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丹霞夾明月 華星出雲間|林士清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丹霞地貌,源自於一種沉積在內陸盆地的紅色岩層,此種岩層在千百萬年的地質變化過程中,被水切割侵蝕之後,形成群聚的紅色山群,主要分佈在美國西部、中歐及澳大利亞。事實上,丹霞出現於地質學的考證下,丹霞地貌始於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該次運動使部分紅色地層發生傾斜及舒緩褶曲,並使紅色盆地不斷地抬升,周圍地形環境促使流域形成外流區,因此流水向盆地中部低窪處集中,沿岩層垂直節理進行侵蝕,沿著兩壁直立的深溝,造就丹霞地貌的形成。

筆者有幸在2009年參觀廣東省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當地研究員解說時表示:丹霞分佈於美國西部、中歐地區及澳大利亞,中國分佈範圍的密度最廣,大陸發現丹霞地貌者超過700餘處,集中在南嶺及武夷山一帶,當局正竭盡全力,以廣東、福建、江西、貴州等丹霞地貌之特色,以「包裹方式」申請世界遺產,若申請成功,將有助當地丹霞研究能見度之提升。澳洲地質學家David Newsome甚至考慮專門出書,介紹廣東省丹霞山的神奇魅力,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010年8月1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WHC)在第34屆大會上,宣布將「中國丹霞」列入世界自然遺產,是中國第40個世界自然或文化遺產,「丹霞地貌」的地理奇景順利成為國際學術之焦點。

擺盪在地理與文學之間

丹霞地貌之可貴,乃中國地質之原創品牌,在上世紀的20年代,由陳國達院士及著名礦床學家馮景蘭等命名之,以廣東省丹霞山命名的一種岩石地貌,演變為特指「以陡崖坡為特徵之紅層地貌」的學術專有名詞。

丹霞形成於西太平洋活性大陸邊緣斷盆地,早期以極厚之沉積物上地貌景觀,主要是由紅色砂岩及礫岩所組成,經歷地殼不斷地抬升,以及流水的切割侵蝕、風化、堆積等作用下,塑造出丹霞之群峰、崖壁及峽谷等絕妙景觀,位於福建、江西、浙江交接處的「仙霞嶺」堪稱代表。

從丹霞地貌與氣候區對比來看,主要分佈在熱帶、副熱帶濕潤區,甚是溫帶濕潤區、乾燥之青藏高原區,因氣候區變化也導致丹霞地貌之差異性。若在西北的甘肅看到的張掖丹霞,因缺乏植被的覆蓋與保護,外觀彷彿為熊熊火焰的「魔鬼城」,不同於南嶺一帶的丹霞有植被覆蓋。由於丹霞定義的特殊性,於是地質學家界定「赤壁丹崖」(陡崖的紅色地貌)的高度應大於10公尺,其坡度則應滿足懸崖坡的條件:55°至90°之間。導致高度和坡度低於上述標準的丹崖,嚴格來說並非真正的丹霞地貌,應歸為紅層丘陵山地中,劃分於丹霞地貌與紅層地貌的界限。

丹霞一名源自於曹丕的「芙蓉池作詩」。相傳曹丕隨曹操參與赤壁之戰時,親眼目睹赤壁之地形,火紅的岩塊與錯綜的地貌彼此交織,讓曹丕聯想到「天上的雲彩」,美不勝收。曹軍遭受孫權、劉備聯軍的水陸夾擊,赤壁之戰的失敗讓曹操頓時失意,卻沒讓曹丕忘卻赤壁的美景,於是曹公子回到許昌後,寫下「丹霞夾明月,華星出雲間」之徘賦,丹霞用語流傳迄今,成為當代地質學研究的專屬名稱。

丹霞概念受到國際青睞

另一方面,廣東省韶關之丹霞山以赤色丹霞為特色,由紅色沙礫陸相沉積岩構成。是以,當初為符合國際「丹霞地貌」之命名地,在地層、構造、地貌、發育和環境演化等方面進行研究,並在此設立「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總面積319平方公里。該公園於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大陸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今年剛好屆滿10周年),吸引了許多國際研究團隊進駐。不過,由於觀光色彩漸濃與遊客漸多,步道的增加,嚴重衝擊環境負載力,導致丹霞地貌的維護工作越顯嚴峻。

丹霞地貌有何獨特性,而得到國際重視?依照「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世界遺產必須包含獨特的自然地理特徵和卓越的自然品質,並代表生命進化的紀錄、重要且持續的地質發展過程、具有特別意義的地形學或地文學特徵。

回顧大陸為丹霞地貌申請世界遺產的過程,當時大陸一口氣提出廣東丹霞山、貴州赤水、湖南山和萬佛山、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和龜峰、浙江的方岩和江郎山共同組成的「中國丹霞」,以「包裹方式」提出申請,列出丹霞地貌演化的不同形成環境和不同的景觀特徵,呈現出典型而鮮明的地貌特色。

除丹霞地貌的環境工程維護外,丹霞的學術定義也受到學術與政治的糾葛。地貌畢竟是一項地理或地質學概念,尤其國際學界已將丹霞所在之地貌,稱之為「紅層」,因此申請世界遺產的過程相當艱辛。中國丹霞地貌能成功申請到世界遺產,表示丹霞概念最終得到國際學界的認可。也從此例可知,科學研究無捷徑,唯有通過在國際權威刊物上不斷發表論文,極力爭取,才能達到目的。

(作者係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