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大陸對南台灣釋出政策利多|黃清賢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至今,尤其是2011年開始推動「向南移、向下沉」方針後,南台灣對大陸的看法雖有進展,但仍被認為是全台灣較為遲滯的地區。因此,大陸對於南台灣盡量採取嘉惠措施,迄今已舉辦五屆的海峽論壇所宣布的124項惠台措施中,許多項目對南台灣有相當助益,例如開放大米進口大陸、擴大陸客來台觀光等。

  在較為直接的採購方面,大陸在2011年提出建立台灣農產銷往大陸的穩定、專業、高效的貿易平台,實現對台農產品採購的常態化。福州超大現代農業發展公司在雲林縣設立了專門機構,並計劃陸續在台灣中南部縣市增設一系列分支機構。大陸其他省市也採取了類似行動,台灣供銷合作總社則繼續通過其組織和網路,開展常態化的對台農產品貿易。

  其中,被認為是大陸對於南台灣的重要政策之一,亦即台南學甲虱目魚契作,至2013年已進入第3年度,但實際上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如何?經濟的貢獻是否產生效果?對於政治又是否產生變化?


學甲虱目魚契作

  2010年6月29日簽署ECFA後,虱目魚被列為貨品貿易早期收穫產品清單的18項農產品之一,關稅在實施的第一年就降到5%,第二年再降至零關稅。虱目魚除了挾著關稅減免的優勢外,在歷史上還有傳聞由鄭成功賜名的地位,在地理上也是南部養殖的代表魚種之一,因此選擇虱目魚作為大陸對台灣的首次契作對象,在經濟與政治層面均存在著理性與感性的想像空間。

  在國台辦的安排下,學甲食品公司與上海水產集團合作進行虱目魚契作。不但減少產銷的中間環節,真正落實利益給基層民眾;而且還加碼每台斤虱目魚的收購價比成本多新台幣10元,亦即以每台斤45元直接向契作的漁民收購。2011年3月陸續與契作戶簽約,總共100戶參與契作,平均每戶收購3萬台斤,可以收入135萬元,而且訂金30萬元在簽約後隨即交給契作戶使用。

  雖然第一年的契作總量300萬台斤,相當於1,800公噸,但實際出貨為1,463公噸全魚;扣除不合格的契作魚貨外,剩下的做成魚肚、魚丸、魚鬆出口,希望改善虱目魚多刺,或是運至大陸已較不新鮮的口感,使得大陸消費者較能接受;另外還有虱目魚因品質欠佳,臭土腥味過重,只能做成飼料以低價拋售。不過,第二年虱目魚契作繼續進行,戶數還稍增到120戶,平均每戶仍收購3萬台斤,價格也是維持每台斤45元,而這次出口全魚只剩四分之一,其他均加工成魚丸、魚鬆,因為上海人習慣吃全魚而不習慣吃魚肚,可是全魚也因冷凍口感不適合上海人,所以傳聞運至內陸的東北、蒙古、新疆、西藏等地銷售。

  縱使虱目魚契作銷售不如預期,國台辦仍強調契作的繼續維持,並表示已規劃兩岸合作投資,在台灣興建虱目魚的冷凍庫與加工廠,加工成魚丸、魚鬆,調整為大陸消費者可以接受的口味,同時加強在大陸市場宣傳與推廣,增加大陸民眾的消費。因此,2013年的虱目魚契作持續推動。但由於利潤仍是企業經營的主要考量,所以大陸可能只願以每台斤40元收購;或是保證收購價35元,若有超出部分歸漁民私人利潤;亦或是以市價加3元收購。經過協調,最後敲定每台斤42.5元收購。雖然每台斤收購價格降低2.5元,參與程度還是不減。例如前一年少數契作戶有問題,包括有臭土腥味、收購時的產量不足、甚至未實際養殖卻採購充數,於是撤銷其資格,轉開放15個名額,供漁民抽籤。每戶收購減為15,000台斤,但仍吸引136戶前來抽籤爭取,顯見虱目魚契作對當地漁民的吸引力。

  綜上所述,大陸對於南台灣積極釋放政策利多,以著名的虱目魚契作為例,雖然市場經濟模式運作下,相關產銷不盡理想,但其協助解決南台灣的弱勢經濟,尤其是農漁業的經營困境,極力維持契作的主觀意願與作法確實值得肯定。


經濟利益能改變政治行為

  如果經濟上的利益持續增加,當其轉化到政治行為時,以選舉投票為例,選民當然還是目標導向,而且會考量付出成本走到投票所投下這一票,必須對自己的效用最大,因此支持兩岸交流、維持既得利益將是最佳選擇。

  若是虱目魚契作戶繼續擴大戶數,進而從台南市學甲區拓展到周圍的北門區、將軍區、佳里區、七股區、安南區,乃至於延伸到雲林縣、嘉義縣、高雄市、屏東縣,則愈來愈大的經濟利益將可轉化成為日益可觀的政治支持。假如虱目魚契作不是全魚輸出,而是經過無刺魚肚、魚背等分解,開發大陸消費者能接受的口味,加工成容易調理與食用的罐頭、真空包,適合現代忙碌族群需求,或是加工成為魚鬆、魚丸、魚鱗膠原蛋白等,在台灣當地形成虱目魚生產與加工的產業聚落,增加更多就業機會,則兩岸交流將可注入更多的支持力量。

  如果契作能繼續擴大標的,以列入ECFA早收清單的台南農業為例,從3800戶的虱目魚養殖戶,延伸到3700戶的柳橙種植戶、2480戶的哈密瓜種植戶、1400戶的香蕉種植戶等,都能實施契作,則政治支持力量更可茁壯。

  進而言之,除大陸的快速通關、檢疫,乃至於有專用通道、減半收費、快速執法的「綠色通道」確立之外,台灣這邊的生產管道也應通暢,不能受制於大盤商抵制、冷凍庫不足等問題,真正做到「種(種栽)、養(養殖)、加(加工)、產(生產)、供(供應)、銷(銷售)」一條龍的目標,則契作才能可長可久,為增進兩岸關係作出貢獻。

  但是,契作的戶數擴大、區域拓展,魚肉的在地分解、加工增加就業,甚至契作農產標的從虱目魚延伸到柳橙、哈密瓜等,讓人民紮紮實實獲得利益,兩岸關係就能增進嗎?

  這就像台灣過去的最大出口市場是美國,從該處賺得許多外匯,縱使有些台灣人嚮往美國的富足繁榮,但又有多少台灣人認為自己是美國人?更何況大陸現在雖然經濟規模已經是世界第二大,大都市的人均所得也不遜於整體台灣,但整體大陸人均所得仍待發展,以富足繁榮吸引台灣的意象似乎不比當時的美國強。當然,兩岸血濃於水的關係不是台灣和美國的關係所能比擬。可是不容否認,兩岸從1949年以來的分離,造成了兩岸認同的逐漸分歧;尤其在南台灣,因為經濟與政治、全球化與政黨對立等問題的糾葛,兩岸之間的認同隔閡更大。

  尤其,台灣南部在兩岸交流,或者說是全球化的資源流動下,在地的農漁牧業與傳統產業就屬於相對經濟弱勢地區;而此經濟相對剝奪感轉嫁到政治權力不對等,經濟不如意歸咎到政治不正確。舉凡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利益分配不平均,都可以被放大為兩岸交流問題。

 

政治與經濟必須相輔相成

  馬克思認為,任何社會基礎都是經濟的,社會的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包括價值、意識型態、政府、教育、法律、宗教、藝術等。大陸對台灣的虱目魚契作,在經濟的社會基礎上產生影響;因為從一開始台南學甲民眾觀望,到愈來愈多人希望成為契作戶,甚至鄰近的七股、台南等區,乃至於嘉義、高雄等縣市的虱目魚養殖戶,都想加入契作來看,經濟利益發揮了作用。不過,經濟利益仍否持續提供甚至擴大範圍,正是大陸欲以經濟影響政治面臨的難題。誠如恩格斯說,他和馬克思並沒有說經濟因素是唯一決定性因素,亦即上層建築對基礎還是有反作用的影響力。所以,兩岸要尊重與理解彼此立場,解決交流中的誤會與衝突;在兩岸的國際空間或涉外事務、軍事互信、政治關係等敏感議題,相互逐漸釋放善意的風向球,政治與經濟相輔相成,才能全面提升兩岸關係發展的質與量。

  總之,經濟基礎確實會影響上層建築,因為民眾的理性抉擇終將選擇收入改善、生活穩定的路徑;不過這條路也非一蹴可幾,不但需要時間與耐心,而且政治、法律等上層建築也要適時釋放善意,則兩岸將會更為積極的走向共存共榮之道。

(作者係成功大學兩岸統合研究中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