本高興不起來。非但如此,日本輿論還認為這是一場「世界貿易動亂」。

 

日認為美不守規則又自傷

 

首先,戰後自由開放的貿易秩序,支撐著商品、資金活躍流動,以及跨越國境的經濟活動,而居核心主導建立框架、規章,也最享受這種恩惠和利益的正是美國。中國大陸起步很晚,改革開放之後才逐漸融入這體系,近20年中國熟悉了這套規則,快速躍升,從美國賺得鉅額順差。川普竟然反過來指稱,這些前朝政府樹立的規範對自己不利,要打擊這體系,以保護主義任性地對他國發動制裁。或許大陸有些給自己的企業大額補助等不公平的習慣,美國想導正此問題可以理解,但日本不認同美國無視國際規則,採用自私的辦法。如果川普自己都無視國際規則,怎能要求對手遵守?

其二,貿易保護主義的缺點是,經常會傷害到自家企業。中美兩國占了世界國內總生產(GDP)的四成,發動高關稅,必會減少兩國的出口,窄化投資、生產、消費,恐怕會使得原本上揚的世界經濟減速。大陸方面曾告誡,美國制裁措施有很壞的影響,成為標靶的美國等外國企業比中國還多;其商務部具體說明:美國制裁的340億美元品項當中59%、約200億美元,是中國境內外資企業的產品,強調美國是向包括自己在內的全世界發動貿易戰。

例如美國電動汽車大廠特斯拉(TESLA),由於大陸實施報復性關稅,將美國進口車的關稅從原本15%調高到40%,這使最便宜的車種從71萬人民幣,一下子要漲到84萬元。大陸正在強力整治空氣汙染,電動車市場原可順勢成長,不過,一旦漲價,銷售熱潮恐怕會停滯。或許這也促成了特斯拉加速在大陸投資,7月10日該公司與上海市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要在臨港地區興建首座境外集合研發、製造、銷售功能的先進工廠。

製造業一向會選擇在對自己最有利的地方進行零件供應、組裝,構建供應鏈。因此,貿易戰的影響絕不僅止於中美企業,日本汽車廠就開始警戒「各項條件穩定又能銷出去是最重要的。貿易摩擦鐵定會左右供應鏈」。

因此,連美國產業界也不斷有人呼籲「貿易戰一旦擴大,很多職位(雇用)與家計都會陷入危機」、「關稅有損減稅效果且會造成漲價」等,要求盡早收拾這事態。可惜川普聽不進去。

 

日擔心美加徵汽車進口稅

 

中美貿易戰對日本經濟影響目前還不嚴重,兩國以500億美元的產品追加關稅,日本國內總生產(GDP)只會拉下0.01%。但美、中是世界第一、第二經濟大國,未來兩者的摩擦可能更激烈。經濟合作開發機構(OECD)試算,美國、中國、歐盟提高商品關稅,貿易成本上升10%,世界的GDP就會下滑1.4%。再延續、擴大下去,就不妙了。

而日本擔心的是,美國正在研究加徵進口汽車20%關稅。汽車產業可說是日本的生命線,美國正是日本車最大的出口對象,2017年輸往美國的車輛達到173萬輛、占對美出口的三成。日本車如被課徵高關稅,在美國市場必遭排擠,對日本經濟將是沉重的打擊。過去遇到經貿棘手問題,日本通常會從歐洲國家找同伴一起行動,但這次沒把握。

因為,美國對進口車的稅率原則是2.5%,歐盟對進口車的稅率則是10%,歐盟較高。川普要歐盟下調美國車的關稅。歐盟加盟國對進口產品的關稅稅率雖由歐盟決定,但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影響力很大,而7月5日德國總理梅克爾已表示,為避免美國對進口車加徵關稅,「已準備因應下調關稅的談判」,暗示德國會讓步。因此,未來很可能會進一步談判。不過,川普不見得會對對手國的善意買帳,他會不會收回攻擊之矛無人知曉。

歐盟對鋼、鋁加稅立刻反擊美國,在汽車業上卻不得不讓步,原因出在歐盟對美國的鋼鐵出口額約50億歐元,汽車出口則是116萬輛、374億歐元,占出口額的一成,是鋼鐵的7倍。相關零件產業也多,影響無法估計。一旦歐洲車在美國的價格上漲,對美國市場的出口就會停滯,恐怕會帶給歐洲經濟無法承受的打擊。

日本對進口美國車關稅已經是零,沒有再下調的餘地,只能想方設法讓美國別對進口日本車課徵追加關稅。關於對進口車加徵關稅,不僅豐田、日產、本田等日系車廠,連美國通用、福特都向美國商務部提出反對的意見書。日本經濟產業省6月新設負責調整對美談判的「通產政策統籌調整官」,由1990年代美日激烈經貿衝突時參與汽車談判的老將長濱裕二擔任,可知,日本也是繃緊神經應戰。

 

日歐簽EPA與美別苗頭

 

川普挑起的貿易戰迄今,不僅增加了企業的不安,也搖撼了金融市場,陸股、美股、日股都跌掉不少;貨幣方面,美元倒是獨強,人民幣、日圓及東南亞貨幣皆有輕重不等的貶值。中美貿易減少,已然衝擊其他國家的景氣,日本尤其敏感。可是,川普還要「報復中國的報復」,準備掀起第二波,因此,到現在還看不到解決的線索。

美國11月有國會的期中選舉,川普應想用產業保護與創造就業來爭取選民,但日本工商會議所會長三村明夫認為,美國選民是否接受關稅制裁,必須看美國期中選舉結果才知道。言外之意,日本已在綢繆貿易戰長期化的對策,這也是戰後諸多貿易糾葛中,日本極罕見沒有站在美國那一邊,而且開始以行動向川普叫陣了。

7月17日,安倍首相與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歐盟執委會主席榮克(Jean-Claude Juncker)在東京簽署「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組成一個經濟規模占全球28%、貿易額37%、涵蓋6億4千萬人口的自由貿易圈。明年3月EPA生效後,日本銷歐產品99%免關稅,歐洲銷日產品94%免關稅,之後逐年降低至99%。日本最大優勢在出口至歐洲的汽車,只須繳10%的關稅且每年調降,第8年歸零,這可擴大汽車出口;而由於日本對歐盟農產品讓步,會使得美國農產品在日本市場居劣勢。在美國頻頻以加徵關稅威壓各國之際,此EPA明顯地在反制川普保護主義。

看得出來,日本在經濟面大幅調整對外政策,既主導CPTPP,又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以及中日韓的FTA談判上轉趨積極。日本過去一向善於聯合美國搞小圈圈,現在卻在搞與美國別苗頭的經濟圈,累積跟川普政府討價還價的籌碼。

 

(作者係本刊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