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英國脫歐震盪何時了|潘偉華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在英國公投脫歐三年後,脫歐所引發英國內部的衝擊、對峙、分裂卻仍然高潮迭起。要瞭解脫歐為什麼會對英國造成巨大的分歧,以及英國未來何去何從,我們可以從脫歐派的目的及手段談起,最後分析可能的後果。

 

脫歐派的目的所在

英國始終游移在歐洲大陸的邊緣,光榮而孤立。脫歐派的想法大致如下。

首先,英國應在大英國協、美英體系、歐盟之間進行平衡外交。再與美、中、日等國單獨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以替代歐盟;英國與歐盟這個沒有希望的組織綁在一起,並不符合英國的利益。

其次,英國內部長期累積了對歐盟不滿的社會力量。認為英國在歐盟付出的多,得到的少,而且在德、法長期主導下,歐盟有流於邊緣化的趨勢。再加上歐盟一體化後無法控制自己的邊界,引來非法移民、難民、搶奪工作等一系列問題。英國若離開歐盟,就可控制自己的邊界。

再者,英國必須負擔沉重的歐盟經費。脫歐之後,每周可以少交給歐盟3.5億英鎊(新台幣140億)的鉅款,這筆省下來的錢可用於全民健保及福利。

最後,現實主義的傳統讓許多留歐派對脫歐議題抱持理性的態度。前英國首相卡麥隆雖是留歐派,但他堅持舉行脫歐公投,認為應該給英國人表達意見的機會,也可藉機重新商談英國與歐盟的關係。接任的梅伊也是留歐派,但忠實執行有協議的脫歐,以期獲得最大的利益。英國國會曾多次否決梅伊的脫歐協議草案,如今則是拒絕強森的無協議脫歐,這說明大多數國會議員是務實的,希望首相能提出更有利的「有協議脫歐版本」。

脫歐方法困難重重

英國與歐盟國家整合已久,難以切割。以最棘手的南北愛邊界問題為例,一旦脫歐,英國的北愛爾蘭地區與歐盟國家愛爾蘭的陸地接壤部分,將形成割裂的人為邊界。雖然早在1923年,隨着南愛爾蘭自由邦的獨立,已有國境線割裂了南北愛爾蘭,但1993年單一歐洲法案實施,南北愛爾蘭的邊界被廢除。一旦脫歐,重新割裂已經一體化30年的南北愛爾蘭,讓人很難接受。

希望英國在脫歐後仍與其形成關稅同盟,解決南北愛的邊界問題,也讓英國仍可維持與歐盟的特殊關係。但這個溫和的方法,並不能重新取得邊界的控制權,故無法滿足脫歐派完全脫歐的需求。

退而求其次的是所謂臨時性「邊境保障措施」。該措施讓南北愛爾蘭仍可自由通行,避免南北愛之間出現「硬邊界」,而將英國控制的硬邊界移至愛爾蘭島和蘇格蘭之間的愛爾蘭海一線。不過,目前聯合政府內的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認為,將北愛區別對待的措施,意味著聯合王國對北愛的背叛,將導致北愛最終被南愛併吞統一。

在過去三年的僵局裡,沒有任何人能提出滿足各方的解決方案,導致英國的分裂與僵持出現長期化的傾向。要解決此一重大社會危機,使得看似強而有力的新首相強森脫穎而出,以絕對優勢得到保守黨的支持而上台。

然而,強森在擔任首相後想繞過議而不決的國會逕行脫歐,奏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暫停國會,反對者群情激憤,認為是「搶劫民主」、「發動政變」,各地都發生大規模示威抗議。甚至21位保守黨議員不惜倒戈與工黨聯手通過緊急動議,取得下議院的控制權,甚至表決通過「禁止無協議脫歐法案」。也否決了強森試圖解散國會、重新選舉的議案。強森連遭6次表決失敗,首相的威信蕩然無存,內閣搖搖欲墜。

脫歐的可能結果

如果英歐未能在1031日期限前達成新協定,這意味著英國正式脫歐後沒有過渡期,歐盟法律將立即不適用於英國。英歐貿易將按照世貿組織(WTO)規則進行。這將使英國的經濟立即受到衝擊,例如英國肉類出口到歐盟將面臨高達40%的關稅,足以讓很多英國農場破產;邊境通關延誤可能影響英國國內物資的供應,導致短期價格上漲。

當然,歐盟以外的美、中、日、韓等對英國的出口可能會大幅增加,逐漸取代歐盟,最終平抑物價,但這要看貿易轉移速度有多快而定。同時,海外競爭力較強的產品進入英國,將會與本地廠商產生競爭,生產力不佳的廠商恐被淘汰,這將會是對英國經濟體質的「震盪療法」。

以英國為基地的跨國企業則可能大幅移出英國。從去年開始,日本的SONY歐洲公司從倫敦移往荷蘭;本田關閉了英國工廠;空中巴士、BMW等將製造業務移出英國。就連英國本土企業也已有三成決定或考慮遷移或設置海外營運據點。

脫歐公投給世人的啟示

強硬的脫歐派人士從公投勝利一開始的歡欣鼓舞,到如今垂頭喪氣。這過程給出的最重要啟示就是:(1)社會重大議題在缺乏共識之前,不宜貿然進行公投對決;(2)民主程序不是解決重大歧見的萬靈丹。

其實,強森的硬脫歐震盪療法也許是眼前唯一可打破僵局的辦法。作為一個成熟的市場經濟體,英國應可順利渡過脫歐震盪期,但在可預見的未來,聯合王國要持續面對失去北愛爾蘭與蘇格蘭的風險,國不成國。脫歐僵持使菁英階層長期分裂、企業出走。這樣的結果與代價,恐怕是當初民粹主張脫歐者意想不到的最壞結局。

 

(作者係雲林科技大學企管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