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2018兩岸前景難以向好|朱駿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依照蔡英文2016年底對2017年的自我期許,蔡政府2017年的諸多表現應屬不及格的死當結果,若其心態與方向不改,2018年難以向好。

 

   2016年12月31日上午蔡英文出席「總統府記者聯誼會暨台灣外籍記者聯誼會歲末茶敘」,鄭重其事地宣布了將在2017年落實的4件事。

 

2017年失敗收場

 

第一件事是要「全力提振台灣的經濟。這是2017年最重要的任務。…必須下定決心,打造台灣經濟發展的新模式。」迄今台灣的產業政策依然一籌莫展,沒有好的產業政策,如何提振經濟?連涉及約占台灣四成人口的勞工政策都拿不定主意,「一例一休」一修再修,還沒結束,「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就是空話一句。

第二件事,「就是持續各項重大改革,年金制度的改革是我們的優先項目。」年金應該是照顧國民的,卻沒有一盤棋的規劃,連吃公糧的軍公教都不一致,軍人年金迄今無法定案,攸關上千萬勞工的年金改革提都未提,紋風未動,其餘百姓的就更甭提了。這好像存心將國民劃分為不同的階級,把台灣變成階級社會,憲法中的平等權成了虛文。

第三件事,「『新南向政策』在2017年將進入行動年。」豈料,行動未滿一年,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12月13日指出,「由於新南向政策已經從任務規劃階段進入全面推動階段,因此總統府新南向辦公室將於明年元旦起解除任務編組,相關工作交由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負責協調。」總司令部在宣稱開始行動未滿一年就裁撤了,事情不順利可想而知,找個下級單位繼續擔綱,顯然是為諉責於下預做準備。這也折射出瞎整兩岸關係後所嚐到的苦果。

第四件事,「就是嚴肅面對分歧性的議題。」在兩岸關係上執意挑釁,任命主張兩國論的司法院長與大法官,激化兩岸與台灣內部的分裂;在同婚、勞工、年金改革上,引爆了有史以來最強烈且持久的對立與抗爭,連自己的行動都受到嚴重影響;〈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的三讀通過與〈國家語言發展法〉的規劃,都以沒有事實根據的「史觀」,清算少數族群,為深化「去中國化」鋪墊;公投法下修門檻,不過是為了早就絕望的獨立公投開扇小門,提供火種。無視於加泰隆尼亞與伊拉克庫德族獨立公投的失敗,與當年阿扁的撞牆迷航有何差別?

根據蔡英文2016年底自訂對2017年的期許,對照所呈現的事實,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放大了問題,不但沒有化解台灣內部的分歧,反而火上澆油,擴大了矛盾的項目與程度。2017年台灣沒有起色,只有更壞。

 

2017年以「茫」收尾

 

除此之外,還有「前瞻計畫」,沒有計畫就能編列幾千億預算的荒謬之舉,最大部分的人民血汗錢竟然是將投入落伍的市內輕軌列車,所為者何?看看獵雷案就不難想見。口口聲聲為人民,愛台灣,但把2017年的台灣搞得空氣汙染達到空前高峰,能源政策皆是紙上談兵,必定種下台灣經濟發展的隱憂。蔡政府不但存心瞎整人,還膽大包天,搞什麼實際上想要「滅香」的「減香」運動,甚至想控制宗教團體的錢袋子,美其名是「宗教改革」,實際上是想欺負神明,做神明之主。心態之狂妄自大,可見一斑。

狂妄自大者常常搞不清楚自己的斤兩,做事摸不著方向,理不出頭緒。台灣2017年代表字票選結果,「茫」字在52個候選字中拔得頭籌,獲選為年度代表字。這個字對上蔡政府2017年的表現真是絕配,一針見血。

「茫」字的象形結構是草在「」之上,「」有水有亡,意思是「無所見也」。草在水上,不應為水草,因為水草在水中,因此不著地,無根。故應為陸上之草落在水上之象,必死且腐,當然就是亡。所以,茫也有覆亡之象。台灣多數人民選出這個字,必是心中有感而發,似乎冥冥之中透露了天機,真有點兒天聽自我民聽的味道。

 

台灣政局可能出現變化

 

2017年泡湯了,大家肯定要盼望2018年。誰都知道,台灣的經濟發展受到大陸的影響巨大,兩岸關係在一定程度內直接制約台灣經濟的起伏。要預測2018年台灣的前景,還是要先從兩岸關係的預測入手。

蔡英文12月11日接見AIT主席莫健時提到,「台灣除了將加速軍事改革,以擁有更堅實的自我防衛的能力」,同時強調,「台灣是印度-太平洋區域的自由民主國家,自然是『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相關者」,想主動報效川普所提到的「印太戰略」陣線或同盟之心,昭然若揭。

隔兩天的12月13日,陳建仁和李大維在台美日三方智庫合辦的「台美日三邊安全對話」研討會開幕致詞時,皆向美日喊話,表示台灣願意參與美國和日本「開放且自由的印太區域」戰略,及日本主導的「跨太平洋全面進展夥伴協定」(CPTPP)。

從這兩件事看來,蔡政府與大陸對抗之心未減,而且,有心大搞,硬幹到底,兩岸關係難以向好,大勢基本不妙。2018年又逢年底有地方全面選舉,牽動2020年總統與立委選情,又有獨派立場鮮明的賴清德酣睡臥榻之側,蔡恐怕也得繼續對獨派表忠,其結果就是以兩岸關係為代價。

賴清德接任行政院長最初的兩個月氣勢如虹,然而,驕者必失言,一連串失言風波與政策失誤,讓人看破手腳而失望。深綠智庫新台灣國策智庫12月15日公布最新民調,45.5%民眾對蔡英文上任至今感到不滿意;僅有28.8%滿意。賴清德有40.3%民眾感到滿意,有33%不滿意。至於「一例一休」再修法,40.8%民眾支持,33.3%不支持。賴的滿意度比剛上台時69%的支持度相差將近三成,未來執政的失誤肯定在現有失誤的基礎上會更加擴大,兩人的民意支持度繼續往下掉的機率頗高。

值得注意的是,賴的支持度或滿意度一直遠遠高於蔡,可見權力上下兩造與民意悖反,蔡賴體制遲早要出問題,由賴一上台在兩岸關係上的發言與一例一休的修法方面,皆與蔡有明顯的矛盾,足可印證。兩人之間本就有黨內派系的爭執,以及2020年微妙的競爭形勢所蘊含的矛盾,爭執肯定不會消失,矛盾只會加深,賴的位子能坐多久或願意坐多久,還有變數。恐怕2018是個雙方難以跨越的坎。

執政者看不清施政所處的結構與方向,執政團隊的最高權力部位結構不穩定,台灣的政局不快速出現變化也難。

 

連自己同志都厲言批判

 

主政者搞壞局面後,自己心裡當然明白,只是不能承認,但必然信心大減,更加心虛,沒有安全感。如此,就越想加大控制力度控制局面,只要看不順眼或不順心的對象必欲除之而後快。

蔡政府執意要把原本由民間自主管理兩三百年的「台灣農田水利會」收歸國有,正是反映了這種現象。連自己的同志蘇煥智都貼文批判,「行政院美其名是『改制』及『提升』為公務機關,其實是赤裸裸的『消滅水利會』,『強佔其財產』。並從『民營』變『政府機關營』,完全是反民主、開時代的倒車。」口口聲聲要搞「轉型正義」的掌權者被自己人批判為「完全是反民主、開時代的倒車」,還能說什麼呢?

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12月13日在美麗島電子報投書,他說蔡方向不明,「這樣的風格如一直維持下去,走了茫的2017恐怕迎接的仍然是茫的2018,真擔心啊。」

2018年的蔡政府可能落個「剝」卦,「不利有攸往,小人長也。」

 

(作者係本刊主筆、獨立評論人)