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出版社策劃的《葉榮鐘選集》於2015年已出版了文學卷、政經卷,爲更完整呈現葉榮鐘一生的追求,我們編選這本他晚年的書信選。透過他給兒女與林莊生的書信,我們看到從彰化銀行退休後仍勤於筆耕的葉榮鐘,終於實現了1938年他就發下的書寫殖民地台灣政治運動史的宏願。這個宏願根源於戰爭期間,葉榮鐘身為《台灣新民報》的主筆,卻無法暢所欲言的屈辱感。當年魯迅因爲「幻燈片事件」而棄醫從文的動力,即根源於同樣的民族屈辱感。
葉榮鐘給兒女的書信中,特別是給長子光南的書信,雖然總是帶著慈父的叮嚀,卻經常以平輩的口吻談論著時事,甚至以謙遜的語氣議論自己的文章。這種有別於傳統台灣社會的嚴父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從林莊生對葉榮鐘的回憶,可以看見葉榮鐘與莊垂勝父子兩代人的情誼。林莊生曾說父親莊垂勝去世後,葉榮鐘1962年發表了〈台灣的文化戰士-莊遂性〉,帶給他很大的衝擊:打破我一直認爲天經地義的「知子莫若父,知父莫若子」的說法。我才發覺兒子知道的父親是家庭中的父親,家庭外的父親卻知道得很少。
這讓我不禁聯想到鄭鴻生在《重認中國:台灣人身分問題的出路》所說的,從祖父到父親再到他,三個世代之間語言與文化認知的鴻溝,兒子總是以自己的時代、經驗,輕忽了父親那一代人的語言與價值觀。這無疑是台灣幾次斷裂的歷史所造成的世代隔膜。
編輯這本選集的初衷,是為了呈現葉榮鐘晚年發憤著史的心境與關懷。為了讓讀者更好的理解這批書信的背景與意義,我們選了子女葉光南、葉芸芸與葉蔚南的回憶文章。此外,還選了王中忱、張重崗兩位大陸學者及筆者的論文,以幫助讀者理解葉榮鐘的民族情懷與史傳書寫的意義。
從葉榮鐘與林莊生往返的書信中,可以看出他們兩代人,在思考身分認同與台灣何去何從時的差距,同時也可以看到戰後台灣意識分化的思想根源。對此,呂正惠教授的序言有深入的剖析。
葉芸芸的編後記提供了葉榮鐘晚年書寫台灣史的心境,以及《台灣民族運動史》出版後,引發了戴國煇所主持的「台灣近現代史研究會」成員與葉的交往。這也促使葉芸芸與戴國煇共同展開二二八事件的調查研究與採訪工作,繼承了父親的志業。但另一方面「台灣近現代史研究會」成員後來的台灣研究,也與島內台灣意識的分化互相呼應,分化為兩派,這當然是後話了。
本書得以面世,首先要感謝提供葉榮鐘致林莊生書信的前台灣文學館館長廖振富,以及林莊生夫人郭孋容的授權。在編輯過程中最困難的是日文書信的翻譯,其中葉榮鐘日文書信幸得戴國煇夫人林彩美協助翻譯,林莊生的日文書信則有賴日語講師林娟芳的翻譯。北京清華大學的蔡鈺淩、高維宏及戴興夏都曾提供協助校訂注釋。另,華僑大學的黃琪椿老師與美編黃瑪琍都做了編輯與校訂工作。我相信大家跟我一樣,會被葉榮鐘費盡心思為台灣留下歷史見證的文字所感動,並衷心希望台灣下一代不要繼續殘存著「歷史的孤兒」的意識。
(作者係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